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9:01:45 2
專利名稱: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車削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屬於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可攜式車削加工設備都是針對加工法蘭端面,凹槽和管道接ロ進行設計的,受結構的限制,不適合對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磨損修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可攜式加工設備都是針對加工法蘭端面,凹槽和管道接ロ進行設計的,受結構的限制,不適合對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磨損修復的問題,提出一種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所述的裝置包括蝸輪殼、蝸輪、蝸輪壓蓋、軸承殼體、軸承ニ、端蓋、加強套、內套、懸臂梁、壓蓋一、蝸杆、軸承一、聯軸器一、壓蓋ニ、離合器總成、聯軸器ニ、刀架總成、絲杆、軸承座、軸承三、強カ電機、齒輪軸、聯軸器三、走刀電機、端蓋三及溜板,蝸輪殼內裝有蝸輪,蝸輪與蝸杆嚙合,蝸杆上裝有軸承一,聯軸器一與蝸杆的一端連接,壓蓋ニ套設在聯軸器一的外部,壓蓋ニ與聯軸器一之間設有空隙,壓蓋ニ與蝸輪殼連接,蝸杆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一與強力電機連接,壓蓋一與蝸杆的另一端相鄰設置,壓蓋一與蝸輪殼連接,軸承ニ固定套裝在內套上,蝸輪壓蓋套裝在內套上並設置在蝸輪與軸承ニ之間,蝸輪與蝸輪壓蓋連接,軸承ニ置於軸承殼體內,蝸輪壓蓋與軸承殼體連接,軸承殼體與端蓋連接 ,加強套置於內套與端蓋之間,懸臂梁的一端與軸承殼體的外側壁固定連接,懸臂梁為空腔結構,走刀電機固定在懸臂梁的空腔內,走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三與齒輪軸的一端連接,齒輪軸的另一端與離合器總成連接,離合器總成通過聯軸器ニ與絲杆的一端連接,絲杆設置在軸承座上,絲杆與軸承座之間裝有軸承三,軸承座設置在溜板上,軸承座與端蓋三連接,溜板與懸臂架連接,刀架總成與絲杆螺紋連接,刀架總成滑動設置在溜板上。所述的溜板與懸臂梁靠近軸承座的一端蓋裝有燕尾壓蓋。所述的溜板與懸臂梁通過定位銷連接。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是針對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磨損修復設計的,由於大型軸類轉動零件不易於運輸、拆卸,利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可以實現現場加工,方便、快捷、成本低,使大型軸類轉動零件磨損處恢復使用功能。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找正方便,車削軸端,適合現場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修復,可加工直徑為100 200mm的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
圖1表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0010]圖2表示的是圖1的俯視圖。圖中蝸輪殼1、蝸輪2、蝸輪壓蓋3、軸承殼體4、軸承ニ 5、端蓋6、加強套7、內套8、懸臂梁10、壓蓋一 12、蝸杆13、軸承一 14、聯軸器一 15、壓蓋ニ 16、離合器總成18、聯軸器ニ 19、刀架總成20、絲杆21、軸承座22、軸承三23、強カ電機25、齒輪軸26、定位銷27、聯軸器三28、走刀電機29、燕尾壓蓋30、端蓋三31、溜板32。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所述的裝置包括蝸輪殼1、蝸輪2、蝸輪壓蓋3、軸承殼體4、軸承ニ 5、端蓋6、加強套7、內套8、懸臂梁10、壓蓋一 12、蝸杆13、軸承一 14、聯軸器一 15、壓蓋ニ 16、離合器總成18、聯軸器ニ 19、刀架總成20、絲杆21、軸承座22、軸承三23、強カ電機25、齒輪軸26、聯軸器三28、走刀電機29、端蓋三31及溜板32,蝸輪殼I內裝有蝸輪2,蝸輪2與蝸杆13嚙合,蝸杆13上裝有軸承ー 14,聯軸器一 15與蝸杆13的一端連接,壓蓋ニ 16套設在聯軸器一 15的外部,壓蓋ニ 16與聯軸器一15之間設有空隙,壓蓋ニ 16與蝸輪殼I通過螺栓連接,蝸杆13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一 15與強カ電機25連接,壓蓋ー 12與蝸杆13的另一端相鄰設置,壓蓋ー 12與蝸輪殼I通過螺栓連接,軸承ニ 5固定套裝在內套8上,蝸輪壓蓋3套裝在內套8上並設置在蝸輪2與軸承ニ5之間,蝸輪2與蝸輪壓蓋3通過螺栓連接,軸承ニ 5置於軸承殼體4內,蝸輪壓蓋3與軸承殼體4通過螺栓連接,軸承殼體4與端蓋6通過螺栓連接,加強套7置於內套8與端蓋6之間,懸臂梁10的一端與軸承殼體4的外側壁固定連接,懸臂梁10為空腔結構,走刀電機29固定在懸臂梁10的空腔內,走刀電機29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三28與齒輪軸26的一端連接,齒輪軸26的另一端與離合器總成18連接,離合器總成18通過聯軸器ニ 19與絲杆21的一端連接,絲杆21設置在軸承座22上,絲杆21與軸承座22之間裝有軸承三23,軸承座22設置在溜板32上,軸承座22與端蓋三31通過螺栓連接,溜板32與懸臂架10連接,刀架總成20與絲杆21螺紋連接,刀架總成20滑動設置在溜板32上;所述的溜板32與懸臂梁10靠近軸承座22的一端蓋裝有燕尾壓蓋30 ;所述的溜板32與懸臂梁10通過定位銷27連接。