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熨衣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5:22:00 1
專利名稱:家用熨衣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家庭用具。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穿著服飾的整潔越來越講究,熨衣工具應運進入家庭,目前家用熨衣工具主要是電熨鬥和熨衣板,操作時將衣物放置在熨板上,手持熨鬥壓著衣物運動,達到將衣物熨平展的效果,由於電熨鬥的有效面積小,工作效率較低,熨展過程中需向下施加一定的壓力,勞動強度大,工業化服裝廠使用的蒸汽加壓自動熨衣裝置,由於其結構較複雜,且需動力裝置,不適合於家庭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省力、工作效率較高的熨衣架以替代現有的家用熨衣工具。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途徑實現上述目的設置一水平放置的L型底座,底座的平面固定安放熨衣板,熨衣板的形狀可根據不同衣物熨燙部位更換,底座檔邊的工作面為一段圓板面,熨鬥設計成發熱板,內設電熱器和蒸汽發生器,發熱板的工作面積約為普通熨鬥的十幾倍,發熱板固定在一塊搖板上,搖板通過柱銷與底座檔邊聯接,柱銷位於底座檔邊的圓弧段內,搖板可以繞柱銷擺動實現發熱板與熨衣板的貼合與分離。底座檔邊工作面的圓弧面高度與搖板水平軸線等高,並在檔邊頂形成限位凸起,圓弧面與底座水平面可以是光滑連接,也可以是非光滑連接。搖板上設一巧妙的彈簧壓杆加力機構,彈簧壓杆的一端固聯一個丁字型聯接器,通過銷柱與搖板鉸連,另一端是與壓杆軸向滑動配合的丁字型滾輪聯接器,滾輪聯接器上裝有一對軸承滾輪,軸承滾輪始終與底座檔邊的圓弧工作面接觸,壓杆上繞置有予緊壓簧,底座圓弧面對滾輪的支反力,通過滾輪聯接器和壓簧,沿壓杆軸向作用在搖板的柱銷上,搬動壓杆手柄,滾輪沿底座檔邊圓弧面移動,從而改變彈簧壓杆對搖板的起矩方向和力矩大小,實現發熱板與熨衣板的貼合壓緊或分離。
本實用新型熨衣架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彈簧壓杆加力機構採用雙軸承滾輪,操作省力運動平穩,發熱板面積大,配備以自動控制的電熱器和蒸汽發生器,工作效率高,適合於家庭各種不同布料的衣物熨燙操作。
下面給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
圖1是熨衣架結構示意圖。
圖2是熨衣架工作狀態圖。
圖3是熨衣架工作狀態俯視圖。
結合圖面進一步詳述L形底座1水平放置,其上固定可更換的熨衣板2,底座的檔邊工作面是一段圓弧面3,圓弧面高與搖板4水平軸線齊,檔邊頂形成限位凸起,圓弧面與底座平面非光滑連接。發熱板5用螺釘緊固在搖板4上,搖板4被柱銷6鉸聯在底座檔邊上,柱銷6位於底座檔邊弧段內。搖板4上設有彈簧壓杆加力機構,壓杆7一端固聯丁字型聯接器8,被搖板柱銷9鉸連在搖板上,另一端是與壓杆軸向滑動配合的丁字型滾輪聯接器10,滾輪聯接器上裝有一對軸承滾輪11,壓杆7上繞置予緊壓簧12,壓簧迫使軸承滾輪始終與底座檔邊圓弧工作面接觸。操作過程當軸承滾輪位於A點位置時,底座支反力沿彈簧壓杆對搖板起矩為順時針方向,與發熱板和搖板的重力矩相反,適當的設置彈簧予緊力,使底座支反力矩大於發熱板重力矩,搖板自動抬起,將衣物放在熨衣板上;轉動彈簧壓杆手柄13,同時壓下搖板手柄14,軸承滾輪沿底座檔邊圓弧面移動到達6點位置時鎖定,底座檔邊支反力沿彈簧壓杆對搖板起矩為逆時針方向,與發熱板和搖板重力矩同向,使發熱板對放在熨衣板上的衣服貼緊加壓。
權利要求1.一種家用熨衣架,由發熱板和熨衣板兩部分組合而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平放置的l型底座(1),底座檔邊工作面是圓弧面(3)檔邊頂形成限位凸起,發熱板(5)用螺釘緊固在搖板(4)上,搖板(4)被柱銷(6)鉸聯在底座檔邊上,柱銷(6)位於底座檔邊的圓弧段內,搖板(4)上還鉸連彈簧(12)、壓杆(7)和滾輪(11)組成的加力機構,熨衣板(2)固定在底座水平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熨衣架,其特徵在於彈簧壓杆加力機構中壓杆(7)一端固聯丁字型聯接器(8),聯接器(8)被搖板柱銷(9)鉸連在搖板上,另一端是與壓杆軸向滑動配合的丁字型滾輪聯接器(10),滾輪聯接器上裝有一對軸承滾輪(11),滾輪與底座檔邊圓弧工作面接觸,壓杆(7)上還繞置予緊壓簧(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熨衣架,其特徵在於底座檔邊圓弧面(3)高度與搖板(4)水平軸線等高,圓弧面與底座平面非光滑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熨衣架,其特徵在於發熱板內設置自動控制的電熱器和蒸汽發生器。
專利摘要家用熨衣架,用一個水平放置的L形底座將發熱板和熨衣板組合在一起,發熱板內設電熱器和蒸汽發生器,搖板被柱銷鉸連在底座擋邊上,搖板上設有彈簧壓杆,其一端用柱銷與搖板鉸連,另一端設有一對軸承滾輪,與底座擋邊的圓弧工作面接觸,圓弧工作面對滾輪的支反力通過彈簧沿壓杆軸向作用於搖板上的柱銷,滾輪與底座擋邊圓弧面不同的接觸位置,將對搖板的起矩方向和力矩大小產生影響,以實現發熱板與熨衣板的貼合壓緊或分離。
文檔編號D06F71/02GK2257828SQ9620300
公開日1997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12日
發明者張斌, 趙為民, 何革新, 賀慧萍 申請人: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