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骨髓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9:59:39 2
專利名稱:一次性骨髓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醫療器械,具體屬於醫用穿刺針。
背景技術:
目前各醫院做骨髓穿刺檢查,主要採用16號及12號骨髓穿刺針進行骨髓穿刺取材。16號用於成人,12號用於兒童,其針梗的外徑分別為1.6mm及1.2mm,均為消毒後重複使用的醫療器械。由於其穿刺針較粗,對病人創傷較大,需在局部麻醉下操作,操作時間較長,部分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往往缺乏合作或不能較長時間配合操作,易導致穿刺取材不成功。
為了縮短操作時間,我們曾對15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採用一次性5ml和10ml注射器直接進行髂骨及胸骨穿刺術。由於為7號或8號針頭,屬細針穿刺,對組織損傷小,不需用麻藥,明顯縮短了操作時間,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在穿刺過程中部分病人出現堵塞針頭的現象,即在穿刺針刺入骨皮質時,骨皮質中的骨質或軟骨進入針頭中,使針頭被全部或部分堵塞,不能抽出骨髓液或抽出的量太少。有時需更換針頭再次穿刺取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針芯的供一次性使用的細小型骨髓穿刺針,用於骨髓穿刺取材,使其具有對組織損傷小,能夠有效避免針頭堵塞及交叉感染,並能使骨髓穿刺操作過程得到簡化,縮短操作時間,提高穿刺成功率。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是這種一次性骨髓穿刺針,由針體(1)和針芯(2)組成,其特徵在於針體(1)的針梗部(3)的外經為0.7~0.9mm,內有針芯(2),針芯(2)的梗部(4)的直徑為0.3~0.5mm,針尖呈斜面尖形或圓錐狀尖形;針體(1)的針梗部(3)及針芯(2)的梗部(4)由金屬製成,針體(1)的針栓部(7)及針芯(2)的針栓部(5)可由金屬或塑料製成;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芯(2)的針栓部(5)之間有防止旋轉移位的嵌合口(6),嵌合口(6)可為槽狀、卡口狀或L形軌道狀;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梗部(3)的連接處的外側部位可有針體把手(8),在針芯(2)的針栓部(5)的尾部可有針芯把手(9)或圓柱體(10),把手(8)可為矩形,把手(9)可為圓形或矩形。
本實用新型穿刺針的外形有兩種一種是穿刺針的整體長度為6~8cm,針體及針芯的針栓部呈把手狀(見附圖1);也可不帶把手。另一種是穿刺針的整體長度為5~7cm,針芯的針栓部為內藏式呈圓錐形(見附圖2),短小適當,正好和注射器的乳頭部相接觸,針芯的針栓部向外凸起呈圓柱形,表面粗糙,以增加摩擦力,長度與所配注射器的乳頭部等長,但較注射器乳頭的內徑稍細,帶針芯穿刺時注射器充當把手。各型穿刺針也可全部由金屬製成。
使用方法及操作過程局部皮膚常規消毒,手持穿刺針的把手將穿刺針刺入骨髓腔(有落空感)後,抽出針芯,套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拔針後,用碘酒棉球按壓5~10分鐘即可,不需敷貼。本實用新型適合於15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髂骨、棘骨及胸骨穿刺,成人胸骨穿刺,部分成人的髂骨穿刺。
使用本實用新型穿刺針用於骨髓穿刺取材,對組織損傷小,使用方便,操作時間短,不堵塞針頭。經30多例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取材成功率為100%。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圖3為圖2中A-A剖視圖;圖4為圖2中B-B剖視圖;圖5為圖2中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圖,此為不帶把手的穿刺針。針梗外經0.7~0.9mm,,針梗長2.5~4cm,針尖為斜面尖形或圓尖形,內有針芯,針芯的針梗部直徑為0.3~0.5mm;在針栓部針體及針芯之間有嵌合口,針體及針芯的針梗部由金屬製成,針體及針芯的針栓部由塑料製成,針芯的針栓部為內藏式,帶針芯穿刺時注射器充當把手。針芯的內藏式針栓部為圓錐體,長7~9mm,直徑3~3.5mm,有一向外凸起的圓柱體(10),直徑1.5mm,長10mm,表面粗糙。整個穿刺針也可全部由金屬製成。此針屬細針,使用時對組織損傷小,不需用麻藥,術後可不用敷貼,並克服了堵塞針頭的現象,操作簡單、快速,取材成功率高。尤其適用於15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的骨髓穿刺術。
實施例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為帶把手的穿刺針。它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增加了矩形把手(8)和把手(9),兩把手的寬為6~8mm,厚為1~2mm,把手(9)的長度為15~23mm,把手(8)的長度為12~15mm,把手(8)的部外側面為粗糙面。圓柱體(10)被把手(9)取代。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骨髓穿刺針,由針體(1)和針芯(2)組成,其特徵在於針體(1)的針梗部(3)的外經為0.7~0.9mm,內有針芯(2),針芯(2)的梗部(4)的直徑為0.3~0.5mm,針尖呈斜面尖形或圓錐狀尖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在於針體(1)及針芯(2)的梗部(4)由金屬製成,針體(1)的針栓部(7)及針芯(2)的針栓部(5)由塑料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在於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芯(2)的針栓部(5)之間有防止旋轉移位的嵌合口(6),嵌合口(6)可為槽狀、卡口狀或L形軌道狀。
4.一種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是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梗部(3)的連接處的外側部位有針體把手(8)。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是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梗部(3)的連接處的外側部位有針體把手(8)。
6.一種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是在針芯(2)的針栓部(5)的尾部有針芯把手(9)。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是在針芯(2)的針栓部(5)的尾部有針芯把手(9)。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是在針芯(2)的針栓部(5)的尾部有針芯把手(9)。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是在針芯(2)的針栓部(5)的尾部有針芯把手(9)。
10.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骨髓穿刺針,其特徵在於在針芯針栓部(5)的尾部有圓柱體(10)
專利摘要一次性骨髓穿刺針,由針體(1)和針芯(2)組成,針體(1)的針梗部(3)的外經為0.7~0.9mm,針芯(2)的梗部(4)的直徑為0.3~0.5mm,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芯(2)的針栓部(5)之間有防止旋轉移位的嵌合口(6),在針體(1)的針栓部(7)與針梗部(3)的連接處的外側部位有針體把手(8),在針芯(2)的針栓部(5)的尾部有針芯把手(9)或圓柱體(10),此針對組織損傷小,不需用麻藥,術後可不用敷貼,無堵塞針頭現象,操作簡單、快速,取材成功率高,尤其適用於15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骨髓穿刺術。
文檔編號A61B17/34GK2517391SQ0127720
公開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31日
發明者陳萬新, 朱紅琳 申請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