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4:03:25 3
專利名稱: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鑽杆連接機構,尤其是一種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
背景技術:
在目前地質工程鑽進施工中,如多工藝空氣鑽進、高壓旋噴鑽進等,鑽進設備通常選用雙壁鑽杆,又稱雙層鑽杆。它是由內、外兩層鑽杆(稱為內管和外管)所組成。內、外管之間構成環隙,是水力輸巖鑽進、中心取樣鑽進時,向孔底泵送衝洗介質的通道。雙壁鑽杆之間以外管的絲扣進行連接,保證傳遞扭矩和壓力,而內管之間多採用插接方式連接。現有技術中雙壁鑽杆的內管和外管是固定成一個整體的,存在結構複雜,製作過程中要求的精度高,加工工藝繁瑣等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裝可靠。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包括外管接頭和內管接頭,其特徵是:在所述外管接頭的內壁設有定位臺階,在定位臺階的一側設置內螺紋;在所述內管接頭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配合,在外螺紋上沿內管接頭的軸向設有多道通槽。在所述內管接頭上設有外螺紋一端的端面上設有擋頭。所述擋頭為四個,均勻分布在內管接頭的端面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裝可靠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內管接頭的端面視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f圖3所示:所述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包括外管接頭1、內管接頭2、螺紋3、定位臺階4、外螺紋5、通槽6、擋頭7等。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外管接頭I和內管接頭2,在外管接頭I的內壁設有定位臺階4,在定位臺階4的一側設置內螺紋3 ;在所述內管接頭2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5,外螺紋5與內螺紋3相配合,在外螺紋5上沿內管接頭2的軸向設有多道通槽6 ;如圖3所示,在所述內管接頭2上設有外螺紋5 —端的端面上設有擋頭7 ;如圖2所示,所述擋頭7為四個,均勻分布在內管接頭2的端面上。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包括外管接頭I和內管接頭2,在外管接頭I的內壁設有定位臺階4,在定位臺階4的一側設置內螺紋3 ;在所述內管接頭2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5,外螺紋5與內螺紋3相配合,在外螺紋5上沿內管接頭2的軸向設有多道通槽6,用於流體通過;在內管接頭2上設有外螺紋5的一端的端面上均勻分布有四個擋頭7,用於擰卸內管接頭2,同時也防止內管接頭2松扣後退頂在外管上而堵住氣道;安裝時內管接頭2擰在外管接頭I內,擰緊到定位臺階4上,外螺紋5上開有通槽6形成了不完整的螺紋,起連接和對心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包括外管接頭(I)和內管接頭(2),其特徵是:在所述外管接頭(I)的內壁設有定位臺階(4),在定位臺階(4)的一側設置內螺紋(3);在所述內管接頭(2)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5),外螺紋(5)與內螺紋(3)相配合,在外螺紋(5)上沿內管接頭(2)的軸向設有多道通槽(6)。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其特徵是:在所述內管接頭(2)上設有外螺紋(5 ) —端的端面上設有擋頭(J)。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其特徵是:所述擋頭(7)為四個,均勻分布在內管接頭(2)的端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包括外管接頭和內管接頭,其特徵是在所述外管接頭的內壁設有定位臺階,在定位臺階的一側設置內螺紋;在所述內管接頭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配合,在外螺紋上沿內管接頭的軸向設有多道通槽;在所述內管接頭上設有外螺紋一端的端面上設有擋頭;所述擋頭為四個,均勻分布在內管接頭的端面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壁鑽杆內外管連接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裝可靠等優點。
文檔編號E21B17/042GK202926234SQ20122062074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明者王德龍 申請人:無錫金帆鑽鑿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