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0:08:00 2
專利名稱: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尤指一種超薄型的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
如圖8所示,一般常見的步進馬達,只要一通電便會產生動作,並可根據客戶指定的要求動作,控制速度及角度或停止轉動,因此,步進馬達常用於VCD、DVD及相機等高功能的產品上。習用的步進馬達是在外殼100內,容置二重疊的線軸200、300,二線軸200、300的中心軸孔內貫穿一中心軸杆400,再罩蓋上頂板500,組成超薄型步進馬達。由於該馬達的二線軸200、300是利用灌模的方式將二線軸200、300一體成型,故單一線圈損壞時,無法修護或更換,必須整組線圈丟棄,因此相當浪費,且增加成本;且該一體成型的線圈組精密度不高,非理想的步進馬達。
鑑於上述原因,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該步進馬達利用卡固方式將上、下線軸組合;該上、下線軸兩端的墊片又可以利用卡固方式結合,成為一可拆卸、卡固的線軸組合;當某一線軸故障或瑕疵時,可進行維修或更換,節省成本,降低不良率。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精密度高、可確保馬達優良品質的步進馬達。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該步進馬達中心軸杆的中心杆通過馬達上、下線軸內的極齒同心定位,使步進馬達可穩定地以同心接觸點為中心精確定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設計方案一種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包括殼體、上線軸、下線軸、中心軸杆及蓋板等構件;所述殼體單邊開口、底端有一中心孔、側面具有一缺口;所述上、下線軸的中心繞有銅線,所述上、下線軸疊合後容置於所述殼體內,上、下線軸的二導電端由所述殼體的缺口伸出;所述中心軸杆的中心杆伸入上、下線軸的中心槽孔內,其底端直杆貫穿所述殼體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軸杆頂端的直杆套置於蓋板的中心軸孔內,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線軸的上、下端分別設有一墊片;該墊片上具有梢孔可分別緊密地套置在上、下線軸的凸梢上;上線軸底端的下墊片上設有卡柱與柱孔,分別與下線軸頂端墊片的柱孔與卡柱相卡合;所述上、下線軸間以卡固方式結合;所述線軸的上、下墊片以卡固方式結合。
所述中心軸杆的中心杆同心定位於上、下線軸極齒內。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外觀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分解平面剖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組合平面剖視圖。
圖5本實用新型上、下線軸組合外觀圖。
圖6本實用新型上線軸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組合時另一平面剖視圖。
圖8為常見步進馬達平面剖視圖。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殼體1、上線軸2、下線軸3、中心軸杆4及蓋板5等構件組合;其中殼體1為一單邊開口的金屬殼,其底端有一中心孔11(如圖3)、側面具有一缺口12,上、下線軸2、3為上、下疊合、結構相同的線圈,在線軸2、3中心分別纏繞有銅線21、31以產生電感,而每一卷銅線21、31的兩端線頭分別焊接至二導電端22、32,該上、下線軸2、3中心槽孔內分別具有若干極齒23、33,利用該極齒23、33的停格以控制步進馬達的速度及角度或停止轉動,上、下線軸2、3可疊合地置於殼體1內,其中二導電端22、32則由殼體1的缺口12端伸出;中心軸杆4的中心杆41可伸入上、下線軸2、3的中心槽孔內,其底端的直杆42可貫穿殼體1的中心孔11,中心軸杆4的中心杆41頂端的直杆42被蓋板5的中心軸孔51套置,從而組合成圖1所示的超薄迷你步進馬達者,其主要特徵在於上、下線軸2、3的軸體上、下端分別設有可拆卸、組合的絕緣墊片(如圖6所示),其中上線軸2的上、下端墊片24、25上分別具有一個以上的梢孔241,再配合圖2和圖3所示,該梢孔241可分別緊密地套置在上線軸2上的凸梢26、27上,使上、下墊片24、25與上線軸2卡固定位;同樣地,下線軸3上、下端絕緣墊片34、35上分別具有一個以上的梢孔可分別套置在下線軸3上的凸梢36、37上,使上、下墊片34、35與下線軸3卡固定位。
上線軸2底端的下墊片25上設有一卡柱251及一柱孔252,而下線軸3頂端的上墊片34上設有一柱孔341及一卡柱342與之對稱,以便將上、下線軸2、3相互卡合固定。
在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心軸杆4貫穿上軸承6、蓋板5、上、下線軸2、3及下軸承7,中心軸杆4的中心軸41同時通過上、下線軸內的極齒23、33的組立同心定位,可穩定地以同心接觸點為中心精確定位。
由於本實用新型上、下線軸2、3是採用卡合的方式固定,以及上、下線軸2、3上、下端的絕緣墊片皆採取卡固的固定方式,故本實用新型可以拆卸與組合(目前,常見的步進馬達上、下線軸是灌模一體成型,固定死的,組合後無法拆卸),因此,當某一線軸為瑕疵品或故障品時,皆可拆卸、更換,節省成本,減少不良率發生(目前,常見的步進馬達某一線軸故障時,皆必須整個上、下線軸全部換新);再者,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卡合的方式固定上、下線軸,故其精密度足高(目前,常見的步進馬達線軸採種灌模一體成型方式組合,有死角,精密度不夠)。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組裝加工容易,有單片線軸損壞時可更換,並可維修,節省成本並降低不良率發生,更因為其精密度高,因而可提高VCD、DVD或相機等高功能產品的品質,其實用功效高。
權利要求1.一種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包括殼體、上線軸、下線軸、中心軸杆及蓋板等構件;所述殼體單邊開口、底端有一中心孔、側面具有一缺口;所述上、下線軸的中心繞有銅線,所述上、下線軸疊合後容置於所述殼體內,上、下線軸的二導電端由所述殼體的缺口伸出;所述中心軸杆的中心杆伸入上、下線軸的中心槽孔內,其底端直杆貫穿所述殼體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軸杆頂端的直杆套置於蓋板的中心軸孔內,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線軸的上、下端分別設有一墊片;該墊片上具有梢孔可分別緊密地套置在上、下線軸的凸梢上;上線軸底端的下墊片上設有卡柱與柱孔,分別與下線軸頂端墊片的柱孔與卡柱相卡合;所述上、下線軸間以卡固方式結合;所述線軸的上、下墊片以卡固方式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軸杆的中心杆同心定位於上、下線軸極齒內。
專利摘要一種步進馬達的改良結構,位於步進馬達殼體內部、中心軸杆外環的上、下線軸採用卡固的方式結合,即上、下線軸的上、下端墊片上具有梢孔套置固定在上、下線軸的凸梢上,另上線軸的下墊片上具有卡柱與柱孔,可分別與下線軸上墊片上所具有的柱孔與卡柱相卡合;利用卡固組裝方式,在單片線軸損壞時,可進行維修及更換,不須整組線軸丟棄,因而節省成本、降低不良率。
文檔編號H02K3/46GK2417629SQ0023392
公開日2001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28日
發明者曾照章 申請人: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