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1:09:04 1
專利名稱: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領域,特別是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飛彈的結構設計上,翼面與彈身是分開製造的,它們之間採用可拆卸接頭連接;一般採用可耳片式接頭、多榫式接頭的形式,連接部位傳力集中,需在主接頭連接部位布置很強的加強框,結構重量相應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配好後不拆卸、不影響儲運的飛彈翼面根肋與艙 段縱梁一體化結構,適用飛彈和小型飛機。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包括飛彈艙段I框、飛彈艙段II框及飛彈艙段III框;所述翼面根肋是翼面骨架與飛彈艙縱梁的連接件,翼面根肋的搭接邊與飛彈艙段的縱梁構成一體,翼面根肋搭接邊的外表面與飛彈艙段外形面一致,翼面根肋的外端面與翼面骨架連接面對接配合;翼面根肋與飛彈艙段I框、飛彈艙段II框用鉚釘固定連接,翼面根肋的後緣為後帶板,後帶板與飛彈艙段III框用鉚釘固定連接。所述翼面根肋與飛彈艙段I框、飛彈艙段II框連接,後帶板與飛彈艙段III框連接固定好後,將飛彈蒙皮與飛彈艙體骨架進行鉚接。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在艙段進行鉚接時,翼面根肋充當艙段縱梁和艙段形成一體,此種新的連接方式減少了艙段加強框和縱梁的設計,減輕了結構重量,同時又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本實用新型適合於艙段採取鉚接的結構形式,且裝配好後不拆卸,不影響儲運,適用飛彈和小型飛機。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包括飛彈艙段I框I、飛彈艙段II框3及飛彈艙段III框5,所述翼面根肋2是翼面骨架與飛彈艙縱梁的連接件,翼面根肋2的搭接邊與飛彈艙段的縱梁構成一體,搭接邊外緣距飛彈艙段外形I. 5mm,搭接邊厚度為4mm,搭接邊的外表面與飛彈艙段外形面一致,搭接邊等寬度為17mm,保證了與飛彈艙段縱梁和飛彈蒙皮的鉚接邊距。考慮到翼面根肋零件加工工藝的可操作性,在加工時保證搭接板不變形,後緣搭接邊取長度30_,也可根據厚度進行適當調整。翼面根肋2的外端面與翼面骨架連接面對接配合;翼面根肋2與飛彈艙段I框I、飛彈艙段II框3用鉚釘6固定連接,翼面根肋2的後緣為後帶板4,後帶板4與飛彈艙段III框5用鉚釘6固定連接。翼面根肋2與飛彈艙段I框I、飛彈艙段II框3連接,後帶板4與飛彈艙段III框5連接固定好後,將飛彈蒙皮與飛彈艙體骨架進行鉚接。本實用新型適合於艙段採取鉚接的結構形式,且裝配好後不拆卸,不影響儲運,適 用飛彈和小型飛機。
權利要求1.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包括飛彈艙段I框(I)、飛彈艙段II框(3)及飛彈艙段III框(5),其特徵在於所述翼面根肋(2)是翼面骨架與飛彈艙縱梁的連接件,翼面根肋(2)的搭接邊與飛彈艙段的縱梁構成一體,翼面根肋(2)的搭接邊的外表面與飛彈艙段外形面一致,翼面根肋(2)的外端面與翼面骨架連接面對接配合;翼面根肋(2)與飛彈艙段I框(I)、飛彈艙段II框(3)用鉚釘(6)固定連接,翼面根肋(2)的後緣為後帶板(4),後帶板(4)與飛彈艙段III框(5)用鉚釘(6)固定連接。
2.—種權利要求I所述的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翼面根肋(2)與飛彈艙段I框(I)、飛彈艙段II框(3)連接,後帶板(4)與飛彈艙段III框(5)連接固定好後,將飛彈蒙皮與飛彈艙體骨架進行鉚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飛彈翼面根肋與艙段縱梁一體化結構,翼面根肋是翼面骨架與飛彈艙縱梁的連接件,翼面根肋的搭接邊與飛彈艙段的縱梁構成一體,翼面根肋搭接邊的外表面與飛彈艙段外形面一致,翼面根肋的外端面與翼面骨架連接面對接配合;翼面根肋與飛彈艙段I框、飛彈艙段Ⅱ框用鉚釘固定連接,翼面根肋的後緣為後帶板,後帶板與飛彈艙段Ⅲ框用鉚釘固定連接。所述翼面根肋與飛彈艙段I框、飛彈艙段Ⅱ框連接,後帶板與飛彈艙段Ⅲ框連接固定好後,將飛彈蒙皮與飛彈艙體骨架進行鉚接。本實用新型減少了艙段加強框和縱梁的設計,減輕了結構重量,同時又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適合於鉚接的艙段,且裝配好後不拆卸,不影響儲運,適用飛彈和小型飛機。
文檔編號B64C1/00GK202703884SQ2012203141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日
發明者梁可人, 王再玉, 黃海龍, 劉柏玉, 毛端華, 劉慧慧, 萬渠, 潘海華 申請人: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