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2:41:05 3
專利名稱: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教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 背畳技術所謂擺就是一個能隨時間變化而周期性的往復來回變化的物 體,在物理教學中,居裡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通常在教 學中由於沒有一種專用的實驗裝置,而無法直觀的將居裡點的整個 實驗過程演示出來,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同學在學習中的實踐, 如果能設計一種能演示居裡點的實驗教具,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 題。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設計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它是由底座、電熱芯、 磁鐵、居裡片、固定塊、突起、彈簧、彈簧片和鋁套組成。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是在底座上安裝有電熱 芯,在電熱芯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鋁套,在鋁套上各固定有一塊磁 鐵,在電熱芯的一端的鋁套上安裝有彈簧,彈簧與固定塊相連,固 定塊上有一個突起,突起上固定有一塊居裡片,在電熱芯的另一端 上,在底座上安裝了一塊彈簧片,在彈簧片的頂端有一塊居裡片。本發明的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上安裝在突起上和彈簧片上的 居裡片的位置與鋁套上的磁鐵的位置相對。本發明的教具的是在低溫下磁鐵會將彈簧片和突起上的居裡片 吸住,而當電熱芯開始工作,通過鋁套對磁鐵進行加熱,並且熱量
也會傳遞到居裡片上,當溫度超過ll(TC時,電熱芯一端突起上的居裡片會失去磁性而被彈簧彈離鋁套上的磁鐵,而電熱芯另一端彈 簧片上的居裡片也會失去磁性,由於彈簧片的作用而彈離鋁套上的 磁鐵,當突起和彈簧片上的居裡片冷卻後又會恢復磁性又被磁鐵重 新吸住,本教具就會這樣被吸引與被彈開的不斷循環。本發明的教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由兩套不同結構的裝 置同時演示居裡片的實驗,既生動又直觀,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居 裡點實驗的意義。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圖l 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的結構示意圖l一底座、2—電熱芯、3 —磁鐵、4一居裡片、5 —固定塊、6 —突 起、7—彈簧、8—彈簧片、9一鋁套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它是由底 座l、電熱芯2、磁鐵3、居裡片4、固定塊5、突起6、彈簧7、彈 簧片8和鋁套9組成,是在底座1上安裝有電熱芯2,在電熱芯2 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鋁套9,在鋁套9上各固定有一塊磁鐵3,在電 熱芯2的一端的鋁套9上安裝有彈簧7,彈簧7與固定塊5相連, 固定塊5上有一個突起6,突起6上固定有一塊居裡片4,在電熱芯 2的另一端上,在底座1上安裝了一塊彈簧片8,在彈簧片8的頂端 有一塊居裡片4。本發明的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上安裝在突起6上和彈簧片8 上的居裡片4的位置與鋁套9上的磁鐵3的位置相對。本發明的教具的是在低溫下磁鐵3會將彈簧片8和突起6上的 居裡片4吸住,而當電熱芯2開始工作,通過鋁套9對磁鐵3進行 加熱,並且熱量也會傳遞到居裡片4上,當溫度超過ll(TC時,電 熱芯2 —端突起6上的居裡片4會失去磁性而被彈簧7彈離鋁套9 上的磁鐵3,而電熱芯2另一端彈簧片8上的居裡片4.也會失去磁 性,由於彈簧片8的作用而彈離鋁套9上的磁鐵3,當突起6和彈 簧片8上的居裡片4冷卻後又會恢復磁性又被磁鐵3重新吸住,本 教具就會這樣被吸引與被彈開的不斷循環。本發明的教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由兩套不同結構的裝 置同時演示居裡片的實驗,既生動又直觀,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居 裡點實驗的意義。
權利要求
1. 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底座(1)、電熱芯(2)、磁鐵(3)、居裡片(4)、固定塊(5)、突起(6)、彈簧(7)、彈簧片(8)和鋁套(9)組成,是在底座(1)上安裝有電熱芯(2),在電熱芯(2)的兩端各安裝有一個鋁套(9),在鋁套(9)上各固定有一塊磁鐵(3),在電熱芯(2)的一端的鋁套(9)上安裝有彈簧(7),彈簧(7)與固定塊(5)相連,固定塊(5)上有一個突起(6),突起(6)上固定有一塊居裡片(4),在電熱芯(2)的另一端上,在底座(1)上安裝了一塊彈簧片(8),在彈簧片(8)的頂端有一塊居裡片(4)。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其特徵在於安裝在 突起(6)上和彈簧片(8)上的居裡片(4)的位置與鋁套(9)上的 磁鐵(3)的位置相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教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演示居裡點的教具。它是由底座(1)、電熱芯(2)、磁鐵(3)、居裡片(4)、固定塊(5)、突起(6)、彈簧(7)、彈簧片(8)和鋁套(9)組成,本發明的教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由兩套不同結構的裝置同時演示居裡片的實驗,既生動又直觀,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居裡點實驗的意義。
文檔編號G09B23/06GK101211515SQ20061014871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30日
發明者力 於, 捷 李, 李嘉慧, 王嘉瑤, 黃曾新 申請人:上海市向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