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灸療器及其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6:40:14 3
專利名稱:保健灸療器及其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醫治療器具及其製作工藝,特別是一種艾灸治療器具及其製作工藝。
艾灸是具有悠久歷史與針刺齊名的一種醫療方法,其療效顯著。為歷代醫家所公認。由於艾灸在使用上的不便,所以數千年來發展不大,只限於艾條、艾柱的直接灸和用隔姜、隔鹽、隔藥餅的間接灸,在日本也有用瓷盤或金屬盤,中間打一小孔,將艾絨盛在其中灸療。在現有的這些灸療方法中,都存在著不能發揮艾的藥物特性和直接使用灸療來治病的缺點。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在針灸治療的領域中,名為針灸,實則上只針不灸。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艾灸的藥性效能,奠定單獨使用艾灸治病的基礎,提供一種保健灸療器及其製作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1、保健灸療器-它由灸療器外殼1和芯子2組成,灸療器外殼1為中空圓柱體,(或不規則中空圓柱體),其高度h為60~100mm,內孔直徑d為40~70mm,在灸療器外殼1的中空圓柱體的底端表面開有若干小孔3,小孔3的孔徑為5mm,其底端還固有一根鬆緊帶4,以便灸療時固定灸療器於人的某穴位上。灸療器芯子2用金屬製成,它的周身由若干彎曲金屬條5組成,中間有一金屬小加固圈6,上端有一金屬大加固圈11,將若干彎曲金屬條5組成帶大小頭的圓柱框形,其圓柱框上端直徑大,下端直徑小,圓柱框形周身上端的大加固圈11上,固定連接一金屬圓蓋7,其下端與一金屬圓底8固定,灸療器芯子2的高度h′為50~70mm,圓蓋7中部有一孔,其孔徑為20~35mm,圓蓋7上的孔還配有一帶小孔的活動蓋9,以調節灸療溫度,圓蓋7的外徑為45~75mm,它的外徑大於圓柱框形周身上端的大加固圈11的外徑,將灸療器芯子2放入外殼1內後,圓蓋就卡在外殼1的上端表面上,以封閉灸療器外殼1的上端,圓底8上有若干小孔,以便灸療時將燃燒的艾條10的熱量通過圓底8的若干小孔傳遞到人身的某穴位上,艾條10的規格為50~70mm長,直徑為20~35mm,也可以市場上的艾條改制。
2、保健灸療器製作工藝-灸療器外殼1用具有祛風通絡特性的桑檀木料車制而成,將等量的礬、姜、醋、艾、附子加水煮沸後,放入灸療器外殼1於上述藥液中煮半小時至1小時,溫度在90℃~100℃,爾後取出灸療器外殼1淬在酒精中,最後取出晾乾或烘乾,進行上色印字和光亮處理,這樣使得灸療器外殼1在使用中不變形,不開裂,耐熱耐用,不燙手,操作方便。
本保健灸療器,可用於直接灸和間接灸,既可配合針刺使用,也可單獨使用,以灸療治病,在醫院針灸部門使用中,除減輕醫生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外,還可單獨或配組使用,並可在整條經絡多穴位,或在多個病灶區同時進行灸療,這樣可以提高針灸的療效,根據我們臨床使用,如對腦血栓引起的半身不遂的治療,從頭頂的百會穴,面部的頰車,上肢的肩顒、曲池、合谷到下肢的環跳、風市、陽陵、絕骨,足部的介溪為止,共10個穴位,如用現有的各種灸法都無法達到同時灸療的要求,如用本灸療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並可提高針灸療效幾倍甚至十幾倍,如腦血栓病用我們針灸的方法治療,最快的七天,最嚴重的也只需三個療程就可收到較顯著的效果。本灸療器也為廣大家庭提供了自我保健的條件,使艾灸能為家庭中的一切寒性疾患如關節艾、咳喘、腸胃病、腰酸背疼、風、寒、溼痺等症均可進行自我治療自我保健,且在任何角度,任何部位都可固定灸療,具有療效高,適用面廣,灸療溫度可調和技術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耐熱耐用等優點。
圖1是本發明保健灸療器外殼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保健灸療器芯子示意圖。
圖中1是灸療器外殼;2是芯子;3是小孔;4是鬆緊帶;5是金屬條;6是小加固圈;7是圓蓋;8是圓底;9是活動蓋;10是艾條;11是大加固圈。
實施例將艾條10從芯子圓蓋7的孔放進芯子2的圓柱框內,從圓底8下部點燃後將芯子2放入灸療器外殼1內,再用鬆緊帶4將灸療器外殼1固定在疼痛部位或穴位上,如配合針刺,將刺入人體穴位的針置於灸療器外殼1與芯子2之間,若用多根針刺多個穴位,可配若干個灸療器同時使用。這裡,本發明所用的灸療器尺寸為外殼1的高度h=80mm,外殼1的內孔直徑d=40mm;芯子2的高度h′=70mm,其圓蓋7的外徑為45mm,圓蓋7的外徑為25mm;艾條製成長60mm、直徑25mm的圓柱形狀。
權利要求
1.一種保健灸療器其特徵在於a、灸療器的外殼1為中空圓柱體(或不規則中空圓柱體),其高度h為60~100mm,內孔直徑d為40~70mm;外殼1的底端表面開有若干小孔3;b、灸療器芯子2的帶大小頭的圓柱框形周身由若干金屬條5和小加固圈6,大加固圈11組成;其上端固有圓蓋7,下端固有圓底8;灸療器芯子2的高度h為50~70mm,圓蓋7中部有一孔,孔徑為20~35mm,圓蓋7的外徑為45~75mm,它與外殼1的上端表面相配合;圓底8上有若干小孔。
2.按權利要求1a所述的保健灸療器,其特徵在於外殼1底端表面的若干小孔3的孔徑為5mm。
3.按權利要求1b所述的保健灸療器,其特徵在於圓蓋7中部孔配有一帶小孔的活動蓋9。
4.一種保健灸療器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a灸療器外殼1用桑檀木車制而成;b、將等量的礬、姜、醋、艾、附子加水煮沸後,置灸療器外殼1於上述藥液中煮半小時至1小時。溫度為90℃~100℃,爾後取出灸療器外殼1淬在酒精中,最後取出晾乾或烘乾,進行上色印字和光亮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醫治療器具及其製作工藝。特別是一種艾灸治療器具及其製作工藝。本發明的灸療器用桑檀木車製成毛坯,再經藥物及高、低溫淬熱處理而成,它由外殼和芯子組成。使用時將燃燒的艾條放入芯子。將外殼固定在人體穴位上。本發明的灸療器可用於直接灸和間接灸。既可配合針刺使用,也可單獨使用,以灸療治病。
文檔編號A61H39/06GK1035615SQ89105359
公開日1989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1988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1988年12月17日
發明者許霖, 滕冰雯 申請人:許霖, 滕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