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放大器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5:16:39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耦放大器電路,屬於光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放大電路很多,但是各有優缺點,往往為了進行電流放大,而犧牲了線性傳輸、信號通帶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光耦放大器電路,電流轉移比高,線性傳輸性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光耦放大器電路,其特徵是,包括前置放大器、運放、後置放大器、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oc2;
輸入信號vi經前置放大器進入運放,經運放放大後的輸出信號經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oc2後輸出電流信號,電流信號再經經五電阻輸出電壓信號,最後進入後置放大器放大後輸出信號vo。
前置放大器的輸出信號連接至運放的正相輸入端,運放的輸出端同時連接第一光耦oc1的二極體陰極,第一光耦oc1的二極體陽極與第二光耦oc2的二極體陰極連接,第二光耦oc2的二極體陽極經第四電阻連接至正電源12v,第一光耦oc1的三極體發射極接負電源-12v,第一光耦oc1的三極體集電極經第五電阻連接至後置放大器;第二光耦oc2的三極體發射極接負電源-12v,第二光耦oc2的三極體集電極經第三電阻連接至運放的反相輸入端,同時經第二電阻連接至正電源12v。
運放的輸出端與反相輸入端之間連接有反饋電容c。
後置放大器輸入端還同時經第六電阻連接至正電源12v。
第一光耦oc1採用線性光耦pc817。
第二光耦oc2採用線性光耦pc817。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光耦放大器電路,電流轉移比高,線性傳輸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光耦放大器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光耦放大器電路包括前置放大器、運放、後置放大器、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oc2。
輸入信號vi經前置放大器後輸入至運放的正相輸入端,運放的輸出端與反相輸入端之間連接有反饋電容c,運放的輸出端同時連接第一光耦oc1的二極體陰極,第一光耦oc1的二極體陽極與第二光耦oc2的二極體陰極連接,第二光耦oc2的二極體陽極經電阻r4連接至正電源12v,第一光耦oc1的三極體發射極接負電源-12v,第一光耦oc1的三極體集電極經電阻r5連接至後置放大器,經後置放大器輸出信號vo。第二光耦oc2的三極體發射極接負電源-12v,第二光耦oc2的三極體集電極經電阻r3連接至運放的反相輸入端,同時經電阻r2連接至正電源12v。
後置放大器輸入端還同時經電阻r6連接至正電源12v。
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oc2可選用線性光耦pc817。
前置放大器、後置放大器可採用現有的普通放大器即可。
輸入信號經過運放放大後的輸出信號經兩個光耦後輸出一個較大電流,再經電阻r5輸出電壓信號,最後進入後置放大器輸出信號vo。
欲得更好的等比/線性傳輸,兩個光耦的電流傳輸比與兩邊的等值標稱元件的參數需要進行線性匹配,各工作點參數相等,對偶元件數值相等或等比,使整個電路工作在線性區域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耦放大器電路,包括前置放大器、運放、後置放大器、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OC2;輸入信號Vi經前置放大器進入運放,經運放放大後的輸出信號經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OC2後輸出電流信號,電流信號再經經五電阻輸出電壓信號,最後進入後置放大器放大後輸出信號Vo。本發明的光耦放大器電路,電流轉移比高,線性傳輸性好。
技術研發人員:薛文英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華徠光電儀器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30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