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9:12:09 1
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包括主風道,以及由所述主風道分出的呈拐角的外側風道、內側風道,所述外側風道接層壓輸送機上層,所述內側風道接層壓輸送機下層,所述外側風道和所述內側風道上分別安裝有測溫裝置,所述外側風道內安裝有控制進風量的開度調節裝置。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對接入層壓輸送機上下層的外側風道和內側風道進行溫度檢測,當外側風道溫度大於內側風道時,反饋給電機調節葉片開度,控制外側風道進入層壓輸送機上層的風量,使層壓輸送機上下層的溫度趨於平衡,使上下層溫度有效控制在±1°以內。
【專利說明】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溫板流水線的層壓輸送機,特別是一種層壓輸送機的風道。
【背景技術】
[0002]層壓輸送機的風道由主風道分出呈拐角的內外兩個支路,外側風道接層壓輸送機上層,內側風道接層壓輸送機下層。眾所周知,風的流向不會自動拐彎,受到阻力會改變方向,風在外側風道遇到拐角壁而流向層壓輸送機上層為多,層壓輸送機上層溫度自然大於下層,這就導致層壓輸送機內部上下層之間存在溫差,溫差會達到10°c,影響到設備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層壓輸送機內部上下層之間溫差的風道。
[0004]技術方案:一種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包括主風道,以及由所述主風道分出的呈拐角的外側風道、內側風道,所述外側風道接層壓輸送機上層,所述內側風道接層壓輸送機下層,所述外側風道和所述內側風道上分別安裝有測溫裝置,所述外側風道內安裝有控制進風量的開度調節裝置。
[0005]所述控制進風量的開度調節裝置包括葉片和電機,所述葉片置於所述外側風道內的橫截面上,所述電機帶動所述葉片翻轉調節開度,從而調節由外側風道進入層壓輸送機上層的風量。
[0006]所述測溫裝置安裝在所述外側風道與層壓輸送機上層、所述內側風道與層壓輸送機下層的接頭處,能夠更為準確地檢測到層壓輸送機上下層的溫度。
[0007]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對接入層壓輸送機上下層的外側風道和內側風道進行溫度檢測,當外側風道溫度大於內側風道時,反饋給電機調節葉片開度,控制外側風道進入層壓輸送機上層的風量,使層壓輸送機上下層的溫度趨於平衡,使上下層溫度有效控制在±1°以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箭頭所示為風的流向;
[0009]圖2為外側風道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
[0011]如附圖1-2所示,一種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包括主風道I,以及由主風道I分出的外側風道2、內側風道3,外側風道2、內側風道3與主風道I呈拐角方向,外側風道2接層壓輸送機上層,內側風道3接層壓輸送機下層。外側風道2和內側風道3上分別在與層壓輸送機上下層的接頭處安裝有測溫裝置4,檢測接近於層壓輸送機內部上下層的溫度。外側風道2內安裝有包括葉片5和電機6的控制進風量的開度調節裝置,葉片5置於外側風道2內的橫截面上,當測溫裝置4檢測到外側風道2的溫度大於內側風道3的溫度時,電機6帶動葉片5翻轉調節開度,調節由外側風道2進入層壓輸送機上層的風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包括主風道(1),以及由所述主風道(I)分出的呈拐角的外側風道(2 )、內側風道(3 ),所述外側風道(2 )接層壓輸送機上層,所述內側風道(3 )接層壓輸送機下層,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側風道(2 )和所述內側風道(3 )上分別安裝有測溫裝置(4),所述外側風道(2)內安裝有控制進風量的開度調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進風量的開度調節裝置包括葉片(5)和電機(6),所述葉片(5)置於所述外側風道(2)內的橫截面上,所述電機(6)帶動所述葉片(5)翻轉調節開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層壓輸送機調溫風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測溫裝置(4)安裝在所述外側風道(2)與層壓輸送機上層、所述內側風道(3)與層壓輸送機下層的接頭處。
【文檔編號】B65G47/00GK103538906SQ20131050307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石光洲, 周偉, 陳東斌 申請人:鎮江中化聚氨酯工業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