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真空採血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3:30:54 1
一次性真空採血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包括管體,管體的口部設有內塞,內塞外套接有外蓋,外蓋上端面設有通孔,在管體的口部設有凸緣,在外蓋的外壁位於凸緣位置的下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簧圈。在外蓋的外壁位於凹槽的下方還設有至少一條縱向縫。在外蓋外壁的下端設有錐形段。外蓋的內壁還設有與凸緣互相扣合的凸起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通過設置的彈簧圈和管體口部的凸緣,有效避免了真空採血管的外蓋脫落現象,當管體內採血過多致負壓消失時,由彈簧圈使外蓋的凹槽部位收縮,卡住管體口部的凸緣,從而避免了外蓋脫落現象。
【專利說明】一次性真空採血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輔助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一次性真空採血管,臨床上已廣泛使用,其配合特製的一次性雙針頭採血針在臨床靜脈穿刺中的廣泛使用,是靜脈穿刺技術的一次變革。彌補了傳統的一次性注射器採血的許多不足,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當進行胸腔穿刺和心包穿刺留取標本時,一般需要血量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會有採血管外蓋和內塞易脫落的現象發生;護士在進行靜脈採血時也存在外蓋和內塞脫落或者由於之前外蓋和內塞脫落後導致管體內負壓消失的現象發生。這樣既給患者帶來重新穿刺的痛苦,而且還可能因標本汙染給醫務人員增加被感染的危險以及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甚至會因此而造成醫患糾紛的發生。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可以防止外蓋和內塞的脫落。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包括管體,管體的口部設有內塞,內塞外套接有外蓋,外蓋上端面設有通孔,在管體的口部設有凸緣,在外蓋的外壁位於凸緣位置的下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簧圈。
[0005]在外蓋的外壁位於凹槽的下方還設有至少一條縱向縫。
[0006]在外蓋外壁的下端設有錐形段。
[0007]外蓋的內壁還設有與凸緣互相扣合的凸起部。
[0008]外蓋與內塞之間固定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通過設置的彈簧圈和管體口部的凸緣,有效避免了真空採血管的外蓋脫落現象,當管體內採血過多致負壓消失時,由彈簧圈使外蓋的凹槽部位收縮,卡住管體口部的凸緣,從而避免了外蓋脫落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半剖面示意圖。
[0012]圖中:外蓋1,內塞2,彈簧圈3,管體4,凹槽5,錐形段6,縱向縫7,凸緣8,凸起部9。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中,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包括管體4,管體4的口部設有內塞2,內塞2外套接有外蓋1,外蓋I上端面設有通孔,在管體4的口部設有凸緣8,在外蓋I的外壁位於凸緣8位置的下部設有凹槽5,凹槽5內設有彈簧圈3。由此結構,彈簧圈3將外蓋箍緊,從而避免了外蓋的脫落,相應地內塞2也無法脫落。優選的,外蓋I與內塞2之間固定連接。進一步提高了防止脫落的安全性。
[0014]優選的方案中,在外蓋I的外壁位於凹槽5的下方還設有至少一條縱向縫7,本例中採用沿圓周均布的4條縱向縫7。由此結構,便於外蓋的安裝,且縱向縫7的結構也便於外蓋收縮,使外蓋I的內壁與管體4的外壁之間貼合更佳。
[0015]另一優選的方案中,在外蓋I外壁的下端設有錐形段6。由此結構,也是便於外蓋I下端的變形,以便於安裝。該錐形段6的結構可以和縱向縫7的優化結構組合使用。
[0016]優選的方案中,外蓋I的內壁還設有與凸緣8互相扣合的凸起部9。採用該結構進一步的強化了防脫落的效果。該凸起部9的結構,也可以和錐形段6和縱向縫7的優化結構組合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包括管體(4),管體(4)的口部設有內塞(2),內塞(2)外套接有外蓋(1),外蓋(I)上端面設有通孔,其特徵是:在管體(4)的口部設有凸緣(8),在外蓋⑴的外壁位於凸緣⑶位置的下部設有凹槽(5),凹槽(5)內設有彈簧圈(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其特徵是:在外蓋(I)的外壁位於凹槽(5)的下方還設有至少一條縱向縫(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其特徵是:在外蓋(I)外壁的下端設有錐形段(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其特徵是:外蓋(I)的內壁還設有與凸緣(8)互相扣合的凸起部(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次性真空採血管,其特徵是:外蓋⑴與內塞(2)之間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61B5/154GK203524685SQ201320697563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陳萬平, 吳輝, 李莉, 李曉豔, 湯興華 申請人:陳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