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1:33:49 1
專利名稱: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部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於電瓶車和雙助力電動車的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
現有電瓶車的傳動裝置為軸傳動,傳動機構複雜,同時車輛的減振裝置一般為板簧或螺旋彈簧,避振效果不太理想,同時增加了底盤重量,使底盤很重,需要帶動的功率大,一般電瓶車的驅動電瓶在36伏以上,電瓶使用時間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服務行業中便於流動服務的雙助力電動車的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且使用鏈條傳動,後驅動,傳動靈活輕便,行駛平穩,耗電功率小,電瓶使用時間長。
本實用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由主要部件後輪,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及驅動裝置構成。所述的驅動裝置由24V電瓶驅動永磁直流減速電機由鏈條3帶動轉軸上鏈條輪8,再由差速齒輪7,驅動傳動軸5旋轉;固定在此軸上的齒輪9通過鏈條3驅使後輪1轉動。所述的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裝置,其膠體4固定在扭杆外套10和三角扭杆6之間,扭杆外套10的一端與差速齒輪7的外殼相連,三角扭杆6的一端與擺臂2相固定在一起,擺臂2與後輪1的傳動軸上的軸承固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其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是鏈條傳動,主驅動為後驅動並且採用膠體扭杆及擺臂式減振裝置,使底盤重量減輕了許多,採用該裝置的車行駛平穩、輕便、節能省電。
以下結合
,對本實用新型予以進一步說明。
圖1為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面圖。
從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鏈條輪8通過鏈條3將驅動電機的驅動力傳給差速輪7,帶動轉動軸5轉動,再由鏈條3拖動後輪1的傳動軸轉動,後輪1就能轉動起來去驅動前輪轉動。當車子顛跛時因後輪1轉動不平穩,導致擺臂2扭一角度,隨著三角扭杆6帶動的膠體4也扭一角度,因膠體4的彈性產生反作用力,抵抗車子顛跛產生的振動,故此減輕車子的振動。
權利要求1.一種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由主要部件後輪,減振裝置及驅動裝置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裝置由24V電瓶驅動永磁直流減速電機並由鏈條(3)帶動轉軸上鏈條輪(8),再由差速齒輪(7),驅動傳動軸(5)旋轉;固定在此軸上的齒輪(9)通過鏈條(3)驅使後輪(1)轉動,所述的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裝置,其膠體(4)固定在扭杆外套(10)和三角扭杆(6)之間,扭杆外套(10)的一端與差速齒輪(7)的外殼相連,三角扭杆(6)的一端與擺臂(2)相固定在一起,擺臂(2)與後輪(1)的傳動軸上的軸承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膠體扭杆擺臂式減振與主驅動裝置。其由膠體扭杆、擺臂減振裝置組成鏈條傳動、後驅動裝置組成。減輕了車輛底盤的重量,設計合理,布局緊湊,使用該底盤的電動車,行駛輕便、平穩、省電、事故率低、效益高、經濟實用。
文檔編號B60K17/04GK2433111SQ99257789
公開日2001年6月6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27日
發明者王曉衛, 曹英, 田志遠, 王 義, 王金 申請人:大同市華爾德商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