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4:25:09 3
專利名稱: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性價比等意識的不斷增強,對汽車及汽車內飾的要求越來越高,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顧客對高性價比、環保產品的追求給主機廠和各配套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使產品滿足顧客的要求,又要使產品成本最小化。內飾材料的輕量化,環保化,低噪音化,高強度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同等材料同等加工質量下改變加工工藝成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目前,以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纖維板製作的汽車內飾板件,如門板、A、B、C、D柱飾板、左右側圍飾板、頂棚飾板、行李箱飾板等的生產工藝過程是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纖維板模壓成型、成型件噴膠、貼覆表皮材料、切邊、嵌件刷膠、嵌件與模壓件粘接。因此,該產品結構均由面層、膠層、基板層、膠層和基板內側塑料嵌 件構成,即在基板與面層之間、基板與塑料嵌件之間均以膠層來粘合。用這種工藝生產工序繁多,所需人力物力資源大,節拍慢,成本高,噴膠及刷膠過程易造成環境汙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克服目前生產汽車內飾件存在的工序繁多、成本高、易造成環境汙染等缺點,提供一種改進工藝製得的新型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本實用新型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由以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為基板、外表面具有面飾層、內側塑料嵌件構成,其特徵在於,通過一次模壓成型製得,面飾層與基板間、塑料嵌件與基板間無膠層。本實用新型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按如下工藝方法製備a.將面料裝卡於上模下端;將塑料嵌件置於下模中,其與基板的貼合面突出於下模型表面;b.分別將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氈料加熱至塑化狀態、塑料嵌件的貼合面加熱至熔融狀態,立即將加熱後的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氈料鋪覆在下模具上進行複合加壓成型,脫模,即獲得以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為基板,在其外表面具有面飾層、內側具有塑料嵌件的集成內飾板件。顯而易見,按上述方法同樣可適用於製備其他類似的汽車內飾板部件。本實用新型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的生產,將傳統的多工序變為單工序生產,一次完成熱壓成型、切邊、嵌件粘接工藝,縮減了基板塗膠、基板與表皮複合、複合產品切邊、附件塗膠粘接等傳統工藝過程,大大簡化了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纖維板生產汽車內飾件的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並增強了表皮材料與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纖維板的複合強度,同時提高了環保性能。
[0010]圖I是本實用新型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結構外觀圖;圖2是圖I中所示A-A剖視圖;圖3是製備本實用新型產品的模壓成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 本實用新型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的製備。如圖3所示,a.將作為面飾層2的面料裝卡於上模I下端;將塑料嵌件4置於下模5中,其與基板的貼合面突出於下模型表面;b.將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氈料3在板式加熱機上加熱,加熱板溫度控制在17(T250°C、加熱時間為5(Γ200秒,加熱至塑化狀態;將塑料嵌件的貼合面用電熱器非接觸式加熱,電熱器溫度為28(T350 °C、加熱時間為為8(Tl00秒,加熱至熔融狀態;立即將加熱後的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氈料鋪覆在下模具上進行複合加壓成型,壓力為2(T30kg/cm2、保壓時間為3(Γ50秒,脫模後即獲得如圖1、2所示的以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為基板,在其外表面具有面飾層、內側具有塑料嵌件的側圍集成內飾板部件。所述的面飾層2為無紡布、織物面料、PVC材料或TPO材料。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由以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為基板、外表面具有面飾層、內側塑料嵌件構成,其特徵在於,通過一次模壓成型製得,面飾層與基板間、塑料嵌件與基板間無膠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面飾層為無紡、或織物面料、PVC材料或TPO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工藝製得的汽車側圍內飾板部件,由以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為基板、外表面具有面飾層、內側塑料嵌件構成,其特徵在於,通過一次模壓成型製得,面飾層與基板間、塑料嵌件與基板間無膠層。本實用新型一次完成熱壓成型、切邊、嵌件粘接工藝,縮減了基板塗膠、基板與表皮複合、複合產品切邊、附件塗膠粘接等傳統工藝過程,大大簡化了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纖維板生產汽車內飾件的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並增強了表皮材料與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纖維板的複合強度,同時提高了環保性能。
文檔編號B32B9/02GK202703438SQ20122028763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潘國立, 王潔峰, 龐迎春, 蘇欣, 王權峰 申請人:長春博超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