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8:23:13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澆注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
背景技術:
巧克力是一種以可可脂為連續相,糖和可可粉等微粒為分散相的高度分散高度乳化的多相分散體系;可可脂是巧克力的重要成分,一般佔到30%-40%,而可可脂存在同質多晶現象,當可可脂冷卻結晶凝固時,可可脂充當膠粘劑,使巧克力中其他組分固定,因此可可脂的結晶及同質多晶性質決定了巧克力的品質,是巧克力澆注工藝的基礎,也影響巧克力在儲存過程中的品質變化。
目前使用的巧克力澆注機,在澆注完成一個模後有一個等待將澆注好模移走及將下一個模移到澆注位置的時間,因此不能實現連續自動走模,且生產效率低,極大的影響了巧克力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以解決現有澆注機不能實現連續自動走模,且生產效率低,極大的影響了巧克力的品質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包括多個料槽;料槽的底部依次連接有精確加料機構、多個澆注管;位於精確加料機構內的料槽底部設有用於控制其開閉的雙向電磁閥;澆注管的下方設有相互平行設置的兩個鏈條,兩個鏈條之間依次設有多個澆注模。
具體地,精確加料機構包括料箱和連接板;料箱與料槽的底部連通,雙向電磁閥位於料箱內;料箱內設有多個活塞管,活塞管與料箱連通,澆注管與活塞管連通;活塞管內設有活塞杆,所有活塞杆的自由端均通過位於料箱外的連接板相互連接,連接板上連接有至少一個驅動杆,驅動杆連接有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還包括控制器;多個雙向電磁閥的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伺服電機的信號輸入端電連。
進一步的,料槽連接有加料管,加料管上設有加料閥。
進一步的,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還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多個用於監測料槽料位的料位傳感器,料位傳感器與料槽的位置相互對應。
具體地,料位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器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控制器的控制輸出端與加料閥的驅動輸入端電連。
具體地,料槽為兩個,相互平行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多個料槽、多個雙向電磁閥,沿鏈條的運動方向前一個澆注模完成澆注後雙向電磁閥關閉,活塞杆運動使活塞管內的原料排盡,後一個澆注模開始澆注,循環上述過程實現澆注模的連續自動化澆注;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及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框圖。
圖3為活塞管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1-料槽,2-澆注管,3-雙向電磁閥,4-鏈條,5-澆注模,6-料箱,7-連接板,8-活塞管,9-活塞杆,10-驅動杆,11-伺服電機,12-控制器,13-加料管,14-加料閥,15-支架,16-料位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包括多個料槽1;料槽1的底部依次連接有精確加料機構、多個澆注管2;位於精確加料機構內的料槽1底部設有用於控制其開閉的雙向電磁閥3;澆注管2的下方設有相互平行設置的兩個鏈條4,兩個鏈條4之間依次設有多個澆注模5;料槽1連接有加料管13。
其中,精確加料機構包括料箱6和連接板7;料箱6與料槽1的底部連通,雙向電磁閥3位於料箱6內;料箱6內設有多個活塞管8,活塞管8與料箱6連通,澆注管2與活塞管8連通;活塞管8內設有活塞杆9,所有活塞杆的自由端均通過位於料箱6外的連接板7相互連接,連接板7上連接有至少一個驅動杆10,驅動杆10連接有伺服電機11。
其中,料槽1、澆注管2、澆注模5、活塞管8、活塞杆9、驅動杆10的數量均根據實際使用需要確定,使用時為方便一般採用兩個相互平行的料槽1,更多不平行設置的料槽1需要多層鏈條4在豎直面上分層設置;也可多個料槽1相互平行設置。
實施例2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於,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還包括控制器12;多個雙向電磁閥3的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12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控制器12的信號輸出端與伺服電機11的信號輸入端電連;雙向電磁閥3實時將其開關狀態發送至控制器12,當雙向電磁閥3打開時控制器12發送控制信號至伺服電機11,使其工作帶動活塞杆9運動使原料被吸入活塞管8,原料從澆注管2流下注入澆注模5中。
實施例3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不同點在於,食品生產用連續澆注機還包括支架15;加料管13上設有加料閥14;支架15上設有多個用於監測料槽1料位的料位傳感器16,料位傳感器16與料槽1的位置相互對應;料位傳感器16的輸出端與控制器12對應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控制器12的控制輸出端與加料閥14的驅動輸入端電連;料位傳感器16實時監控料槽1的料位並將料位信息發送至控制器12,當料位低於設定標準時,控制器12控制加料閥14打開加料,當料槽1達到設定料位時,控制器12控制加料閥14關閉,上述過程實現了原料的自動補給。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料位傳感器16實時監控料槽1的料位並將料位信息發送至控制器12,當料位低於設定標準時,控制器12控制加料閥14打開加料,當料槽1達到設定料位時,控制器12控制加料閥14關閉,上述過程實現了原料的自動補給;雙向電磁閥3打開原料進入料箱6,雙向電磁閥3實時將其開關狀態發送至控制器12,當雙向電磁閥3打開時控制器12發送控制信號至伺服電機11,使其工作帶動活塞杆9運動使原料被吸入活塞管8,原料從澆注管2流下注入澆注模5中;沿鏈條4的運動方向前一個澆注模5完成澆注後雙向電磁閥3關閉,活塞杆9運動使活塞管8內的原料排盡,後一個澆注模5開始澆注,循環上述過程實現澆注模5的連續自動化澆注。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多個料槽1、多個雙向電磁閥3,沿鏈條4的運動方向前一個澆注模5完成澆注後雙向電磁閥3關閉,活塞杆9運動使活塞管8內的原料排盡,後一個澆注模5開始澆注,循環上述過程實現澆注模5的連續自動化澆注;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及產品的品質。
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於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