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豫劇賈廷聚代表作有什麼,賈廷聚簡介

2023-10-05 15:02:14 1

  在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豫劇中,有著豫劇「鬚生泰鬥」美稱的人就是賈廷聚。賈廷聚更是豫劇唐派的代表演員之一,更是國家一級演員,其代表劇目更是數不勝數,出生在梨園世家的他更是從小就接受著豫劇的洗滌。

  那麼,本期豫劇文化一起了解豫劇賈廷聚代表作有什麼。

  賈廷聚,有豫劇「鬚生泰鬥」的美稱,生於1937年,祖籍河南省南樂縣。他10歲隨父學戲,11歲時入河北魏縣紅星劇社,師從張如嶺、谷信、張富相等。1954年加入南樂縣悅眾劇社,後轉入濬縣豫劇團,在此得著名豫劇大師唐喜成賞識,1962年收其為徒,成為豫劇唐派第二代掌門大弟子。1983年他被調入河南省豫劇二團任副團長兼書記後任省豫劇一團團長。

  1953年,由於「倒嗆」變聲,賈廷聚插班到河北魏縣大嚴屯學校讀高小。他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如果能夠一路讀下去,有望步入高等學府,前途無量。然而,他的父親卻做出超常之舉。

  父親極力反對賈廷聚讀書,聲稱如果兒子繼續讀書,他無力供養;相反,如果兒子繼續學戲,他將不遺餘力地支持。也許是父親早已看準了兒子在戲劇方面的發展潛力,日後可功成名就,才如此執拗,如此武斷,畢竟,知子莫如父啊。

  賈廷聚順從父親意願繼續他的粉墨生涯,後來加入南樂縣悅眾劇社。一年後,悅眾劇社劃歸濬縣領導,定名為濬縣豫劇二團。賈廷聚一直是團裡的主演,雖然年輕,卻很有威信,所以,22歲時就擔任了該團的團長兼黨支部書記。

  那年,縣裡保送他到河南省戲曲學校學習導演專業。回團後,他在自導自演的《嶽飛》、《文天祥》、《李闖王》、《千裡走單騎》等大戲中,扮演一號角色,在藝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唐喜成先生非常器重他這個得意弟子,親自傳授的《血濺烏紗》、《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拿手劇目。賈廷聚的表演藝術和聲腔藝術一改往日舊貌,令觀眾耳目一新。安陽地區的觀眾和同行們在驚喜之餘,給他冠以「蓋豫北」的雅號。

  賈廷聚是一個善於思索的演員,他不僅注重學習唐派藝術非同凡響的演唱技巧,而且在分析劇情、塑造人物、構建戲劇衝突和掌握角色的表演分寸上下功夫。他認識到,聲腔是塑造藝術形象的主要工具,演員演唱,不是單純地賣弄嗓音。

  為了唱而唱,而是要唱出自己的個性,唱出角色的性格,唱出聲腔的美感。因此,他在演出唐派的代表作《三哭殿》、《轅門斬子》時,就把自己聲腔的理解運用到戲曲實踐中,收到了氣壯山河、感人肺腑的良好效果。這類唱段,至今仍傳唱不息,已經成為豫劇唱段中的經典。

  代表作:《血濺烏紗》、《南陽關》、《嶽飛》、《轅門斬子》、《寇準背靴》、《劉公案》、《搜杜府》、《朱元璋斬婿》等劇目。

  【結束語】賈廷聚在豫劇上的成功在最初如果沒有父親的堅持,讓他去學習豫劇,或許他在現在也並沒有如此成功的成績。能夠擁有這樣的成績少不了的是父親的眼光以及老師的傾囊相教。

你可能也喜歡:


豫劇李樹建唱段,李樹建個人資料
三哭殿唱詞,豫劇三哭殿選段賞析
豫劇六大名旦排名,誰的藝術水平最高?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