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2:29:14 3
專利名稱: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釣魚用的魚具,更具體的講涉及一種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繞線輪總成也稱魚輪總成,該繞線輪總成的搖把通過繞線輪軸帶動繞線輪旋轉,繞線輪外有繞線輪外殼,繞線輪外殼外有驅動繞線輪的卸力旋鈕,通過卸力旋鈕對繞線輪進行定位。繞線輪總成與魚竿體配套使用時是將繞線輪總成用一個固定架固定在魚竿體的後段,不足之處是線在魚竿外,使用和攜帶均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線走魚竿管內並使用維護方便,且強度高、壽命長的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該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包括由搖把、繞線輪軸及卸力旋鈕構成的繞線輪總成,繞線輪總成中部與設有輪外殼窗口和導線孔的金屬輪總成外殼聯接,導線孔外側的金屬輪總成外殼外連設有螺紋的金屬連接筒,金屬連接筒與魚竿體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金屬連接筒末端有向內的凸緣,用於魚竿體內筒收回的定位,凸緣內構成通孔,繞線輪總成的搖把和卸力旋鈕分別位於金屬輪總成外殼的外側,繞線輪軸與金屬連接筒垂向設置,金屬輪總成外殼與繞線輪總成通過固定螺釘定位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繞線輪總成為目前市場上的市銷品;所述的金屬輪總成外殼、連接筒,可採用鋁、鋁合金、鋁塑或鋼塑複合管、鋼管鍍鉻或其他輕質金屬材料製成,強度高、不易折斷,壽命長;安裝使用時,線通過導線孔,穿過通孔,再通過魚竿體的最內層一節的前埠引出,最後將魚竿體的尾端旋入設有螺紋的金屬連接筒,出現故障或需要維護時,由此旋開即可進行,且攜帶和使用極為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包括由搖把4、繞線輪軸6及卸力旋鈕8構成的繞線輪總成2,繞線輪總成2中部與設有輪外殼窗口3和導線孔7的金屬輪總成外殼1聯接,導線孔7外側的金屬輪總成外殼1外連設有螺紋的金屬連接筒5,金屬連接筒5與魚竿體12螺紋連接;金屬連接筒5末端有向內的凸緣10,凸緣10內構成通孔11,繞線輪總成2的搖把4位於金屬輪總成外殼1的外側,繞線輪總成2的卸力旋鈕8位於金屬輪總成外殼1的外側,繞線輪軸6與金屬連接筒5垂向設置,金屬輪總成外殼1與繞線輪總成2通過固定螺釘9定位連接。
權利要求1.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包括由搖把(4)、繞線輪軸(6)及卸力旋鈕(8)構成的繞線輪總成(2),其特徵在於繞線輪總成(2)中部與設有輪外殼窗口(3)和導線孔(7)的金屬輪總成外殼(1)聯接,導線孔(7)外側的金屬輪總成外殼(1)外連設有螺紋的金屬連接筒(5),金屬連接筒(5)與魚竿體(10)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其特徵在於金屬連接筒(5)的埠連接設有通孔(12)的後堵塞(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其特徵在於繞線輪總成(2)的搖把(4)位於金屬輪總成外殼(1)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其特徵在於繞線輪總成(2)的卸力旋鈕(8)位於金屬輪總成外殼(1)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其特徵在於繞線輪軸(6)與金屬連接筒(5)垂向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其特徵在於金屬輪總成外殼(1)與繞線輪總成(2)通過固定螺釘(9)定位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後把輪式中通魚竿,包括由搖把、繞線輪軸及卸力旋鈕構成的繞線輪總成,繞線輪總成中部與設有輪外殼窗口和導線孔的金屬輪總成外殼聯接,導線孔外側的金屬輪總成外殼外連設有螺紋的金屬連接筒,金屬連接筒與魚竿體螺紋連接;金屬連接筒末端有向內的凸緣,繞線輪總成的搖把和卸力旋鈕分別位於金屬輪總成外殼的外側,繞線輪軸與金屬連接筒垂向設置,金屬輪總成外殼與繞線輪總成通過固定螺釘定位連接。
文檔編號A01K89/00GK2860093SQ20052008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2日
發明者生昌雲, 生大鵬, 申培君 申請人:生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