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耦變壓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20:29:04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耦變壓器。
背景技術:
自耦變壓器是發電廠和變電所的主要設備之一。現有的自耦變壓器通常有鐵芯、繞組、角鐵和螺杆組成,現有的自耦變壓器通常介電性能欠佳,使用壽命較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自耦變壓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耦變壓器,以解決現有的自耦變壓器介電性能欠佳,使用壽命較短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耦變壓器,包括:外殼、設於所述外殼頂部且對稱設置的兩個L型角鐵,所述兩個角鐵外部套設有緊固套,所述緊固套與所述角鐵之間設有矽膠墊,所述外殼底部與所述外殼頂部的結構對稱設置;所述角鐵之間設有鐵芯,所述鐵芯外部設有繞組,所述繞組外圍包覆聚酯青殼紙;所述外殼底部設有絕緣墊板,所述外殼底部的角鐵端部包設有C型絕緣套,所述外殼底部設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設於所述C型絕緣套外部,所述外殼設有接地線,所述接地線上串接有電流互感器;所述電流互感器安裝在所述外殼的側壁上,所述外殼頂部兩端設有吊環,所述吊環上設有通孔;所述吊環的頂部突出於所述角鐵上表面;所述絕緣墊板包括AlSiC複合基板層、類鑽碳薄膜層和氮化鋁薄膜層,所述類鑽碳薄膜層沉積在所述AlSiC複合基板層上;所述氮化鋁薄膜層沉積在所述類鑽碳薄膜層上;所述絕緣墊板底面的高度高於所述支撐腳底面的高度。
所述AlSiC複合基板層、類鑽碳薄膜層和氮化鋁薄膜層的厚底比為1:2:1。
所述角鐵與所述繞組的端面之間留有間隙。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優點與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耦變壓器,包括:外殼、設於外殼頂部且對稱設置的兩個L型角鐵,兩個角鐵外部套設有緊固套,緊固套與角鐵之間設有矽膠墊,外殼底部與外殼頂部的結構對稱設置;角鐵之間設有鐵芯,鐵芯外部設有繞組,繞組外圍包覆聚酯青殼紙;外殼底部設有絕緣墊板,外殼底部的角鐵端部包設有C型絕緣套,外殼底部設有支撐腳,支撐腳設有凹槽,凹槽設於C型絕緣套外部,外殼設有接地線,接地線上串接有電流互感器;電流互感器安裝在外殼的側壁上,外殼頂部兩端設有吊環,吊環上設有通孔;吊環的頂部突出於角鐵上表面;絕緣墊板包括AlSiC複合基板層、類鑽碳薄膜層和氮化鋁薄膜層,類鑽碳薄膜層沉積在AlSiC複合基板層上;氮化鋁薄膜層沉積在類鑽碳薄膜層上;絕緣墊板底面的高度高於支撐腳底面的高度;結構簡單,介電性能較佳,使用壽命較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自耦變壓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自耦變壓器的A區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外殼1、角鐵2、有緊固套4、矽膠墊3、鐵芯5、繞組6、絕緣墊板7、絕緣套8、支撐腳9、接地線10、有電流互感器11、吊環12、通孔1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耦變壓器,包括:外殼1、設於所述外殼1頂部且對稱設置的兩個L型角鐵2,所述兩個角鐵2外部套設有緊固套4,用於固定兩個L型角鐵2,所述緊固套4與所述角鐵2之間設有矽膠墊3,可起到絕緣的作用。所述外殼1底部與所述外殼1頂部的結構對稱設置;所述角鐵2之間設有鐵芯5,所述鐵芯5外部設有繞組6,所述繞組6外圍包覆聚酯青殼紙;所述外殼1底部設有絕緣墊板7,所述外殼1底部的角鐵2端部包設有C型絕緣套8,所述外殼1底部設有支撐腳9,所述支撐腳9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設於所述C型絕緣套8外部,所述外殼1設有接地線10,所述接地線10上串接有電流互感器11;具體地,為了安裝的方便性,電流互感器11採用穿心式乾式電流互感器,串接入自耦變壓器1外殼接地線上,所述電流互感器11安裝在所述外殼1的側壁上,所述外殼1頂部兩端設有吊環12,所述吊環12上設有通孔13;所述吊環12的頂部突出於所述角鐵2上表面;所述絕緣墊板7包括AlSiC複合基板層、類鑽碳薄膜層和氮化鋁薄膜層,所述類鑽碳薄膜層沉積在所述AlSiC複合基板層上;所述氮化鋁薄膜層沉積在所述類鑽碳薄膜層上;所述絕緣墊板7底面的高度高於所述支撐腳9底面的高度。所述AlSiC複合基板層、類鑽碳薄膜層和氮化鋁薄膜層的厚底比為1:2:1。所述角鐵2與所述繞組6的端面之間留有間隙。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實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