加工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時,通過內套8兩側的雙支撐面,八個螺栓把整個設備裝卡軸端(或軸端輔助裝卡軸上),強力電機25和走刀電機29工作,由強力電機25驅動,經蝸輪2、蝸杆13減速,帶動刀架總成20旋轉;由走刀電機29驅動,經離合器總成18、聯軸器ニ 19帶動絲杆21轉速,從而帶動刀架總成I實現軸向進給,對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進行切削加工。離合器總成18有三個齒輪,通過中間齒輪分別和兩側齒輪嚙合實現手動和自動離合。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裝置包括蝸輪殼(I)、蝸輪(2)、蝸輪壓蓋(3)、軸承殼(4)、軸承二 (5)、端蓋(6)、加強套(7)、內套(8)、懸臂梁(10)、壓蓋一(12)、蝸杆(13)、軸承一(14)、聯軸器一(15)、壓蓋二(16)、離合器總成(18)、聯軸器二 (19)、刀架總成(20)、絲杆(21)、軸承座(22)、軸承三(23)、強力電機(25)、齒輪軸(26)、聯軸器三(28)、走刀電機(29)、端蓋三(31)及溜板(32),蝸輪殼(I)內裝有蝸輪⑵,蝸輪⑵與蝸杆(13)嚙合,蝸杆(13)上裝有軸承一(14),聯軸器一(15)與蝸杆(13)的一端連接,壓蓋二(16)套設在聯軸器一(15)的外部,壓蓋二(16)與聯軸器一(15)之間設有空隙,壓蓋二(16)與蝸輪殼(I)連接,蝸杆(13)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一(15)與強力電機(25)連接,壓蓋一(12)與蝸杆(13)的另一端相鄰設置,壓蓋一(12)與蝸輪殼(I)連接,軸承二(5)固定套裝在內套(8)上,蝸輪壓蓋(3)套裝在內套(8)上並設置在蝸輪(2)與軸承二(5)之間,蝸輪(2)與蝸輪壓蓋(3)連接,軸承二(5)置於軸承殼體(4)內,蝸輪壓蓋⑶與軸承殼體⑷連接,軸承殼體⑷與端蓋(6)連接,加強套(7)置於內套⑶與端蓋(6)之間,懸臂梁(10)的一端與軸承殼體(4)的外側壁固定連接,懸臂梁(10)為空腔結構,走刀電機(29)固定在懸臂梁(10)的空腔內,走刀電機(29)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三(28)與齒輪軸(26)的一端連接,齒輪軸(26)的另一端與離合器總成(18)連接,離合器總成(18)通過聯軸器二(19)與絲杆(21)的一端連接,絲杆(21)設置在軸承座(22)上,絲杆(21)與軸承座(22)之間裝有軸承三(23),軸承座(22)設置在溜板(32)上,軸承座(22)與端蓋三(31)連接,溜板(32)與懸臂架(10)連接,刀架總成(20)與絲杆(21)螺紋連接,刀架總成(20)滑動設置在溜板(32)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溜板(32)與懸臂梁(10)靠近軸承座(22)的一端蓋裝有燕尾壓蓋(3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溜板(32)與懸臂梁(10)通過定位銷(27)連接。
專利摘要可攜式現場車削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裝置。屬於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可攜式加工設備受結構限制,不適合對大型軸類轉動零件軸端磨損修復問題。蝸輪與蝸杆嚙合,蝸杆上裝有軸承一,聯軸器一與蝸杆連接,蝸杆通過聯軸器一與強力電機連接,軸承二固定套裝在內套上,蝸輪壓蓋設置在蝸輪與軸承二之間,懸臂梁與軸承殼體固定連接,走刀電機固定在懸臂梁的空腔內,走刀電機通過聯軸器三與齒輪軸連接,齒輪軸通過離合器總成及聯軸器二與絲杆連接,絲杆設置在軸承座上,絲杆與軸承座之間裝有軸承三,軸承座設置在溜板上,溜板與懸臂架連接,刀架總成與絲杆螺紋連接,刀架總成滑動設置在溜板上。本實用新型用於現場對大型軸類零件軸端磨損修復。
文檔編號B23B5/08GK202861411SQ20122061633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馬雲蛟, 孫麗穎, 姜濤, 孫麗傑, 王麗豔 申請人: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維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