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流切斷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3:48:29 1
專利名稱:多相流切斷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特別是關於一種切斷閥。本實用新型適用於石化、電力、造紙等行業具有灰渣狀、條狀、纖維狀介質的切斷閥。
背景技術:
切斷閥為閘閥結構型式,由閥體、閥座、閥板、閥杆、閥蓋、手輪、密封件和安裝件組成,閥杆上端與手輪連接,下端與閥板連接,閥座與閥板制有相互配合的密封面,其缺點是介質中的顆粒、纖維等雜質易黏結在閥板上,閥門啟閉過程中,使閥板與閥座密封面產生磨損,影響密封性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可靠的多相流切斷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閥體、閥座、閥板、閥杆、閥蓋、手輪、密封件和安裝件, 主要是閥板為左閥板、中閥板、右閥板構成的組合式閥板,左閥板和右閥板上分別堆焊硬質材料密封圈與左右閥座相互配合密封,中閥板上端與閥杆固定連接,下端為兩側具有楔形斜面的楔形塊,該楔形塊的楔形斜面與左閥板和右閥板內側所制楔形斜面相互配合,楔形塊兩側楔形斜面中間分別制有橫槽,橫槽內安裝若干滾珠,左閥板與右閥板下部結合面之間設有橫向彈簧。在以上技術方案中,楔形塊下端面與左閥板、右閥板內平面之間設有軸向彈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閥板採用左閥板、中閥板、右閥板構成的組合式閥板,中閥板與其兩側的左閥板、右閥板由楔形斜面和滾珠配合,在閥門開啟時,左閥板和右閥板先收縮使其密封面脫離閥座密封面後再提升,在閥門關閉時,左閥板和右閥板下移到位後再被中閥板的楔形塊撐開,使左閥板和右閥板與閥座之間為摩擦啟閉,在中閥板與左閥板和右閥板之間設滾珠可減少啟閉摩擦力,同時左閥板和右閥板上堆焊的硬質材料密封圈在閥板關閉過程中對管路中的條狀和纖維狀雜質起到切斷作用,使閥門具有啟閉輕便、密封副磨損少、密封性能可靠等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多相流切斷閥,包括閥體1、閥座2、閥板、閥杆3、閥蓋4、手輪5、密封件和安裝件,閥板為左閥板6、中閥板7、右閥板8構成的組合式閥板,左閥板6和右閥板 8上分別堆焊硬質材料密封圈與閥座2相互配合密封,中閥板7上端與閥杆3固定連接,下端為兩側具有楔形斜面的楔形塊,該楔形塊的楔形斜面與左閥板6和右閥板8內側所制楔形斜面相互配合,楔形塊兩側楔形斜面中間分別制有橫槽,橫槽內安裝若干滾珠9,左閥板 6與右閥板8下部結合面之間設有橫向彈簧10,橫向彈簧10為拉力彈簧,將左閥板6和右閥板8產生拉攏的力,使中閥板7提升時左閥板6和右閥板8順利脫離閥座2。楔形塊下端面與左閥板6、右閥板8內平面之間設有軸向彈簧11,使左閥板6、右閥板8與中閥板7之間產生向下的彈力。
權利要求1.一種多相流切斷閥,包括閥體(1)、閥座(2)、閥板、閥杆(3)、閥蓋(4)、手輪(5)、密封件和安裝件,其特徵是閥板為左閥板(6)、中閥板(7)、右閥板(8)構成的組合式閥板,左閥板(6)和右閥板(8)上分別堆焊硬質材料密封圈與閥座( 相互配合密封,中閥板(7)上端與閥杆(3)固定連接,下端為兩側具有楔形斜面的楔形塊,該楔形塊的楔形斜面與左閥板(6)和右閥板(8)內側所制楔形斜面相互配合,楔形塊兩側楔形斜面中間分別制有橫槽, 橫槽內安裝若干滾珠(9),左閥板(6)與右閥板(8)下部結合面之間設有橫向彈簧(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切斷閥,其特徵是楔形塊下端面與左閥板(6)、右閥板 (8)內平面之間設有軸向彈簧(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相流切斷閥,包括閥體、閥座、閥板、閥杆、閥蓋、手輪、密封件和安裝件,主要是閥板為左閥板、中閥板、右閥板構成的組合式閥板,左閥板和右閥板上分別堆焊硬質材料密封圈與左右閥座相互配合密封,中閥板上端與閥杆固定連接,下端為兩側具有楔形斜面的楔形塊,該楔形塊的楔形斜面與左閥板和右閥板內側所制楔形斜面相互配合,楔形塊兩側楔形斜面中間分別制有橫槽,橫槽內安裝若干滾珠,左閥板與右閥板下部結合面之間設有橫向彈簧。具有啟閉輕便、密封副磨損少、密封性能可靠等特點。適用於石化、電力、造紙等行業具有灰渣狀、條狀、纖維狀介質的切斷閥。
文檔編號F16K3/312GK202132529SQ201120259778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0日
發明者餘勝者, 趙華良, 陳小康 申請人:良精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