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纜管線GPS自動定位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2:50:09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管線定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纜管線GPS自動定位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迅猛,地下管線成為城市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目前城市的地下管道是錯綜複雜,管線的敷設存在隨意性,雖然是經過了規劃的批覆,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無法控制管線按我們預定的路徑敷設。還有在施工完後沒有完整和準確的地下管線走向數據,導致在以後的施工改造過程中無法掌握地下管線的狀況。如何完整和系統地查明城市地下電纜管線的現狀,形成一套完整統一的管網資料,建立相對應的城市管網信息管理系統是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因此需要設計一套對電纜管線的GPS自動定位的系統,以保證在各種管道敷設完成後,對管線有準確的測量定位,再將準確的管線數據錄入資料庫並提交相關部門,這樣才可以更準確地去規劃城市的管線建設。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纜管線GPS自動定位系統。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纜管線GPS自動定位系統,包括接收衛星觀測數據的GPS基準站、用於自動行走並記錄數據的流動站、將觀測數據發送給流動站的無線電設備、無線對接並控制流動站的手持機、用於將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的計算機,所述GPS基準站設有用於接收衛星觀測數據的接收機,所述無線電設備發送觀測數據給流動站,所述流動站設有用於信號傳輸的通信模塊、用於測量和記錄數據的數據處理模塊、用於控制流動站的主控模塊、用於在管道內行走的滾輪和用於提供電源的鋰電池組,所述手持機接收流動站發送的測量數據,所述計算機處理手持機導出的測量數據。
進一步地,所述GPS基準站安裝有負責手機信號接收和發送的基站子系統,所述流動站和手持機安裝有用於加強在管道作業中無線傳輸信號的手機卡。
進一步地,所述GPS基準站設置於空曠地帶。
進一步地,所述流動站通過手持機控制來更改設置參數。
進一步地,所述GPS基準站和無線電設備通過外接電池供電。
進一步地,所述流動站為直徑80毫米、高度為300毫米的圓柱體。
進一步地,所述流動站外部設有八個用於在管道內行走的滾輪。
進一步地,所述滾輪配置有用於伸縮以適應在不同管道管逕行走的支撐架。
進一步地,所述計算機將手持機導出的測量數據生成電纜管線平面路徑圖和斷面圖,用於與規劃批覆的管線路徑進行對比分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種電纜管線GPS自動定位系統,通過GPS基準站接收衛星觀測數據,無線電設備發送觀測數據到流動站,流動站自動在管道內行走測量和記錄數據,並對接手持機後將數據導出到計算機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實現對電纜管線的自動定位,達到更準確地去規劃城市電纜管線建設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圖中標號:1-衛星;2-GPS基準站;3-流動站;4-無線電設備;5-手持機;6-計算機;7-接收機;8-管道;9-滾輪;10-電池;11-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纜管線GPS自動定位系統,包括接收衛星1觀測數據的GPS基準站2、用於自動行走並記錄數據的流動站3、將觀測數據發送給流動站3的無線電設備4、無線對接並控制流動站3的手持機5、用於將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的計算機6,所述GPS基準站2設有用於接收衛星1觀測數據的接收機7,所述無線電設備4發送觀測數據給流動站3,所述流動站3設有用於信號傳輸的通信模塊、用於測量和記錄數據的數據處理模塊、用於控制流動站的主控模塊、用於在管道8內行走的滾輪9和用於提供電源的鋰電池組,所述手持機5接收流動站3發送的測量數據,所述計算機6處理手持機5導出的測量數據。
流動站3在主控模塊的控制下,通信模塊接收無線電設備4發送的觀測數據用於定位,在自動行走過程中數據處理模塊測量並記錄管道8的數據,再將數據通過通信模塊發送到手持機5,整個過程由電源模塊則給流動站3提供電力。
本實施例中,在進行地下管線測量時,使用GPS測量可能接收不到信號,或者接收到信號,但一直處於浮動狀態無法固定,數據往往誤差較大。為了避免在封閉和有障礙物遮擋導致使用GPS測量時無法接收到信號,在GPS基準站2加裝負責手機信號接收和發送的基站子系統,流動站3和手持機5安裝手機卡,以加強在管道8作業中的無線傳輸信號,測量電纜管線距離可達3千米。
GPS測量適用於視野空曠、障礙物較少的地面測量,為了更好地接收到衛星1觀測數據,GPS基準站2設置於空曠地帶。
流動站3在電纜管線行走過程中,可以通過手持機5對其控制來更改設置參數,如設定行走速度、記錄時間間隔等。
為了提供工作電源,GPS基準站2和無線電設備4通過外接電池10供電。
為了方便流動站3在管道8內行走,流動站3為直徑80毫米、高度為300毫米的圓柱體。
流動站3外部設有八個用於在管道8內行走的滾輪9,八個滾輪9以流動站中心對稱設置在流動站3上。
為了適應在不同管道8管逕行走,滾輪9配置有可伸縮的支撐架11。
現場測量記錄好數據後,將手持機5的數據與計算機6連接,導出相應文件由計算機6自動處理,可自動將測量數據生成電纜管線的平面路徑圖和斷面圖,並可以與規劃批覆的管線路徑進行對比分析。
具體實施時,通過GPS基準站2接收衛星1觀測數據,無線電設備4發送觀測數據到流動站3,流動站3自動在管道內行走測量和記錄數據,並對接手持機5後將數據導出到計算機6進行分析和處理。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