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清明節作文
2023-10-26 14:46:08 1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祭奠。後來,民間也仿效在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固定的風俗。在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爽,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出勃勃生機。古代詩人也留下了關於清明節的詩句,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已家喻戶曉。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在我們國家有二十五個民族都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同不同,但掃墓祭祖是各地節日主題。
天正晴朗,抬頭只見綠葉成蔭,柳絮紛飛,正是一個好天氣。我帶著鮮花,紙錢和一些水果等去了奶奶的墳墓前,天氣雖好,但我的心卻充滿了悲傷。在我心中,一直認為清明節是個悲痛的節日,它總時一次次撕開我失去奶奶的那道傷疤。奶奶雖然在我四歲時候走了,陪伴我的時間不多,但我卻對奶奶的印象深刻。他是一個慈祥的老人,臉上總是掛著和諧的微笑。小時候作為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總有幾分調皮,幾分天真,幾分淘氣。那次我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兒,玩兒什麼已不記得了,只記得跑的太快摔傷了腿,大聲哭泣。在屋子做飯的奶奶趕緊把我背回了家給我擦藥,但我卻認為她把我弄疼了反咬了她。現在想來,的確很後悔,抬頭只見人們一個個的充滿悲傷,沉重。其中還有一個孩子問旁邊的婦女說:「媽媽,你不是帶我來看外婆的,外婆在哪兒?」婦女聽完後說:「外婆去了很遠的地方。」說著在眼眶中打轉的淚水也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看來人們和我一樣悲傷,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節日?只會帶給人悲傷,痛苦,淚水。」這樣想著,對清明節的厭惡更多了幾分。
這時小男孩乖巧的給婦女擦了擦眼淚說:「那媽媽帶我來這兒,是不是祝福外婆能在那裡生活的快樂呀?」我的心一震;祝福,第一次聽到這樣說清明節的。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清明節是一個讓人難過的節日。我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水果,鮮花,紙錢等,這些不都是用來祝福已故者嗎?我恍然大悟,原來清明節的含義不是悲傷,而是祝福!
我想,我在也不討厭清明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