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期人物排行榜(日本戰國之石田三成)
2023-09-24 11:34:15
熟知日本戰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石田三成這個人,而且國內外對石田三成的爭議都非常大,有的說他是豐臣政權的忠實捍衛者,不惜以身犯險對抗德川家康,也有的說石田三成就是一個擅長阿諛奉承的小人,最大靠山秀吉一死,三成也跟著玩完。
石田三成(1560~1600)
那麼石田三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期文章來深究下,還得從三成的生平說起。
傳送門:豐臣秀吉
1.三獻茶石田三成於1560年生於近江國坂田郡石田村(現滋賀縣長濱市石田町)。幼名佐吉,是家中次子。父親是石田正繼、哥哥是石田正澄。石田家是當地小吏,也就是說三成出生於中產家庭。
1573年這一年,織田信長冊封了他兩個功勳最大的家臣為大名也就是諸侯,一個人則是明智光秀,另一人正是木下秀吉。
36歲的木下秀吉領北近江二十二萬石,並將城改名為長濱城,這裡也正是石田三成的家鄉。
木下秀吉為了向織田信長表達忠心,他請求改姓氏為羽柴。「羽」字取自信長的重臣名字丹羽長秀,「柴」字取自信長另一個重臣柴田勝家的名字。從此就叫羽柴秀吉。
在織田信長手下做大將時期的豐臣秀吉
同時羽柴秀吉也開始招募家臣, 1574年的一天,秀吉來到自己封地的一座寺廟討水喝,寺院裡一少年端上一大碗涼茶,秀吉接過一飲而盡。
秀吉又繼續要了一杯水,少年又捧半碗微熱的茶呈給他。秀吉喝了這杯後相當滿意,於是秀吉又要了第三杯水。
少年呈上的第三杯水是剛剛沏好的熱茶,秀吉接過並一飲而盡。之後秀吉詢問端茶倒水的少年「現我已經解渴,你能告訴我這三杯茶為什麼有如此不同,而不給我上三杯相同的茶呢?」
少年回答:「將軍進門後,滿頭大汗,如果我給您喝熱茶,您不僅不解渴,還會因為茶太燙而責怪我。我便給您了一碗涼水,見您解渴,再喝涼水便會傷身體,我便給您不算太熱的一杯茶,見您已經逐步適應,才敢把剛沏好的上茶奉給您。這些不過是一些生活常識罷了,何足掛齒?」
秀吉笑了一下後對少年說:「你這小孩是一個聰明人,以後就跟著我吧。」
這個少年便就此服侍秀吉。在1577年,17歲那年,秀吉給他改名為石田三成,從此正式開始侍奉於秀吉。「三成奉茶」也是日本最著名的歷史典故之一。
三獻茶
順便說下羽柴秀吉當時沒有孩子,所以髮妻寧寧卻為秀吉收養了一堆小孩,比如福島正則、加藤清正這些,這些孩子在未來長大後都將成為秀吉的重要武將,同時未來也會是三成的對立面。
不過作為一名當時的日本將官,石田三成有個缺陷,那便是第一次參與戰鬥年齡太大了。在日本戰國時代很多人一般13、14歲就初陣了;超過15歲以上初診都算大齡了,都是要被旁人嘲笑的。石田三成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以至於後來在政敵福島正則等人嘲諷。
2.水攻1582年6月,為織田信長徵討毛利家的羽柴秀吉率大軍逼近備中高松城。毛利家領袖之一小早川隆景表示高松城若為保命可儘管投降織田家,毛利家絕不為難。但備中高松城的守將清水宗治卻堅決反對,他認為自己與毛利家結盟必將要將盟約遵守到底。
清水宗治乃是毛利家在備中方面的首席猛將,個性誠篤且英勇善戰。
清水宗治
備中高松城是一座平城,照理來說防禦力較山城相比要弱上許多。但這座城處於一處盆地之中,東、西、北三面環山,並且地勢泥濘,多沼澤,不利於進攻,唯一的開闊地南面,也修築了深溝高壘。
但鎮守高松城(後面都這麼簡稱)的清水宗治只有三千守兵。而秀吉麾下有兩萬軍隊,兵力佔劣勢的清水只能堅守城池避免跟秀吉野戰。
就在這個時候,敵將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聽說高松城秀吉包圍後他倆立刻集結所有能動員的人組成總共6萬人大軍支援清水宗治。
秀吉危險了,若在此時在失敗主君信長一定會重罰他。因為同年4月信長發動了甲州徵伐,這戰徹底擊敗武田家,甲斐領主武田勝賴被逼自殺,曾經威震日本的武田家滅亡。
此時柴田勝家對上杉家的攻勢也是節節勝利,秀吉可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打敗仗,不然不但會推遲織田家的一統,也會失去信長對他的寵信。
秀吉於是寫信並派人寄送信長,請求主君派出援軍增援他。信長便派明智光秀率領一萬三千人前去西日本增援秀吉。
