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邊皮多元法制明膠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2:25:49 2
專利名稱:毛邊皮多元法制明膠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製革、肉製品加工中,利用毛邊皮下腳料製取明膠,尤其是製取高粘度、高凍力的優質明膠工藝。
國外製取明膠料多為動物骨骼、家禽羽毛等,未查到利用毛邊皮的例子,國內毛邊皮製明膠的方法主要有石灰法、石灰燒鹼法、酸法等,石灰處理時間較長,燒鹼處理則影響產品透明度,這些方法製取的明膠,最高粘度均在14°E以下,平均10°E左右。用毛邊皮製取高質量明膠(20~25°E)至今仍是一個難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元鹼處理毛邊皮製取高品質明膠工藝。
本發明所述工藝是根據皮層結構及膠原纖維的特點,設計出一種多元法制膠工藝,其要點是向皮內充水以保證鹼類物質均勻滲入,在鹼性條件下加還原劑除去角質層及角質細胞,使皮層膨脹,再以淡鹼液除去纖維間質,使纖維鬆散,繼而採用多元鹼使皮層深膨脹,加酸中和到一定值後,在低溫下提膠和乾燥。
該工藝生產的明膠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和三膠行業特級明膠標準,以下指標有所突破粘度39.7°E粘度下降0凍力>250克好膠率>90%細菌總數<100個/克工藝步驟如下
1.毛邊皮切成3-12cm塊狀,投入水力脫脂機,按投料重量1∶1加水,脫脂去鹽後水洗3-5小時,皮料充水後恢復鮮皮狀態,排水回收油脂。
2.將皮料投入處理池按投料重量1∶1加0.5~2.0%硫化鹼(最佳值1.5%),處理6-12小時,脫毛、去除表皮角質,使皮層充分膨脹。
3.將皮料移入石灰池處理,按皮料重量加1∶1含0.5~2.0%石灰(最佳值1.2%)及0.1%的NaOH液,處理5-15日,去除纖維間質,達到皮層深膨脹。
4.水洗退鹼至皮層PH6.5-7.5,最佳PH7.0。
5.皮料移入酸池處理,按皮料重量1∶1加PH1-4(最佳PH3)的稀鹽酸處理2-6小時,進一步除去非膠原蛋白。
6.處理後皮料放入提膠鍋,加1∶1清水,在60-75℃範圍低溫提膠4-5次。
7.所提膠液經三次過濾,過濾後抽入濃縮鍋,以70-80℃低溫濃縮,使膠液比重達45-55Be。
8.濃縮後膠液滴膠成型,切片,在70℃以下烘乾獲得成品,必要時粉碎再包裝。
實施例1.按步驟1將25噸皮料切成3-12cm塊狀,在脫脂機中脫脂後衝洗3小時,脫脂水和衝洗水排入分離池回收油脂。
2.按步驟2加2.5噸含1.5%硫化鹼處理8小時。
3.按步驟3加入2.5噸含1.5%石灰及0.1%NaOH溶液處理9日。
4.按步驟4洗滌退鹼,洗至皮料PH7.0。
5.按步驟5加入2.5噸水並加鹽酸調至PH8,處理3小時,水洗至PH7.0。
6.按步驟6、7、8製得明膠。
批試檢測結果
批量生產產品質量檢測結果
首批生產四個月,投入毛邊皮料1453噸,共生產明膠254噸,產品合格率100%,一級品率96.5%,優質品率92.4%。由於粘度(°E)每增加一度,產品價格可提高500元/噸,因而獲產值341萬元,新增稅利123萬元。
權利要求
1.一種毛邊皮多元法制明膠工藝,其特徵在於塊狀毛邊皮料在脫脂機內按投料重量1∶1加水洗滌脫脂3~5小時;將毛邊皮料置於池中進行多元鹼處理,按皮料重量1∶1加入0.5~2.0%硫化鹼處理6~12小時,脫溶表皮角質,使皮料充分膨脹;然後將皮料移入石灰池中,按皮料重量1∶1含0.5~0.2%石灰及0.1%NaOH溶液,常溫處理5~15天,去除纖維間質,使皮料深膨脹;隨後用水洗滌退鹼,洗至皮料PH6.5~7.5;皮料移入酸液池,按皮料重量1∶1加PH1-4和稀鹽酸處理2~6小時,進一步除去膠原蛋白;將皮料移入提膠鍋內,按皮料重量加1∶1的水,在低溫下提膠,膠液經過濾、濃縮至膠液比重45-55B
,濃縮後的膠液經滴膠成型,切片烘乾,再粉碎後即可得到包裝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工藝,其多元鹼處理的最佳條件為按皮料重量1∶1加1.5%硫化鹼,1.2%石灰,水洗退鹼PH7.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工藝,其低溫提膠溫度為60-75℃低溫濃縮溫度70-80℃,烘乾溫度低於70℃。
全文摘要
一種毛邊皮多元法制明膠工藝,經多元鹼浸灰處理,然後加酸中和,在低溫下提膠、烘乾,明膠產品的粘度,凍力和好膠率有突破性進展,粘度≥20°E,凍力>250克,好膠率>90%,產品增值率高。
文檔編號C09H3/00GK1073704SQ9111176
公開日1993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27日
發明者張斌, 曾國愛, 張輝, 何衍慶, 夏志遠, 廖自基 申請人:昆明市雙龍明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