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歌與陝北道情的藝術區別比較
2023-10-05 00:51:45 2
陝北道情,從產生到發展至今,都有其獨特的藝術表演,最為主要的還是它以道情教化為主。那麼,在陝北地區,還有陝北民歌。這兩種藝術會有什麼樣的區別呢?這樣區別是由於產生和發展方式的不同嗎?想了解的話,趕緊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形式:
陝北道情以舞臺(主要農村廟會)演出為主,也有農村鬧秧歌扎場子演出和道情自樂班的自娛自樂演出。
陝北民歌,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巔,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裡,或者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
陝北道情的特徵:
1、傳統劇本內容特徵:①探討天地、男女等哲學類問題。②戲中人物多出於宗教典籍佛、道多於儒。③劇本框架是原來的,細節大多是民間藝人根據自己的經歷修改的。
2、以道情教化為主要內容。
3、語言特徵:文人雅調少、民間俗語多。
4、表演風格:諧謔音鬧成分多。
5、音樂上苦腔多於歡音。
陝北民歌的特徵:反映了陝北人民的勞動生活和陝北的歷史以及民俗活動。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土氣、大氣、美氣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這種既通俗又亮麗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壇聖殿之上,用小調小曲宣洩黃鐘大呂之勢。
陝北道情流派:
按其流行地域和藝術特點劃分,可分東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澗道情。
東路道情是指民國初年從山西臨縣等地傳入府谷、神木等縣與本地語言、民歌等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道情。
西路道情是指從甘肅隴東一帶,通過皮影、社火等途徑傳入定邊、靖邊、橫山等縣與本地的語言、民歌相結合而演變發展起來的道情。
清澗道情是專指流傳在清澗縣及其鄰區的道情。其中清澗道情最為盛行、最具代表性,被譽為「正宗的陝北道情」。
陝北民歌種類:
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遊、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遊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陝北道情傳承現狀:
1、老藝人逐年謝世,能留下的東西越來越少,有的原始劇本已絕跡。
2、如今道情演出活動百分之九十是農村廟會,只有普及,沒有提高,且有下滑趨勢。
3、青年人裡懂退情者甚少,後繼乏人,若再不抓,將會失傳、滅絕。
4、專門研究的人員缺乏。
陝北民歌傳承現狀:
諸多優秀人才,到各地參加文化演出,也有很多人才在不同領域展現出陝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