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泗州戲五大名伶之一,大師王寶蓮生平

2023-10-05 03:47:44 3

  泗州戲,發展至建國以來,湧現出一大批藝術家,以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王寶蓮五位名伶為代表。今天,要介紹的正式五大名伶之一:王寶蓮。她作為一名泗州戲大師,她在表演的生平中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了解一下。

  泗州戲大師王寶蓮個人簡介:
  王寶蓮,女,1936年生人,著名泗州戲表演藝術家,宿州市泗州戲劇團泰鬥級花旦演員,1957年5月與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並稱「泗州戲五大名伶」。後因身體欠佳,早離舞臺,故形成泗州戲四大名旦。

  安徽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她與姐姐王寶霞珠聯璧合,當年在梨園行可謂是一段佳話。1957年隨安徽戲曲代表團進京匯演,在懷仁堂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毛主席、周總理等親切接見,同年有幸與嚴鳳英、霍桂霞、周鳳雲、李寶鳳一起,參加文化部第二期戲曲演員講習班,得到梅蘭芳大師親授。1959年參加省慰問團赴福建前線慰問演出,同年又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慰問演出。

  泗州戲大師王寶蓮表演特色:
  她嗓音甜潤,扮相俊美,唱工保持了纏綿委婉的韻律,優美深情的品格,她做工活潑灑脫,擅長刻畫人物,並在「演戲演人物」,「唱戲唱心聲」的探索中,不斷進步,不斷創新。在她的表演中,以柔美靚麗的造型、嫵媚傳情的眼神、特色鮮明的唱腔,塑造著多種類型的角色,從人物性格出發,巧妙地將程式化動作,靈活融匯於她的表演之中。

  她在表演中始終遵循花旦藝術的特點,長於表演,長於刻劃人物。她在舞臺上塑造的《紅娘》《棒打薄情郎》《玉堂春》等劇中人物,栩栩如生。例如:她演的《紅娘》使本來比較嬌媚、俏麗、活性的紅娘透出一股英氣。她在表演中盡力刻劃人物內在美,在《誆妻嫁妹》一劇中,她前飾俞素秋,後飾韓玉姐,她能從兩個不同人物出發,人物形象刻劃的細微生動,言行舉止都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做到形不離意,意不離形,意到形隨。她的演唱風格頗具梅蘭芳大師的風範,吐字清晰,咬字發音輕重恰到好處,慢而不墜,快而不慌,散而不瘟,聲腔婉轉,悅耳動聽。

  泗州戲大師王寶蓮代表劇目:
  代表作:《皮秀英四告》、《紅娘》、《玉堂春》、《棒打薄情郎》、《誆妻嫁妹》、《張郎休丁香》、《張彥休妻》、《壓裙記》、《呂蒙正趕齋》、《雁門關》、《繡鞋記》、《血汗衫》、《臨江驛》、《陳妙常》、《戲牡丹》、《三賢》、《王海棠打桑》、《鬧菜園》、《昭君出塞》、《馬前潑水》、《狸貓換太子》等等。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