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在什麼情況下不能賠(意外險選擇中一些不太惹人注意的細節)
2023-10-17 16:33:04 2
意外險選擇中一些不太惹人注意的細節,但是卻影響著理賠,意外險常見的注意事項是健康告知、累計限額、職業類別、高空責任、除外就診醫院、是否涵蓋部分高風險運動、是否含猝死責任、醫療是否涵蓋社保外用藥責任、是否特殊限制(年收入)
健康告知:一般意外險對體況並無要求,不過並不絕對。比如下面的這個大家保險的大保鏢意外險就是需要健康告知,如果不管不顧地買上了,後期很容易引起糾紛……買之前最好還是看一下
還是以上圖的意外險為例,第二條就是詢問在其他保險公司的意外險保額情況,如果超過了一定限度(該險種是300萬,部分也有500萬的,不同保險公司有一定的區別),保險公司也會考慮到種種問題,有可能出具拒保的意見。
如果被保人本身確實有這方面的需要,有可能會需要被保人提供相關證明。
職業類別也就是被保人的工作內容,根據工作承擔的風險程度,一般會分為1-6類,其中辦公室文員這一類是1-2類,工作程度越高風險類別越高。一般認為1-4類是可保風險,當時到5-6類的時候就是高風險職業了,舉例來說大貨車司機、機械廠及建築工地工人等。
因為不同保險公司的職業類別劃分略有區別,並且保障範圍也有所不同,建議購買前多問問,有可能在一家保險公司是高風險類別,在另一家就可以劃分為低風險。
眾多意外險保障種類裡面,高空責任是個異類,一般的險種會對此進行限制,把高度定為2米以內。也就是說,兩米內摔傷可以賠付;兩米以上也就是二層樓的高度,就不會賠償,這個理賠的時候需要被保人詳細介紹出險情況,時間、地點和受傷方式。
當然也有險種不限制,沒有提到兩米的說法,這個時候高空責任也會正常承保。
設置這個的原因,主要是該地經常發生騙保事件,保險公司無法區分真假事故,索性全部不賠付。這個不同保險公司的除外醫院也不一樣,常見的是北京平谷周圍的醫院,其他的就是各個保險公司自己設置的,買之前最好看下自己常去的醫院是否在該意外險的除外醫院中。
再就是一般的保險只保障二級及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區縣級醫院及以上的級別),鄉鎮醫院由於就醫流程等方面的規範程度較低,保險公司為了防範風險也全部禁止了。
但這個並不意味在這些除外醫院中就醫就百分百不賠付,緊急情況下依然可以就醫,但需要儘快和保險公司取得聯繫,在合理且必須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才會賠付
拋去各種比賽項目需要專門的意外險外,一般的意外險都會對某些高風險運動比如戶外登山(非景區)、徒步(山野)進行除外,也就是說買的意外險是按照正常風險承保的,但投保人跑去做了一定程度的高風險運動,也會在理賠時引起糾紛。
為此,將要進行某些特殊高風險運動時,建議購買含高風險運動的意外險。(一般的旅行險中後會涵蓋一定的高風險責任,可以根據需要買幾天或者幾個月的期限都可以)
猝死嚴格說來算是疾病導致的,這個已經經過醫學驗證過了,在工作勞累的人群中高發,。經常在新聞上看到相關報導。不過,人們心理上依然把它當成一個意外來看待,這時候怎麼辦?順應社會需求的保險公司,就把猝死責任加到了意外險保障責任中。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意外險涵蓋了猝死責任,在身故賠償方面,猝死保額也要低於主險保額的。
這個比較簡單,涉及到治傷的時候用藥受不受限制,這個限制是跟著社保來的。
如果用到了社保外自費藥,有的意外險不給報銷,而有的意外險不管是不是社保外的,只要是醫生開具的藥,全賠付。
這個主要是高保額下的限制,在理賠的時候需要提供,防止部分人群利用意外險做些極端事情。常見的是保額大於等於100萬時,需要被保人出具相應的納稅證明收入大於10萬,部分還會對被保人的職業類別進行限制,不承保高風險職業。
注意的是,這個收入證明是投保時的收入證明即可,這樣即使投保後過了一段時間,收入下降了也不要緊,依然可以正常賠付。
這個其實談不上是注意事項,只是不同險種之間保障責任不同。具體介紹一下:
假如被保人住院了,有的險種會按照每天多少錢進行補償,有的險種就沒這個責任。有的不僅有住院津貼,還有骨折津貼。
部分險種還對某些特殊環境下的保障責任進行加倍,比如常見的公共運輸事故/傷殘加倍賠付。
一般而言,醫療項目下的費用報銷都會有一定的門檻和條件,常見的就是免賠額100,賠付比例80%。舉例,花了2600塊錢,500是社保外用藥,保險按照(2600-100-500)*80=1600的金額進行賠付。但有的險種不管這些,會將2600塊錢全都賠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