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柱複合節能牆/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2:36:25
專利名稱:板柱複合節能牆/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材料的結構,具體涉及板柱結合複合節能牆/板結構。
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現有的牆體材料難以滿足不斷提高的節能要求,其採暖和致冷消耗巨大的能源,大量的能源消耗又直接影響到環境的惡化。現有磚塊、空心磚、空心砌塊存在體重、佔體積、隔熱節能效果差等缺陷;各種新型複合牆體如鋼網泡沫板、TK板、UBS牆等存在造價高,使用受限的缺限。中國專利96243242.3公開的「高強度輕質防火結構板及複合牆體、複合材料」採用多層單板的複合結構,著重解決其強度問題,仍然存在節能效果差的缺點。中國專利92227159.3公開的「聚苯複合外牆保溫板」但纖維水泥加強層與聚苯板的複合採用「鉚釘」方案,形成了過熱橋大為降低節能效果,可謂事倍功半。中國專利85102407公開了「組裝小板現場澆配筋混凝土網格承重骨架空心牆體技術」該方案是以牆體主體結構強度為主要目標,考慮節能不夠,存在施工難度大,不易採用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以節能為首要目標,高效節能、造價適中、施工方便的安全新型節能牆體結構材料。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方案實現板柱複合節能牆/板結構,包括結構板、隔熱層,其特徵在於結構板至少為兩層,結構板之間錯位設置不貫通結合柱,結構板、隔熱層和結合柱連為一整體。所述結構柱為分離式,可為圓柱體或異形立方體。所述結構板採用纖維增強複合聚苯板,增強層為0.5—3公分,最好為0.5—1公分。所述結構柱內設置加強棒或筋。所述隔熱層為發泡塑料製成,其表面設置弧形槽溝和網狀凹溝,槽溝比表面積大於1.3,最好為1.3—1.5。
本實用新型採用主體結構與保溫結構一體化,其柱體交差錯位設置、不貫通,在不產生直接過熱橋的前提下,使牆體穩定性得到提高,同240磚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高效節能(1)聚苯板熱阻好,能阻隔牆體外的熱流(2)沒有直線熱迫使結構板的熱流通過結合柱而曲折傳導,從而大大延長了熱流路程。提高熱阻4—5倍,減少傳熱,可使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實現遠期節能牆體指標。
2.經濟實用(1)熱阻價格比值現行的各種複合牆同比240磚牆比熱阻為15—20元,本實用新型為12—15元。
(2)厚度比現行的各種複合牆多在300mm以上,本實用新型方案一般小於240mm,增大了建築物的使用面積。
3.隔聲效果好,其隔音性能接近240磚牆。
4.整體性強,抗拉和抗水平推力能滿足強度要。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複合節能牆具有高效節能、整體性強、牆體輕、安全可靠、施工簡單,經濟適中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1實施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2實施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3實施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4實施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5實施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6實施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發泡塑料隔熱層的一種結構形式示意圖。
按結構板的層數或結合柱的斜式、三角形、梅花形等不同形式設置可分多種實施方式。
圖1是二板二柱式,由內、外表面結構板1、2,塑料泡沫板4和結合柱5組成,結合柱5內設有加強棒6,每二結合柱錯位、不貫通設置。主要用於非承重牆體。
圖2是三板二柱式,由表面結構板1、2,內結合板3、塑料泡沫板4、空氣間層7和結合柱5組成,結合柱內設置加強棒6,每兩結合柱錯位、不貫通設置。
圖3是四板多柱式,每四柱組成梅花形狀,內外表面結構板1、2之間設有空氣層內結合板3和泡沫層7。
圖4採用加氣混泥土板作表面結構板,其結構同實施例1。
圖5採用薄板作表面結構板,內結合板3和結合柱5為現澆混泥土,其它結構同上。
圖6採用超薄板即厚度小於2公分的石棉瓦作內、外表面結構板。
圖7在發泡塑料板7表面設有拱弧形溝和網狀凹槽,再塗表面結構層形成的增強型隔熱板。這種纖維增強聚苯泡沫複合板是本實用新型專門開發的牆體結構板,同時,也可以單獨用於屋面板、樓板及內隔牆板,所以是多功能的。
與以往的纖維增強聚苯複合板不同的是聚苯板的表面設置了相應不規則或規則的網狀槽溝,從而使附著其上的纖維增強結構層成為拱式薄殼、超薄殼,獲得較大的抗水平推力的強度,並增加了強度和兩表面結合牢固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板與保溫層相間設置,板板之間由結合柱連接,從而形成二層或多層板柱結合體系,共同組成牆體的主體結構以及保溫結構。
結合柱可採用現澆式,由於結構板為永久模板,通過結合柱現澆而將模板牢固結合起來,從而使牆體的整體性得到保證,結構板因結合柱而加強,柱體自身也因板的拉接、保溫層的圍護作用而穩定。結構板可以是單一材料,也可是不同材料或厚度板組合而成。
板柱複合牆體的砌築通過以下步驟實現1.將牆內、外表面結構板與相應保溫層內結構板,用粘結或綑紮的方式組成複合砌塊。
2.將上述內、外複合砌塊上牆,厚結構板水平縫用砂漿結合,薄和超薄板則為無漿砌築。
3.現澆結合柱,可採用纖維混牆凝土或根據強度需要在柱內設置加強棒,柱的兩端要分別與上下的框架或圍梁通過加筋牢固相聯。從而得到足夠的抗水平推力和強度以保證牆體的安全性。
一般地,二板二柱式牆只夠用於外承立牆體。三板、四板式既可用於外承立牆也可用於非承重牆,又可用於承重牆。主要的措施是據承載力的大小調節板厚和結合柱的斷面來滿足。
權利要求1.板柱複合節能牆/板結構,包括結構板、隔熱層,其特徵在於結構板至少為兩層,結構板之間錯位設置不貫通結合柱,結構板、隔熱層和結合柱連為一整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牆/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柱為分離式,可為圓柱體或異形立方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節能牆/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板採用纖維增強複合聚苯板,增強層為0.5—3公分,最好為0.5—1公分。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能牆/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柱內設置加強棒或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牆/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隔熱層為發泡塑料製成,其表面設置弧形槽溝和網狀槽溝,槽溝比表面積大於1.3,最好為1.3—1.5。
專利摘要板柱複合節能牆/板結構,包括結構板、隔熱層,結構板至少為兩層,結構板之間錯位設置不貫通結合柱,結構板、隔熱層和結合柱連為一整體。採用主體結構與保溫結構一體化,其柱體交差錯位設置、不貫通,在不產生直接過熱橋的前提下,使牆體穩定性得到提高,尤其適合高寒地區推廣。
文檔編號E04B1/76GK2470432SQ0121426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3日
發明者景志熙 申請人:景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