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球形腳輪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21:45:29 1
專利名稱:直立式球形腳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運輸類的活動腳輪,尤指一種直立式球形腳輪。
目前許多需移動的物品下面都裝有球形腳輪,又稱為萬向輪,它既要有一定的承載重量能力,又要起到移動方便的作用,如醫院的病床、手術臺,家庭用的沙發、櫥櫃、大的家用電器,以及保險箱往往都裝有球形腳輪。但所用的球形腳輪其結構是由底座、固定於底座的殼體、球形滾輪、中心軸所構成,底座安放在可移動物品下面,殼體用鉚軸固定在底座上,並可繞鉚軸作360°的平面圓周旋轉,球形滾輪通過一沿其直徑方向穿過的中心軸放置於殼體內,中心軸兩端固定在殼體上,球形滾輪可繞中心軸轉動,可移物品的方向改變是靠該球形腳輪的殼體繞鉚軸作360°平面旋轉而改變方向,可移物品的移動是通過球形滾輪繞中心軸轉動而移動,即換向和移動靠二次完成,此種球形腳輪雖然一直被人們用來作為移動物品的萬向輪,由於底座的受力點與球形滾輪與地面的支點不在一豎直線上,即支點與力點偏心,造成承載重量能力差,若移動物品時,球形腳輪要先換向後移動,所以換向運動時伴有旋轉擺動,還造成裝配支點和自身結構易損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球形腳輪的不足,提供一種支點與力點無偏心結構、承載重量能力大、在換向運動時無旋轉擺動、結構牢固的球形腳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它是由底座、半球形殼體、球形滾輪、護套、平面滾珠軸承所組成,該半球形殼體內壁均勻設置有三個同樣規格的平面滾珠軸承,並通過三個滾珠軸承的芯柱將半球形殼體相嵌固定於底座上形成座殼,殼體的內半徑小於球形滾輪半徑,使得滾輪與滾珠形成單邊接觸,護套嵌套於半球形殼體埠邊緣,使球形滾輪露出一部分在護套外,又不從殼體內脫落,這樣就能使球形滾輪在半球形殼體內同時完成任意方向運轉。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改變了原來的球形腳輪結構,使改進後的球形腳輪的底座受力點與球形滾輪與地面支點無偏心,移動物品時,換向和移動都由滾輪同時完成,無需先經過換向後移動,減少了換向時的旋轉擺動,增加了球形腳輪的承載重量能力和牢固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座殼的仰視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該球形腳輪由底座1、半球形殼體2、和均勻設置在半球形殼體內壁的三個同樣規格的平面滾珠軸承3、以及滾輪5和嵌套在半球形殼體2埠邊緣的護套6組成,殼體2正好放置於底座1上設有凹型球冠11中,三個滾珠軸承3分別含有若干滾球31和擋圈32以及芯柱33,芯柱33將殼體2連同三個軸承3和底座1鉚固,形成座殼4,護套6上埠61直逕往下埠62直徑逐步縮減並在其上埠61內壁挖設有一凹環臺階63,臺階63內徑小於殼體2的埠外徑,使護套6將殼體2埠套固,下埠62內徑小於滾輪6的直徑,使得滾輪5有部分露出護套6下端並與地面接觸。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裝置於移動物品下面的直立式球型腳輪,由底座(1)、半球形殼體(2)、平面滾珠軸承(3)、球形滾輪(5)、護套(7)所組成,其特徵在於a.底座(1)上設有凹型球冠(11);b.在半球形殼體(2)內壁上均勻設置有三個同樣規格的平面滾珠軸承(3),滾珠軸承的芯柱(33)將放置在底座(1)上凹型球冠(11)中的半球型殼體(2)連同三個軸承(3)與底座(1)鉚固成座殼(4);c.護套(6)上埠(61)直逕往下埠(62)直徑呈逐步縮減並在其上埠(61)內壁挖設有一凹環臺階(63),其內徑小於殼體(2)的埠外徑,使護套(6)將殼體(2)埠套固,護套(6)的下埠內徑小於球型滾輪(5)的直徑,滾輪(5)有部分露出護套(6)外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立式球形腳輪,該球形腳輪由底座(1)、半球形殼體(2)、平面軸承(3)、滾輪(5)、護套(6)構成。在殼體內壁均勻設置有三個同規格的平面滾珠軸承(3),並將殼體放置在底座的凹形球冠(11)中並用軸承的芯柱將底座與殼體連同三個軸承鉚固,當滾輪放置於殼體中後,再用護套將殼體嵌套,滾輪有部分露在護套外。該球型腳輪解決了支點與力點的偏心,承載重量能力小和移動物品所產生的旋轉擺動問題。
文檔編號F16C13/00GK2165281SQ9322586
公開日1994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1993年6月14日
發明者李志豪 申請人:李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