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生命的閱讀答案
2023-08-13 23:30:08 2
韓少功,筆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長沙人。早期代表作品有《月蘭》,生命是我國作家韓少功做寫的。說明文生命的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生命》
①你看出了一隻狗的寒冷,給它墊上了溫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裡以後會久久地看著你。它不能說話,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它的感激。你看到一隻鳥受傷了,將它從貓嘴裡奪下來,用藥水療治它的傷口,給它食物,然後將它放飛林中。它飛到樹梢上也會回頭看你,同樣不能說話,只能用這種方式銘記你的救助。它們畢竟是低智能動物,也許很快會忘記這一切,將來再見你的時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經心,東張西望,追逐它們的食物和快樂,它們不會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們不會像很多童話裡描述的那樣送來珍珠寶石,也不會在你渴斃路途的時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②它們甚至再也不會回頭。
③但它們長久地凝視過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關於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儘可能記住你的面容,決心做出動物能力以外的什麼事情。
④這一刻很快就會過去。但有了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來的世界,不再是沒有過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彌散在大山裡,群山就有了溫暖,有了親切。某一天,你在大山裡行走的時候,大山給你一片樹陰;你在一條草木覆蓋的暗溝前失足的時候,大山墊給你一塊石頭或者借給你一根樹枝,阻擋你危險地下墜。在那個時候,你就會感觸到一隻狗或一隻鳥的體溫,在石頭裡,在樹梢裡。
⑤你不再感到孤單的危險,你能感到石塊是你的血肉,樹梢是你的肢體,而你的一聲長嘯或大笑其實來自大山那邊的谷地。你早應該知道,科學的深入觀測已經證明:植物其實有感情,也有喜愛和快樂的反應——當你為之除蟲或授粉;也有恐懼和痛苦的反應——當你當面砍伐它們的同類。它們在特殊的「心電儀」和「腦電儀」裡同樣神緒萬端,只是無法尖叫著拔腿而逃罷了。你還應該知道,科學的反覆試驗還證明:大地同樣是「活」物和「動」物,只要你給它們足夠的高溫,比方說給它們太陽表面的熾熱,它們就會手舞足蹈,龍騰虎躍,倒海翻江,風馳電掣,同樣會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愛的聚合,其「活」其「動」之能耐,遠非人類可及。它們眼下之所以看似沒有生命的蟄伏,只不過是如同動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溫對於它們來說過於寒冷,所以這常溫正是它們的冬天。
⑥你是人。其實人只是特定溫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一類條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對於大地來說,人不過是沒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對於植物來說,人不過是有嘴和有腳的樹;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人不過是穿戴了衣冠的禽獸,沒有了尾巴卻有了文字、職位、電腦以及偶爾寄生其中的鐵殼子汽車。人是大地、植物、動物對某個衣冠者臨時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裝舞會上有了一個假面。
⑦你抬起頭來眺望群山,目光隨著馱馬鈴聲在大山那裡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線那邊,有無數的蜻蜓從霞光的深處飛來,在你的逆光的視野裡顫抖出萬片金光,剎那間撒滿了寂靜天空——這是更大的一扇家門向你洞開,更大的一個家族將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語言來與骨肉相認,需要你觸撫石塊或樹梢的問候。你知道。
《生命》閱讀習題
1.「但有了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來的世界,不再是沒有過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彌散在大山裡,群山就有了溫暖,有了親切。」你對這段話是怎樣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末尾最後一句話中的「更大的一個家族」指的是什麼?「新的語言」指的是什麼?試用簡練的語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標題「生命」有什麼深刻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開頭寫給狗鋪棉絮和為小鳥治傷的故事是為了說明什麼?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認為人和其他生命形式的關係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閱讀答案
1.你給自然以恩澤,自然也會給你豐厚的回報。你的愛心將改變遼闊的生物世界,影響生物的多寡和分布,可以恢復自然本來的生機。因此,要想減少莫名的災害,人類必須保持應有的克制和警醒,用友愛和仁厚來營造我們的幸福家園。
2.「更大的一個家族」指包含了山川、森林、海洋和各種生物的廣袤的自然家園。「新的語言」指摒棄了固有的狹隘、自私、貪慾和妄自尊大等局限,而形成的富於愛心、平等、節制、和睦等的新的眼光、新的觀念和新的待物方式。
3.(1)世上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2)人的生命與其他事物的生命是平等的;
(3)人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是相互依存的;
(4)人類應該善待大自然,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4.為了說明禽獸雖然是低智能的動物,但是它們也懂得感激和信任,並從後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世界上的萬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結論。在文中起著前後照應的作用。
5.人和動物應該是平等的,人不能自視甚高,而必須與山林、動物、空氣和水達成共識,共生共存,彼此悅納,用愛交換愛,用信任交換信任,相互珍視,共同營造一個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