一種搪瓷反應釜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5:58:39 1
專利名稱:一種搪瓷反應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溫反應設備領域,具體地說涉及搪瓷反應釜。
背景技術:
搪瓷反應釜普遍用於化工產品的生產中,為了加料方便,搪瓷反應釜都設有一個外伸的料道以及與料道相配合料道蓋,生產過程中,要通過料道進行加料,對反應釜的檢修也通過料道進行,因此要經常打開和關閉料道蓋,料道蓋與料道邊緣的磕碰較多,料道內壁上尤其料道邊緣處的搪瓷層很容易脫落。由於大多物料具有腐蝕性,搪瓷脫落處的料道壁經常被腐蝕而產生損傷,要修復只能對整個反應釜進行返廠返修,不但影響正常生產,也加大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料道邊緣及料道內壁上的搪瓷層不易脫落的搪瓷反應釜。(二)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搪瓷反應釜,包括釜體和料道蓋,所述釜體外側的壁上設置有突出的料道,所述料道的壁上套接有將料道的內壁及料道的外壁包覆並注塑成形的彈性防護層,所述彈性防護層與料道蓋卡接。所述彈性防護層的材料為尼龍或矽膠。所述料道的外壁與料道的內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的環形凹槽,所述彈性防護層包裹環形凹槽。所述料道的外壁設置有凸起端,所述所述彈性防護層包裹凸起端,所述料道蓋的內壁設有卡槽,所述凸起端與彈性防護層一同與卡槽卡接。(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上述結構的搪瓷反應釜,由於料道的壁上固接有將料道的內壁及料道的外壁包覆的注塑成形的彈性防護層,因此料道蓋的開閉過程過程中,料道蓋和物料不會與搪瓷居直接接觸,實現防腐,在彈性防護層的防護下,搪瓷層受到的衝擊大大減小,因此,料道邊緣及料道內壁上的搪瓷層不易脫落,從而使設備利用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搪瓷反應釜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圖中I為爸體、2為料道蓋、3為料道、4為彈性防護層、5為環形凹槽、6為凸起端、7為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搪瓷反應釜,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搪瓷反應釜,包括釜體I和料道蓋2,所述釜體I外側的壁上設置有突出的料道3,所述料道3的壁上套接有將料道3的內壁及料道3的外壁包覆並注塑成形的彈性防護層4,在料道3上直接注塑成形出彈性防護層4,工藝簡單,方便。所述彈性防護層4與料道蓋2卡接。所述彈性防護層3的材料為尼龍或矽膠。所述料道3的外壁與料道3的內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的環形凹槽5,所述彈性防護層4包裹環形凹槽5,使彈性防護層4與料道3之間結構更加牢固。所述料道3的外壁設置有凸起端6,所述所述彈性防護層4包裹凸起端6,所述料道蓋的內壁設有卡槽7,所述凸起端6與彈性防護層4 一同與卡槽7卡接。本實用新型的搪瓷反應釜,由於料道3的壁上固接有將料道的內壁及料道的外壁包覆的注塑成形的彈性防護層4,因此料道蓋2的開閉過程過程中,料道蓋2和物料不會與搪瓷居直接接觸,實現防腐,在彈性防護層4的防護下,搪瓷層受到的衝擊大大減小,因此,料道3邊緣及料道3內壁上的搪瓷層不易脫落,從而使設備利用率高。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搪瓷反應釜,其特徵在於:包括釜體(I)和料道蓋(2),所述釜體(I)外側的壁上設置有突出的料道(3),所述料道(3)的壁上套接有將料道(3)的內壁及料道(3)的外壁包覆並注塑成形的彈性防護層(4),所述彈性防護層(4)與料道蓋(2)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搪瓷 反應釜,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防護層(3)的材料為尼龍或矽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搪瓷反應釜,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道(3)的外壁與料道(3)的內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的環形凹槽(5),所述彈性防護層(4)包裹環形凹槽(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搪瓷反應釜,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道(3)的外壁設置有凸起端(6),所述所述彈性防護層(4)包裹凸起端(6),所述料道蓋的內壁設有卡槽(7),所述凸起端(6)與彈性防護層(4) 一同與卡槽(7)卡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搪瓷反應釜,包括釜體(1)和料道蓋(2),所述釜體(1)外側的壁上設置有突出的料道(3),所述料道(3)的壁上套接有將料道(3)的內壁及料道(3)的外壁包覆並注塑成形的彈性防護層(4),所述彈性防護層(4)與料道蓋(2)卡接。本實用新型的搪瓷反應釜料,道邊緣及料道內壁上的搪瓷層不易脫落,從而使設備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B01J19/02GK203140008SQ2013201895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4日
發明者斯聰聰, 汪俊, 王財林, 程國才, 鄭旺海 申請人:寧波立華植物提取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