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汽爐內膽與門封條配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2:40:3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蒸汽爐內膽密封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蒸汽爐內膽與門封條配合結構。
背景技術:
蒸汽爐產品中,門與內膽之間密封可靠避免蒸汽洩漏是蒸汽爐產品一項關鍵性能指標,門與內膽之間密封通常通過壓縮材質為軟性橡膠材質零件門封條來實現;門封條一般鑲嵌在內膽前端環型槽中,因其橡膠軟性橡膠材質特性,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老化,所以在密封可靠的同時又要容易裝配、拆卸;市場上蒸汽爐密封條一般有2種裝配方式:
一種如圖1所示,內膽前端翻一高度為2.5~4.0mm直角邊,在內膽下端焊接一個支架形成環形槽,密封條擠壓在內膽與門框之間環形槽中,此種結構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1)門封條需要擠進環形槽,較難裝配,裝配效率低;
2)蒸汽爐內膽大多採用不鏽鋼,內膽與支架焊接時內膽端面會有焊接痕跡,影響內膽外觀精緻度;
3)此種結構環形槽密封不好,冷凝水會從環形槽下端滲入機器內膽內而不能導入機器下端集水槽內,滲入機器內膽內冷凝水在機器內極不容易被發現,積聚到一定程度時會漏溼櫥櫃,給用戶造成損失,內膽內滲水嚴重時會影響加熱盤電器性能,造成漏電,給用戶造成不安全隱患;
另一種如圖2所示,將內膽前端與門框上環形槽雷射焊接形成環形槽,此結構密封可靠,但雷射焊接工藝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1)門框材料局限性:內膽材料為不鏽鋼材料,門框材料相應也要不鏽鋼;
2)雷射焊接過程中會造成門框一定程度扭曲變形,門框扭曲變形會造成蒸汽爐門組件與門框密封不嚴實,蒸汽從不嚴實縫隙處溢出漏溼櫥櫃,
3)此種結構內膽,因前端為直邊,不能搪瓷,內膽使用只能採用不鏽鋼;
4)周圈雷射焊接產能不高;
5)單個零件有瑕疵,整個焊接組件均要報廢。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密封結構,裝配簡單,並且不會產生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提供了一種蒸汽爐內膽與門封條配合結構,密封簡單緊密。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蒸汽爐內膽與門封條配合結構,包括內膽、門框、門組件和密封圈,所述內膽邊緣向內膽外側並平行於內膽左右側壁的方向反向延伸形成環繞內膽邊緣的環形疊邊,所述環形疊邊沿垂直於內膽左右側壁的方向繼續延伸形成環形直邊;所述門框內側邊緣沿平行於所述環形直邊的方向延伸形成環形沉臺,所述環形直邊與所述環形沉臺固定連接形成環形密封槽,所述密封圈置於所述環形密封槽內,所述門組件與所述門框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環形疊邊和所述環形沉臺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採用螺釘連接而不是採用焊接,對內膽和門框所採用的材料沒有限制,並且連接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密封圈的高度大於所述環形密封槽的深度,所述密封圈內部軸向設有環形通孔。密封圈高出環形密封槽,當門組件合上的時候,對密封圈產生擠壓,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在密封圈內部設置環形通孔,當密封圈被擠壓的時候,密封圈能產生更大的形變,密封面積更大,密封作用更強。
作為優選,所述環形疊邊的長度為8-11cm,所述環形直邊的高度為7-10cm。