但援軍趕來也需要時間,畢竟毛利兩川的六萬人援軍趕來速度更快。就在這危險關頭上軍師黑田如水給秀吉出了一個計策:採取水攻,利用地形在高松城周圍用兩千人修建起了土堤。
高松城之戰示意圖
原來黑田知曉那個時代日本城堡有一項缺陷便是戰國山城建築的最大弱點在於其建於自然形成的山體斜坡上的根基是不牢固的,特別是那些砍伐了斜坡上的樹木以後建造起來城堡。為了保持土壤,地面上的草皮被保留了下來,但是日本的暴雨還是給城堡的地基和結構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恰好這時候是梅雨季節,天天下雨。所以黑田如水認為應該抓出此機會採用水攻。
秀吉便採納了黑田建議,他再次像攻打鳥取城時那樣花重金僱傭附近所有的民夫利用地形在高松城周圍修建起了土堤。
但是水攻是個巨大工程,在當時要耗費不少財力、物力、人力,而且秀吉需要在短期內修築,也就是說需要投入大量錢財,哪怕有錢財而且還要及時招募到民夫,才能及時完成工程。
這個時候石田三成就發揮了作用,他在軍中專門負責後勤一塊,在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等秀吉軍中的後勤人員努力下,他們出色地完成了秀吉的任務,水壩也隨之拔地而起。
完工後,正逢梅雨時節大雨,秀吉又引來周邊河流灌入,高松城一下子陷入大水之中。
在高松城的下町完全被水淹沒之後,秀吉命令部將用準來的船上火器轟擊城內,高松城再次告急!
站在城樓上的清水宗治望見四周全是水,猶如汪洋大海。這場人為的洪水阻擋了毛利兩川救援他的路。
浮世繪水淹高松城
與此同時,原本負責支援羽柴秀吉的織田軍大將明智光秀率1萬多人部隊進入京都並將織田信長所在的本能寺圍了個水洩不通,目的正是攻擊信長!
1582年6月2日,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政變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自知無可處可逃,又擔心自己被明智軍活捉,於是他命人火燒寺廟,自己則陷入火海之中。
即將統一日本的織田信長,死了,享年49歲。
這時候秀吉明白趕緊跟毛利和談停止戰爭,趕緊率兵回去擊敗明智才是最佳選擇,若是第一個為主君大人報了仇,那織田家的家業也會落自己手中。
於是秀吉暫時先不外透信長去世消息,並準備好撤軍工作。要石田三成想方設法在行軍的路線上沿路設置好食物供應點,方便士兵行軍時候用膳。
畢竟這時候時間就是機會,後勤人員在這時候作用甚至比戰場上舞刀弄槍的作用還大。
本能寺之變
石田三成依然按照秀吉吩咐如期完成了這一浩大工程。
接下來秀吉為了儘快跟毛利停戰,極大放寬了停戰條件:只割讓渡備中、伯耆、美作三國以及要求清水宗治切腹已放過城內軍民。
毛利方在徵求清水宗治同意後,清水總治在第二天乘小船出城正式切腹。秀吉連同三成在內的秀吉軍中人站在高壩上親眼目睹湖中了這一幕。
清水宗治於水上乘著小舟,切腹前把一輪舞跳完後,莊重地切開腹部,再由介錯人斬下首級,清水宗治的作法相當俐落,受到當時目擊武士們的讚嘆。
高松城前切腹儀式
和議達成後,羽柴秀吉也命令石田三成等人打開堤防洩去水勢,拯救城中軍民。
自從跟毛利家停戰,秀吉才用了三天就準備好了撤軍工作。6月6日,秀吉開始率領全軍以展開勝利的「逃亡」,羽柴秀吉率領部隊在僅僅七天時間內完成了自中國地方至京都194公裡的急行軍,且秀吉軍隊裡沒有騎兵,全是步兵還攜帶厚重的盔甲以及火器等設備。
中國大返還
中國大返還堪稱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戰爭奇蹟。
7月2日,決定日本歷史走向的山崎之戰打響!秀吉4.3萬人對戰光秀1.3萬人在京都附近的山崎地區。最終明智軍落敗,秀吉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擊敗明智光秀對秀吉而言只是霸業的開始,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對石田三成而言他接下來有非常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3.輔佐天下人1583年秀吉又在賤嶽之戰中擊敗了織田以前的家臣柴田勝家,豐臣秀吉並和毛利輝元與上杉景勝等大名締交同盟,成為當時日本國內最大的軍閥。
1586年,屆時日本最大軍閥羽柴秀吉在京都朝廷的授封下,在擔任關白同時身兼「太政大臣」,且羽柴秀吉從天皇那裡獲得新的姓氏「豐臣」,豐臣這個姓氏是日本歷史上繼續藤原氏以來最高規格的姓。
豐臣秀吉成了全日本大名中官職最高的一人,這意味著什麼?
