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安全墜落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9:28:24 2
專利名稱:高空安全墜落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居住在高層建築人的一種救生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空安全墜落器。
本目的以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該高空安全墜落器,它具有一個框型的主體支架、該支架置於一個弓型彈簧之上,主體支架的頂面活動設置有一受力踏板,受力踏板上有踏板簧片;主體支架的前端活動連接一承力槓桿、固定連接一扶手;主體支架的前端兩側為滑軌,滑軌上有滾動軸,在滾動軸上設有傳力輪、傳力軸承,滾動軸的兩端有從動輪,該從動輪置於滑軌內;主體支架的後端兩側分別設有承力彈簧、承力彈簧的一端分別通過支點連接在一彈簧拉杆上,所述的彈簧拉杆固定在承力槓桿的另一端部,在主體支架後端與滾動軸之間還設有復位彈簧。
本設計具有降落傘的功能,但它不受任何條件限制,而降落傘有條件限制,人們駕駛著它從高空下跳時,整體結構會給人一安全降落保證,不會使你的身體受到嚴重的撞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高空安全墜落器的工作原理首先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是成幅使用。也就是說一個墜落時,要同時用兩個同樣的產品。只是產品在組裝時扶手8的安裝位置則是左腳踩的其扶手在其左側,右腳踩的其扶手在其右側。當人連同本裝置從空中快速下落時,人的腳掌固定在受力踏板3上的踏板簧片12上面,腳後跟上提,保持懸空狀態,手握扶手8的上端用來保持身體平衡。在著地時所產生的衝擊力將壓迫受力踏板3向下運動,而受力踏板3則通過與其接觸的傳力軸承9壓迫滾動軸11沿著滑軌13向下移動,在滾動軸11向下移動時,滾動軸11上的傳力輪7會沿著與其接觸的承力槓桿14以合頁15的軸為軸心進行轉動(因為滑軌13的水平夾角大於承力槓桿14的水平夾角),通過承力槓桿14的轉動,會使固定在承力槓桿14上的彈簧拉杆5來拉動承力彈簧4下移而產生緩衝力。隨著傳力輪7沿承力槓桿14向下不斷的移動,傳力輪7與合頁15上的軸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承力彈簧4所提供的緩衝力會由於槓桿作用而變得越來越大,當接近於頂點時所產生的緩衝力已可達到承力彈簧4自身所能提供彈力的近百倍,足以解除人或物體在墜落時所產生的衝擊力。在完成緩衝作用後,整個裝置在復位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復位死點(在緩衝過程中不存在死點),因而還需要兩根復位彈簧6來幫助越過復位死點,回到起始狀態。
該設計主要應用於高層建築上的逃生,也可應用於極限運動及軍事等方面。
權利要求1.一種高空安全墜落器,其特徵是它具有一個框型的主體支架(1)、該支架置於一個弓型彈簧板(16)之上,主體支架(1)的頂面活動設置有一受力踏板(3),受力踏板上有踏板簧片(12);主體支架(1)的前端活動連接一承力槓桿(14)、固定連接一扶手(8);主體支架(1)的前端兩側為滑軌(13),滑軌上有滾動軸(11),在滾動軸(11)上設有傳力輪(7)、傳力軸承(9),滾動軸的兩端有從動輪(10),該從動輪置於滑軌(13)內;主體支架(1)的後端兩側分別設有承力彈簧(4)、彈簧(4)的一端分別通過一支點連接在一彈簧拉杆(5)上,所述的彈簧拉杆(5)固定在承力槓桿(14)的另一端部,在主體支架(1)後端與滾動軸(11)之間還設有復位彈簧(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高空安全墜落器,即一種可從發生意外的高層建築上逃生的安全裝置,它包括有一框型主體支架,該支架置於一弓型彈簧板上,支架頂面活動設置一受力踏板,受力踏板上有踏板簧片;支架的前端分別活動連接一承力槓桿和固定連接一扶手;支架前端兩則為滑軌,滑軌上有滾動軸,滾動軸上設有傳力輪,傳力軸承,其兩端有從動輪;支架後端兩側設有承力彈簧,彈簧分別通過支點連接在彈簧拉杆上,而拉杆固定在承力槓桿一端部,在支架後端與滾動軸之間設有復位彈簧。該設計主要用於高層建築人的逃生,也可以用在極限運動及軍事等方面。
文檔編號A62B5/00GK2522094SQ0222453
公開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7日
發明者李黨明 申請人:李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