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有哪些習俗和活動(農曆三月三)
2023-10-15 00:28:10 1
夏曆三月三,又叫上巳節,是中國又一重要而古老的傳統節日。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在農村演繹出諸多頗有特色的習俗,亦有不少有趣故事,至今令人難以忘懷。
娘娘生日上香忙
據神話傳說,王母娘娘是自古以來華夏子孫崇拜的天神之一,是玉皇大帝的夫人,是人們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曰有長生不老仙丹,二曰有可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可賜福予人間。而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也是邀眾神開蟠桃會的日子。因此,人們便在這一天採取多種方式向王母娘娘祝壽祈福。我們家鄉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虔誠信眾把王母娘娘的神像請到家裡,每天燒香奉祀,以此求福消災,並作為一種精神寄託和安慰。每到三月三則擺上供品,上香叩拜,以此給娘娘祝壽和祈福。
(二)一般百姓則只在三月三這天為娘娘祝壽,並祈求娘娘賜福,保佑全家安寧。
(三)三月三這天,到附近王母娘娘廟獻禮祝壽並祈福則是更多人們的選擇。據說,王母娘娘與泰山娘娘的祖庭雖都在泰山,但娘娘廟之類的道觀廟宇卻遍及全國各地,南方至臺灣、福建,北方至東三省,北方更多。山東省樂陵縣王母殿村不僅有娘娘廟,還自稱是泰山奶奶的故居,可知奶奶廟分布之廣之多。我家是北方一個偏僻的農村,距我家五裡的地方就有一座娘娘廟,供有娘娘塑像,富麗而森嚴。每到三月三,周圍百姓紛紛來此拜祭,香火甚旺。我小時候就曾隨大人到此廟向王母娘娘進香求福。我村百姓也大都如此,成為當時的一種習俗。
攀登泰山栓娃娃
泰山,五嶽之首,王母娘娘的瑤池就在泰山,是天下王母道觀的祖庭。還有,泰山娘娘,既碧霞元君(相傳為東嶽大帝的女兒)的碧霞祠也在泰山。她們二位神仙均主生育,她們所居的瑤池與碧霞祠又稱娘娘廟,所以不少人就直接到泰山獻禮祝壽並為全家祈福。特別是無子女的家庭,就設法到娘娘廟裡栓娃娃。三月三的上巳節,可說是百姓求子的宗教節日,人們就在這一天去栓娃娃。
我們家鄉離泰山數百裡,在當時交通極不便的情況下去泰山談何容易。但在每年的三月三,總仍有人不畏艱難赴泰山祭拜王母娘娘。我家的二嬸因不育決心去泰山栓娃娃。她和叔父背上乾糧,先步行到縣城,再坐汽車又倒火車,終於到了泰山腳下,還得拐著小腳一步一步攀爬到泰山頂,拜了王母娘娘又拜泰山娘娘,來回七八天,辛苦備嘗,虔誠之心可鑑,可栓了娃娃,心中充滿希望,苦也覺得甜了。
自潔祛病多沐浴
三月三,在條件很差的農村仍然保持著沐浴的好風習。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習俗,是驅邪祛瘟的衛生保健古俗。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後漢書》說「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之上,曰洗濯袚除去宿垢,為大潔」。這種良好習俗一直流傳,至我小時後仍然流行。我們那裡不靠江河,要沐浴淨身是很不容易的。而這一天,人們仍想盡多種方法進行沐浴。男性年輕人會成群結隊的到村裡或鄰村的大水塘裡沐浴,洗個痛快。老人、女人和孩子,則大都在家裡燒一大鍋熱水,燒水時還放上艾草、香菜一類的草藥,用盆沐浴或擦洗。特別是不孕的婦女,一定要在這一天好好沐浴,驅除邪氣、汙氣,以求懷孕生子。
春遊兼採野菜歡樂行
三月三,天氣變暖,春光明媚,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人們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利用這美好春光進行郊遊了。在《論語》中便有記載孔子的弟子曾點的描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意思是說:晚春天氣,人們都換上春日服裝,大人五六個,孩子六七個,大家一起在沂河沐浴後,又一起來到祭天壇上吹吹春日和風,然後唱著歌回家了。這是一副多麼令人羨慕的春日郊遊沐浴圖啊!在《詩經•周南》中有一首很有名的詩歌,名曰《芣苡》。其詩曰:「採採芣苡,薄言採之;採採芣苡,薄言有之······」。意思是說,採了又採,採芣苡,我們都去採;採了又採,採芣苡,我們都已經採到了······。這裡的芣苡,便是人們常見的車前草,也寫作芣苣。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田家婦女集體採車前草的習俗。我們家鄉的春遊沒有孔夫子的弟子那麼浪漫,卻與《詩經·周南》描述的情景相近。三月三這天,大閨女、小媳婦放下手中的活計,挽著籃子,走出家門,迎著春風,走向曠野,走向大自然,去採剛剛鑽出土的嫩嫩的野菜,諸如青蒿、薺菜、婆婆丁、車前草等。人們三五成群,東採西採,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偶爾傳出幾聲地方小調,曠野間到處都可看到這歡樂的人群。
籃子滿了,人們也樂夠了,便高高興興地踏著輕快的腳步回家了。這種與勞作相結合的踏青和春遊應該是最美的踏青,最美的春遊了。
吃「七寶菜」保健康
三月三,還有吃七寶菜的習俗。這與前面的春遊挖野菜的習俗相關。上午人們採了不少野菜,再加上自家菜園裡中的早春菜,如菠菜、芫荽,菜窖裡存的白菜、蘿蔔等,一共湊上七種菜,再加上些佐料,煮一大鍋,全家人美美地吃一頓,就是吃「七寶菜」了,也有的叫「七寶羹」。民諺曰:「七寶菜,是個寶,祛百病,健康保」。據有關資料得知,這些素菜,特別是其中的野菜還真有不少保健功效。諸如薺菜,《本草綱目》說它能利肝,和中,益五臟,被稱「護生草」。再如青蒿,《本草綱目》說它能補中益氣,輕身養顏等,稱作「植物黃金」。蒲公英,又叫婆婆丁,本草也講它能驅滯氣,化熱毒,除惡腫,被稱「還少草」。還有車前草,《本草綱目》更說它有利尿、止瀉、涼血、消腫、明目、化痰等多種功效。這些野菜,在三月三前後都是最佳採集期,且山坡地埂,田間地頭到處都有生長,採來不難。因此,三月三,吃七寶菜的風習甚盛。這又是一個值得發揚的好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