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驅動盤帶與金片繡電腦繡花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4:51:15 2
專利名稱:獨立驅動盤帶與金片繡電腦繡花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繡花機,尤其涉及一種盤帶與金片繡電腦繡花機。
背景技術:
由於盤帶繡品具有立體感強、花型豐富等特點,因而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 迎,特別是深受婦女和兒童的青睞,於是具有盤帶繡繡花功能的電腦繡花機得 到了推廣應用, 一般一臺設備中既有盤帶繡機頭,又有其他類型的機頭,由於 盤帶繡機頭與別的機頭被間隔布置在整臺機架上,對於驅動機構來說,如採用 集中傳動,勢必會產生相互幹擾,如盤帶繡機頭中的送料機構等,目前普遍採 用一套電機通過長軸與齒輪傳動帶動若干個盤帶繡機頭中的相應部件,這樣就 需增設長軸,而長軸需穿過整個機身,分別與盤帶繡機頭中的相應部件相聯接, 這會與其他機頭產生一定的幹擾,於是不得不對其他機頭和盤帶繡機頭某些零 部件結構進行重新設計,這樣不僅使機構更加複雜,給安裝也帶來麻煩,而且 使生產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零件通用性高、安裝 方便的獨立驅動盤帶與金片繡電腦繡花^i。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殼體的盤帶繡機頭與帶有金片送片機構的平繡機頭, 所述殼體上設有獨立小電機,所述獨立小電機的軸端設有主錐形齒輪,所述主 錐形齒輪與從錐形齒輪相嚙合,所述從錐形齒輪上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 另一端設有另一組錐形齒輪,其中一個錐形齒輪上設有長軸,所述長軸的另一 端設有直齒輪,所述直齒輪與套筒齒輪相嚙合,所述套筒齒輪設置於多功能軸 的外周,在所述套筒齒輪的兩側設有裝料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和積極效果
1、 結構簡單、零件通用性高。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小電機單獨驅動盤帶 送料機構,使盤帶繡機頭成為獨立的單元,在與平繡機頭或其他特繡機頭進行 安裝時不再產生相互幹擾,無需對盤帶繡機頭或其他機頭進行結構上的重新設 計,因而使結構簡單、零件通用性提高。
2、 安裝方便。由於本實用新型中每個盤帶繡機頭成為獨立的單元,安裝 時不會對其他機頭產生安裝上的不良影響,所以安裝非常方便。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殼體1的盤帶繡機頭與帶有金片送片機 構的平繡機頭,殼體1上設有獨立小電機(圖中未繪製),獨立小電機的軸端
2設有主錐形齒輪3,主錐形齒輪3與從錐形齒輪4相嚙合,從錐形齒輪4上 設有連接軸5,連接軸5的另一端設有另一組錐形齒輪6、 7,其中錐形齒輪7 上設有長軸8,長軸8的另一端設有直齒輪9,直齒輪9與套筒齒輪10相嚙合, 套筒齒輪10設置於多功能軸11的外周,在套筒齒輪10的兩側設有裝料盤12。 獨立小電機通過主錐形齒輪3帶動錐形齒輪4,通過連接軸5帶動另一組 錐形齒輪6、 7,再通過長軸8帶動直齒輪9,直齒輪9與設置於多功能軸11 外周的套筒齒輪10嚙合,從而使套筒齒輪10旋轉,在套筒齒輪10的兩側設 有裝料盤12,當獨立小電機工作時,使套筒齒輪10進行360度旋轉,從而按 圖案繡花要求完成送料過程。
由於盤帶送料機構採用單獨電機驅動,在機頭安裝時,避免了安裝時產 生的相互幹擾,不僅使結構簡單,而且安裝方便,同時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性, 特別是對於頭數較少帶有盤帶繡機頭的混合電腦繡花機來說,由於採用的小電 機成本遠低於較大功率的電機,而且省略了長軸等零部件,使製造成本大幅度 降低。
權利要求1、一種獨立驅動盤帶與金片繡電腦繡花機,包括帶有殼體的盤帶繡機頭與帶有金片送片機構的平繡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有獨立小電機,所述獨立小電機的軸端設有主錐形齒輪,所述主錐形齒輪與從錐形齒輪相嚙合,所述從錐形齒輪上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設有另一組錐形齒輪,其中一個錐形齒輪上設有長軸,所述長軸的另一端設有直齒輪,所述直齒輪與套筒齒輪相嚙合,所述套筒齒輪設置於多功能軸的外周,在所述套筒齒輪的兩側設有裝料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結構簡單、零件通用性高、安裝方便的獨立驅動盤帶與金片繡電腦繡花機。它包括帶有殼體的盤帶繡機頭與帶有金片送片機構的平繡機頭,所述殼體上設有獨立小電機,所述獨立小電機的軸端設有主錐形齒輪,所述主錐形齒輪與從錐形齒輪相嚙合,所述從錐形齒輪上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設有另一組錐形齒輪,其中一個錐形齒輪上設有長軸,所述長軸的另一端設有直齒輪,所述直齒輪與套筒齒輪相嚙合,所述套筒齒輪設置於多功能軸的外周,在所述套筒齒輪的兩側設有裝料盤。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服裝、家紡、工藝品的刺繡。
文檔編號D05C7/02GK201284412SQ20082016753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5日
發明者餘立科, 王海江 申請人:王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