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驅動輪及其製作方法
2023-10-11 04:57:44 3
專利名稱:一種驅動輪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永磁動力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永磁動力機的驅動輪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利用永磁能作為驅動力的永磁動力機結構,相對比較具有簡單優點的是,以專利號ZL98239722.4為代表的,採用單體永磁體作為永磁動力機的定子或轉子一對一對斥結構,但是,由於定子和轉子在對斥驅動工作時,定子永磁體和轉子永磁體各自在對斥面發出的磁力方向,互相垂直於對斥面,因此,在它們對斥驅動工作時,就不能直接互相驅動運轉,而是先通過無為的對斥後,定子的磁力被迫變向衝擊轉子永磁體上的溝紋產生運轉,因此,就使得驅動力降低,達不到理想的對斥驅動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將以往永磁動力機的定子和轉子在一對一對斥驅動工作時,互相發出垂直各自對斥面的磁力,改變為能在各自對斥面發出周向旋轉磁場力,它是這樣實現的,採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一種對斥面上具有若干周向順次排列開口的,而各個開口沿周面的方向,都順次不垂直於對斥面的獨體驅動輪,由於採用上述製作方法,能將驅動輪對斥面分解成若干個周向順次排列的部分,從而能夠達到由各個周向順次開口斷面後所形成的若干相對面,都順次不垂直於對斥面的目的,因此,將驅動輪對斥面磁化為N極後,能使驅動輪內部的磁力運動,沿著各部分向對斥面作不垂直運動,由於各部分都是沿著周向順次排列,因此,由各部分對斥面發出的磁力就能匯集成一個周向旋轉磁場力。也可運用上述製作方法的導磁變向原理,採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一種對斥面是由若干個單體對斥面周向順次組合,周面由若干個單體順次相對組合的分界線,都不垂直於對斥面的組合體驅動輪,將其驅動輪的對斥面磁化為N極後,對斥面同樣能產生周向旋轉磁場力。
圖1是獨體驅動輪主視圖(對斥面)圖2是圖1的仰視3是圖1的側視4是組合體驅動輪主視圖(對斥面)圖5是圖4的仰視6是圖4的側視7是驅動輪對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見圖1-圖3獨體驅動輪結構,它是採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一種對斥面1上具有若干個周向順次排列開口2,而各個開口沿周面的方向3,都順次不垂直對斥面4,再將驅動輪的對斥面1磁化為N極。
見圖4-圖6組合體驅動輪結構,是採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一種對斥面是由若干個單體對斥面5周向順次組合,周面由若干個單體順次相對組合的分界線6。都不垂直於對斥面7的組合體驅動輪。再將驅動輪的對斥面磁化為N極,對斥面同樣能產生周向旋轉磁場力。
見圖7驅動輪對斥結構示意圖,將驅動輪1和2同極相對分別安裝在永磁動力機的同心線驅動軸3和4上,由於兩驅動輪對斥面相對,它們的周向旋轉磁場力正是相反,因此將它們靠近對斥時,它們相反方向的周向旋轉磁場力周向相對,由於轉子驅動輪的驅動軸與永磁動力機是用軸承連接,因此,在它們周向旋轉磁場力周向相對時,因轉子驅動輪沒有周向反作用力的固定點,只能被迫帶動驅動軸一起轉動。因此就可以通過驅動軸上的動力輸出裝置輸出動力,最終實現兩驅動輪在對斥驅動工作時,能夠直接互相驅動運轉輸出動力的目的。
特別說明互相對斥驅動輪的製作材料應相同,對斥面相等,驅動輪上的開口可以採用不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填平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驅動輪及其製作方法,包括驅動輪本體及其它的兩種製作方法,其特徵是採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一種對斥面上具有若干周向順次排列開口,而各個開口沿周面的方向,都順次不垂直於對斥面的獨體驅動輪,由於採用上述製作方法,能將驅動輪對斥面分解成若干個周向順次排列的部分,從而能夠達到由各周向順次開口斷面後所形成的若干相對面,都順次不垂直於對斥面的目的,因此,將驅動輪對斥面磁化為N極後,能使驅動輪內部的磁力運動,沿著各部分向對斥面作不垂直運動,由於各部分都是沿著周向順次排列,因此由各部分對斥面發出的磁力,就能匯集成一個周向旋轉磁場力,也可運用上述製作方法的導磁變向原理,採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一種對斥面是由若干個單體對斥面周向順次組合,周面由若干個單體順次相對組合的分界線,都不垂直於對斥面的組合體驅動輪,將其驅動輪對斥面磁化為N極後,對斥面同樣能產生周向旋轉磁場力。
全文摘要
一種驅動輪及其製作方法,涉及一種永磁動力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永磁動力機的驅動輪及其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本發明特別採用導磁變向的方法,用磁性材料或能與永磁體相吸的材料,將其製作成能夠在對斥面產生周向旋轉磁場力的驅動輪,將其兩個這種磁化後的驅動輪,同極相對安裝在永磁動力機的同心線驅動軸上,一對一靠近對斥,能夠直接互相驅動運轉輸出動力。
文檔編號H02N11/00GK1677831SQ20041001076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9日
發明者李延龍 申請人:李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