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讀後感
2023-10-04 07:12:24 3
《第七條獵狗》這本書講述了狼、狗、豺這三種動物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讀後感範文,希望你喜歡。
《第七條獵狗》讀後感一:
你看過《第七條獵狗》這篇文章嗎?它講述的是一個悽慘的故事。
作者在西雙版納聽說當地人在那裡發現了狽,便與那裡的農民一起去尋找狽的蹤跡。
終於在一天晚上,他們發現了「狽」,「狽」與狼是在一起的,「狽」的前爪搭在狼的背上,靠兩條後腿走路。農民們放出十幾條獵狗,獵狗們一擁而上,圍成兩個圈子,對「狽」與狼進行了瘋狂的撕咬。好幾次狼都衝出去救「狽」,但又被獵狗脫了回去,最終「狽」與狼都死了。農民們上前一看,頓時驚呆了,「狽」原來是一條斷了前腿的母狼,它還懷著身孕!大公狼幾次奮力衝出重圍,就是為了救出自己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寶寶。
難道大公狼沒有想過自己逃跑嗎?難道它沒有想過救妻子是白費功夫嗎?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沒命嗎?不,它知道。但是是什麼力量使大公狼這隻沒有文明,智商甚至沒有海豚高的生物在這危急關頭,讓我看到了一絲令人感動的智慧之光?是愛的力量。是啊,有人說過,只有愛是可以穿越時空,衝破種族限制,永遠不變的。
我感嘆愛的力量,它可以讓大公狼不顧生死,奮力去救母狼。《狼「狽」》這洋洋幾萬字的文章,把愛的頌歌無聲地告訴了世界。我折服於大公狼對母狼的愛,我讚頌這世上所有的愛。
有人問我人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我不知道。今天,我終於可以回答了,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不只人類擁有,而是所有的生物都擁有,那就是愛,只有愛是神聖、純潔、千古不朽的。
我喜歡這本書!最後讓我用一句歌詞來結束我的文章。「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第七條獵狗》讀後感二:
暑假,我讀了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書中描寫了許多感人的動物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動物們真摯美好的情感一次次地震撼著我的心靈,讓我受益匪淺.其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第七條獵狗》.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老獵人召盤巴養了六條令自己不滿意的獵狗之後終於得到了一條好狗——赤利,它勇猛善戰,反應迅速,召盤巴對它寵愛有加.可是在一次狩獵時,召盤巴被一頭兇猛的野豬襲擊,危急關頭,卻不見赤利蹤影,原來它正在草叢裡和偷襲主人的眼鏡蛇惡戰.不明就裡的召盤巴僥倖逃過一劫,但赤利的「臨陣逃脫」卻深深地傷透了他的心,他決定把赤利殺掉.後來在召盤巴的孫子的幫助下,赤利逃進了山林,成了一條流浪狗,但它對主人的赤膽忠心始終沒變.後來,在主人生命受到威脅時,赤利奮不顧身地極力拼殺,任憑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自己的主人.最終,它幸福地死在了主人的懷裡.
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是人類的好幫手,他們會看家、捕獵、帶路、救人,簡直無所不能.有時他們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的快樂,有時會讓寂寞的人們感到幸福.他們聽從主人的召喚,全心全意為主人服務,不惜一切保護自己的主人.就像故事中的赤利,雖然被主人誤解趕到了林間,但他始終念念不忘主人的養育之恩,最終為了保護主人而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都應該得到尊重和愛護,雖然動物和人類不能相提並論,但有了這些可愛的生靈,人和自然才能和諧相處.愛護它們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就是愛護我們人類生存的家園.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所以,伸出你我的雙手,獻出你我的愛心,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第七條獵狗》讀後感三:
暑假裡,洪老師推薦我們看幾本沈石溪的小說,我自己也對他的書很感興趣,就問同學借了幾本,我對《第七條獵狗》這本書特別著迷,都看了好幾遍了,我想來談談對這本書的感受。
《第七條獵狗》主要講了獵人召盆巴,本來養過六條獵狗。可惜第一條前腿太短,第二條剛滿五個月就胖得像頭豬,第三條笨頭笨腦的,第四條母狗卻被一條野狗給拐走了,第五條滿身疥瘡,第六條則不小心踩上了獵人設的捕獵野獸用的鐵子,一個獵人六次都得不到一條好獵狗,他為此常常唉聲嘆氣。在他六十大壽上,有人送了他一條小軍犬。在召盆巴的精心撫養下,小軍犬長大了,長得十分威武、漂亮。一次,天上的禿鷲來抓院子裡的小雞,它猛躥上去,一口咬斷了禿鷲的翅膀。召盆巴心裡十分高興,總算找到了一條好獵狗,他就給軍犬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赤利(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刀)。不過,在傣族潑水節那天,召盆巴卻架起了一口大鍋,打算把赤利
給殺了,做湯給大家吃。最後,還是他的孫子艾蘇蘇放了赤利。赤利歸山後,就做了一條野狗,還當了一群豺狗的頭。為什麼召盆巴要殺赤利呢?那是因為在潑水節的前一天,召盆巴還著它去打獵。這時,他們遇到了一頭大野豬。要知道在野外,野豬可是可怕的動物。可是召盆巴以為自己有獵槍和赤利這條勇猛的獵狗做後盾,膽子就大了起來。對著野豬的薄弱部位打了一槍,可惜打偏了,野豬發狂了,衝著他跑了過去。召盆巴大聲呼喊著愛犬赤利,可是什麼都沒發生,只是草叢裡有一點騷動而已。他想天底下竟然會有這麼窩囊的獵犬,在實戰中它去那麼的膽小。召盆巴不停地跑,野豬在身後越追越緊,這時野豬被樹卡住了,他這才脫了身,用獵槍把野豬給射死了。而在這時,赤利從草叢裡跳了出來,對野豬又撲又咬。召盆巴想:留下這麼膽小的獵犬有什麼用,還不如吃了算了。
幾年之後,召盆巴年紀大了,再也不去打獵了,就留在自己家裡放放牛,種種田,過著安逸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一群豺狗闖了進來,準備對他們家的家禽下手。畢竟召盆巴過去是個獵手,他拿起弓弩對著豺狗群不停地放箭。他的箭沒有豺狗多,不一會兒就用完了箭。這時,從豺狗群裡跳出了一隻野狗,
威風凜凜,召盆巴一看十分的眼熟,這就是當年那條放進山林的赤利。只見它浴血奮戰,雖然把豺狗群給殺退了,可是自己也在戰鬥中犧牲了。其實,那一次召盆巴在瞄準野豬的時候,不小心踩碎了一個蛇蛋,從他後面竄出了一條眼鏡蛇,在這危急關頭,赤利一口咬住了眼鏡蛇,拖到草叢裡,直到眼鏡蛇被咬死為止。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的心裡大有感觸。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年召盆巴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赤利,害得它被逼上山,做了一條野狗。像這樣盲目地就下結論是不對的,要理智的分析事情的過程,「衝動是魔鬼」,不能一時衝動就亂下結論,讓別人蒙受不白之冤。不要先看表面的、膚淺的現象,最好等深入了解,再對事情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