在京都天皇和朝廷雖然失去權力,但依然是人們的精神領袖。在日本的葡萄牙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記載日本朝廷的要職雖然沒有實權,但是最貧困的官員都敢藐視最強的大名。所以不少大名想方設法要從京都朝廷那裡獲得官職。這種官職可以理解為歐洲的爵位。
豐臣秀吉在歐洲好比是皇帝,其他大名只是國王。從此全日本大名名義上都得服從秀吉的意志。此時,秀吉的勢力也超越了他之前的主公織田信長。
當時日本國內局勢
石田三成地位一躍千丈。此刻三成已經是年入一萬五千石的大名,負責管理堺。最關鍵是他是豐臣家中樞的人物。
在東日本,還剩下關東地區的德川家康、北條氏政以及東北地區大名尚未臣服。
秀吉則要求日本境內所有的大名親自前往京都朝見他本人表達臣服之心,這行為也就是上洛。此命令發出後,毛利家、上杉景勝等大名都陸續上洛。
跟隨上杉景勝上洛的大名還有在上杉家當人質的真田信繁(真田幸村),說起來石田三成是幸村的姨丈,原來三成的妻子皎月院是真田昌幸的妻子山手殿的親妹妹。昌幸結婚多年後,三成也不約而同地娶了山手殿的姐妹。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
因為之前上杉和豐臣聯盟時,石田三成和上杉家臣直江兼續和兩個人分別作為各方使者負責談判。這兩人相遇後私下也聊得頗為投機,對於現在三成而言直江兼續就是老朋友了。
直江兼續
而豐臣秀吉讓讓上杉景勝通知真田昌幸上洛,但真田昌幸一直沒有來到大阪見豐臣秀吉。
由於真田昌幸接著無視秀吉上洛命令,秀吉沒耐心了。他便要石田三成對上杉景勝下達如果真田被攻打,不得救援的命令。而且也再次催促真田昌幸的死對頭德川家康去攻打真田。
但德川家康沒有打算剷除真田的決心,他對豐臣秀吉的命令給予答應,但是行動上對真田的討伐遲遲沒有動手。甚至開始向真田示好。
而且秀吉這邊他也沒太多精力和時間去管真田的事情了,因為他要想辦法讓家康儘快上洛,並籌劃明年攻打九州島津家的事情。
所以真田昌幸目前而言是安全的。
10月27日,德川家康拜見秀吉,當著所有人面行臣子禮,天下大名皆知道豐臣政權這時候連強有力大名德川家康都能使其臣服,接著秀吉領著家康登上大阪城天守閣,眺望四方。
當真田昌幸聽連德川家康都臣服豐臣了後,他急忙上表給秀吉以表臣服,並表示願意讓幸村接下來一直在大阪當人質。
德川家康
4.得罪眾人1590年,隨著北條氏政的覆滅,表面上豐臣秀吉在日本國內再無敵人。但是豐臣政權內部卻充斥著派系鬥爭。
上回介紹了尾張派(武斷派)和近江派(文治派),而石田三成是近江派的。在秀吉成為天下人後,這兩派都跟著發了跡,都成為豐臣政權的核心成員。可武斷派和文治派卻相互看不順眼,武斷派領袖是福島正則,文治派領袖是石田三成。
豐臣家內部文治派與武斷派的對立
但到目前,秀吉更加寵信石田三成,因為武斷派的人都是一幫只會舞刀舞槍和打仗的大老粗,秀吉在成為關白後就喜愛音樂、藝術、文學等方面東西,所以三成和秀吉談得更攏。
1591年,再沒處理好內部矛盾問題的豐臣秀吉為了擴張更大地盤,便將目光投向日本國外。秀吉先派出使節團出訪問朝鮮、琉球、泰國等小國讓他們向自己臣服,配合自己出兵明朝。當時秀吉的首要目標是中國。
16世紀東亞地圖
秀吉讓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也派往朝鮮戰場作為監軍,監軍職責就是將戰場上各個軍團指揮官的表現如實上報給日本本土的秀吉,好讓秀吉對各個將領做出賞罰。
由於監軍這個職位非常重要,秀吉自然把任務交給石田三成這種親信。
大谷吉繼
大谷吉繼也和石田三成的關係非常好,具體好到什麼地步呢。有次開茶會,當時日本茶會是參加的人都共用一個杯子,在場所有人都不敢碰大谷用過的杯子。因為大谷是麻風病患者,臉也毀容了,平時大谷就頭戴白色頭巾遮住面布。而三成卻一點也不顧忌大谷用過的杯子。