作為優選,所述密封圈的高度不大於所述環形密封槽的深度,所述門組件上設有與所述環形密封槽配合的環形密封臺。作為另一種密封方式,密封圈設在環形密封槽內部,在門組件上設置環形密封臺,閉合時,密封臺向內擠壓密封圈,將環形密封槽填滿,進而起到密封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環形直邊向平行於內膽左右側壁的方向繼續延伸形成環形容納槽,所述環形沉臺與所述環形容納槽固定連接。為了避免冷凝水會從環形槽下端滲入機器內膽內而不能導入機器下端集水槽內的現象出現,進一步加強密封效果,將環形直邊繼續延伸形成環形容納槽,將環形沉臺包裹起來。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的技術效果:
1)材料無局限性:內膽材料既可採用不鏽鋼,也可採用搪瓷板;門框既可採用不鏽鋼,也可以採用冷軋板噴粉、搪瓷板搪瓷;
2)對內膽、門框零件尺寸要求不高;
3)內膽與門框之間連接不會對門框平直度造成影響;
4)門框與內膽採用螺釘連接,產能較高;
5)單個零件有瑕疵,不用報廢整個組件;
6)門封條極易裝配、拆卸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傳統密封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另一種傳統密封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A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B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B部分的未裝配密封圈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環形容納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門組件1、密封圈2、底板3、內膽4、螺釘5、門框6、環形疊邊7、環形直邊8、環形沉臺9、環形密封槽10、環形通孔11、環形容納槽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3、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一種蒸汽爐內膽與門封條配合結構,包括內膽4、門框6、門組件1和密封圈2,所述內膽4邊緣向內膽4外側並平行於內膽4左右側壁的方向反向延伸形成環繞內膽4邊緣的環形疊邊7,環形疊邊7沿垂直於內膽4左右側壁的方向繼續延伸形成環形直邊8;門框6內側邊緣沿平行於環形直邊8的方向延伸形成環形沉臺9,環形直邊8與環形沉臺9通過螺釘5固定連接形成環形密封槽10,密封圈2置於環形密封槽內10,門組件1關閉後與門框6接觸並擠壓密封圈2形成密封。內膽4在前端設計10mm左右環形疊邊,環形疊邊7起到零件強度加強、裝配導向作用,翻起9mm環形直邊8起裝配定位、固定作用,避免了內膽4表面因焊接工藝出現焊接痕跡等不良現象。
環形疊邊7和環形沉臺9通過螺釘5固定連接。採用螺釘5連接而不是採用焊接,對內膽4和門框6所採用的材料沒有限制,並且連接方便。環形沉臺9與環形直邊8經螺釘5固定連接後形成環形密封槽10,便於門封條裝配及拆卸,同時兩者之間配合嚴實環形槽確保了環形密封槽10的密封,避免了冷凝水從環形槽中滲入機器內部。
密封圈2的高度大於環形密封槽10的深度,密封圈2內部軸向設有環形通孔11。密封圈2高出環形密封槽10,當門組件1合上的時候,對密封圈2產生擠壓,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在密封圈2內部設置環形通孔11,當密封圈2被擠壓的時候,密封圈2能產生更大的形變,密封面積更大,密封作用更強。
環形疊邊7的長度為8-11cm,環形直邊8的高度為7-10cm。在較佳實施例中,內膽4在前端設計10mm環形疊邊,然後翻起9mm環形直邊,為了便於模具製作,4個圓角只需3.0mm翻邊高度。裝配時,首先將門框6從內膽4環形疊邊處套入,然後固定螺釘5;再將密封圈2塞入門框6與內膽4之間的環形槽內;最後將門組件1固定在底板3上。
密封圈2的高度不大於環形密封槽10的深度,門組件1上設有與環形密封槽10配合的環形密封臺。作為另一種密封方式,密封圈2設在環形密封槽10內部,在門組件1上設置環形密封臺,閉合時,環形密封臺向內擠壓密封圈2,將環形密封槽10填滿,進而起到密封效果。
環形直邊8向平行於內膽4左右側壁的方向繼續延伸形成環形容納槽12,環形沉臺9與所述環形容納槽12固定連接。為了避免冷凝水會從環形槽下端滲入機器內膽4內而不能導入機器下端集水槽內的現象出現,進一步加強密封效果,將環形直邊8繼續延伸形成環形容納槽12,將環形沉臺9包裹起來。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