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硫化床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3:02:49 2
專利名稱:循環硫化床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流化床鍋爐,特別是一種回收飛灰循環使用的流化床鍋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普通流化床鍋爐被稱為鼓泡床鍋爐,它不能為粒徑小於500微米的顆粒提供停留時間,因而飛灰含碳量大,飛灰造成的熱損失大,總燃燒效率僅為80%左右,脫硫石灰石細粉利用率低,一般僅為10%左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以廉價材料製作,在工業規模上實用的高溫分離器。
本裝置是這樣實現的在爐膛內的上部空間設置一個螺旋板式高溫直流分離器。螺旋板分離器有一個由2到4線螺旋板組成的導向器和一個位於導向器之後帶有切向出灰孔的圓柱形爐膛構成。來自爐膛下部帶有大量飛灰的煙氣向上進入導向器,在螺旋板引導下煙氣作旋轉運動,在圓柱形爐膛內繼續在旋轉,煙氣中的飛灰因離心作用移向邊壁並由切向飛灰孔引出,被淨化的煙氣由圓柱形爐膛上部流出。被分離的飛灰被送回燃燒區循環使用。
由這種分離器組成的循環床鍋爐不僅保持高燃燒效率和高脫硫劑利用率,而且引風阻力低,佔地和高度均小於同容量的鼓泡床鍋爐。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於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示一個3線螺旋板分離器。三塊煤螺旋板〔1〕的起點位於同一標高,沿圓周均勻分布。保證兩鄰板間互相復蓋,45度——90度為宜。各板均由形狀相同的小塊組成以利製造安裝。板底面與半徑呈15度左右夾角,內高外低,板沿徑向不等厚,內厚外薄以接近等強和使煙氣儘量多流向外側求得高分離效率。板最薄處大於50毫米,板最厚處小於150毫米為好。板塊系耐火磚製作成型或由磷酸耐火混凝土澆制。
板兩端分別由位於爐膛中心附近的水冷管簇(2)和爐牆支撐。煙氣流經板間的速度以8~15米每秒為宜。圓柱形爐膛(3)的高度與直徑比值應大於1,切向出灰孔(4)沿高度均布。
沿切向孔引出的飛灰可以用現有技術分離,以慣性分離為佳。被分離飛灰可以用現有技術送回燃燒區〔5〕。床層上部和圓柱形爐膛內儘量少布受熱面。
上述結構可使飛灰被分離的中位直徑達90微米,燃用劣質煙煤的燃燒效率大於90%,氧化鈣脫硫利用率達30%—40%,分離器煙氣總阻力小於5毫米水柱本裝置是這樣實現的在爐膛內的上部空間設置一個螺旋板式高溫直流分離器。螺旋板分離器有一個由2到4線螺旋板組成的導向器和一個位於導向器之後帶有切向出灰孔的圓柱形爐膛構成。來自爐膛下部帶有大量飛灰的煙氣向上進入導向器,在螺旋板引導下煙氣作旋轉運動,在圓柱形爐膛內繼續在旋轉,煙氣中的飛灰因離心作用移向邊壁並由切向飛灰孔引出,被淨化的煙氣由圓柱形爐膛上部流出。被分離的飛灰被送回燃燒區循環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循環使用的流化床鍋爐,其特徵在於一個3線螺旋板分離器,三塊煤螺旋板〔1〕的起點位於同一標高,沿圓周均勻分布;各板均由形狀相同的小塊組成;板底面與半徑呈15度左右夾角,內高外低,板沿徑向不等厚,內厚外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硫化床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板兩端分別由位於爐膛中心附近的水冷管簇(2)和爐牆支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流化床鍋爐,特別是一種回收飛灰循環使用的流化床鍋爐。在爐膛內的上部空間設置一個螺旋板式高溫直流分離器。由這種分離器組成的循環床鍋爐不僅保持高燃燒效率和高脫硫劑利用率,而且引風阻力低,佔地和高度均小於同容量的鼓泡床鍋爐。
文檔編號F23C9/00GK2733179SQ200420052489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6日
發明者楊建華 申請人:楊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