而大谷吉繼的女兒竹林院則嫁給了真田幸村,竹林院還給真田幸村生下長子真田大助,當然這是另外話題,這裡不再多說。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後,4月14日第一批出發的日本軍隊登陸朝鮮南部城市釜山。入侵朝鮮的戰爭正式打響。19天後,5月2日日軍攻陷朝鮮首都漢城,朝鮮國王出逃。
到了1593年正月,這時候日本幾乎佔領了朝鮮全境。但是局勢突然變得不樂觀起來,明朝總算平定了國內寧夏蒙古人的暴亂,總算有多餘兵力去朝鮮抗擊日本。
由於豐臣政權的武斷派和文治派的矛盾也帶到了戰場上,前線小西行長(和石田三成同屬文治派)和加藤清正之間相互對立,導致鎮守平壤的小西行長遭遇明軍進攻時候,加藤清正等大名坐視不管,導致小西的部隊大敗,並且丟失了平壤。
由於出徵朝鮮前,秀吉是禁止軍隊在當地屠殺老百姓的。三成趁機就給秀吉打小報告,把加藤等幾個本次參展的武斷派將領統統彈劾了。秀吉知道後大怒,對這些人的處分時候削減他們的封地。加藤等人得到了處罰,從而對三成更加恨之入骨。
當然三成也有一些問題,比如大家都違抗了秀吉命令迫害朝鮮百姓,但是三成對於有些人是如實匯報,還有些人選擇包庇。這都取決於和三成關係好壞,還有是否給三成足夠賄賂。反正三成連續一波操作下來樹敵不少。
1595年7月,秀吉讓召見家康、毛利、小早川等大名當著自己和兒子秀賴的面宣誓效忠,保證未來服從於秀賴的意志。
據說秀吉還讓秀賴給向他們效忠的大名來磕頭,用如此大禮來感激和求他們在未來也效忠豐臣。
秀吉還任命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毛利輝元五人在他入土後輔佐秀賴母子,這五人俗稱五大老。
秀吉內心自然也知道其中幾個人心裡有著小九九,所以讓他們五人在自己死後同時執政,哪怕其中一人有異心,也要看其餘四人臉色行事。任命五大老是以達相互制衡作用。
石田三成等人同樣在誓約書上簽字,發誓要像對待豐臣秀吉一樣對待豐臣秀賴。而石田三成等五人組建五奉行,以此來監視五大老。
1595年11月,秀吉從伏見城來到京都,打算進宮拜見天皇,卻在途中突然中風。昏倒的他被人抬到伏見城內休息。之後秀吉被貼身武士和僕人精心照料著。
現在三成處境是沒有地盤、兵馬,人緣又差。由於現在秀吉的身體發生了變化,他在這期間不斷找人拉幫結派,不管權勢多高的人他都找,猶如大海撈針一般。
直到1598年正月的第一次蔚山之戰,明軍4萬人,朝鮮軍1萬人,總計5萬人進攻加藤清正鎮守的蔚山城,加藤守軍只有1.6萬人。面對數倍已幾的敵軍加藤只能堅守苦戰。
小早川秀秋和黑田長政就率領1萬人援軍去蔚山城增援加藤清正。
戰場上秀秋表現額外出色,他的部隊消滅了不少敵人。最終在守軍和援軍的裡應外合配合下,明軍被擊潰,蔚山之圍解除。算是打了一次大勝仗。
理應秀秋應該得嘉獎,可三成這時候沒有將秀秋情況如實匯報給秀吉,又幹起老本行告黑狀。這不但讓秀吉對秀秋實施削減封地的處罰,也把秀秋大罵一通,並把他從前線給召了回來。
秀秋這時候終於明白那麼多人厭惡三成了,他也逐漸開始向福島為首的武斷派靠攏。蔚山之戰這件事是未來秀秋在關原之戰中倒戈德川家康的原因之一。
在朝鮮的軍營中,不少隨軍參戰將領們都對三成所作所為敢怒不敢言,畢竟給太閤秀吉面子,個個私下哀聲怨天。
由於小早川隆景去世,原來的五大老少了一個,秀秋太過年輕無法勝任,秀吉就讓上杉代替已故的小早川。現在五大老為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毛利輝元。
第二屆五大老
隨著8月18日秀吉離世,日本就由五歲的秀賴統治,而權力落入攝政的五大老手中,他們都曾發誓在年幼的秀賴長大成人之前維護國內和平。石田三成是否能夠制衡住他們保住豐臣政權,請看關原之戰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