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散拉伸防滑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7:36:30 1
專利名稱:放散拉伸防滑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道軌放散拉伸用的防滑器。
目前鐵路無縫線路的道軌,由於季節氣溫的變化,會發生變形,需要養路作業人員在限定很短時間內,將道軌放散拉伸。其作業方式有的是將道軌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拉伸器直接拉伸,也有的是將道軌一端用拉伸器卡住並拉伸的同時,另一端還需要用撞軌器進行輔助撞軌。公開使用的拉伸器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是直接拉伸時,當拉力達到80噸時,拉伸器對道軌的夾卡經常發生滑動;輔助撞軌時,拉伸器對道軌的夾卡因受振而鬆動;均造成了延誤工期,影響列車正常運營且道軌放散質量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放散拉伸防滑器,它能有效地解決拉伸器作業過程中對道軌夾卡牢固,拆裝快捷且不怕輔助撞軌。
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整體呈冂形的本體,兩分支腰部各制有開口朝內、結構對稱且帶有摩擦斜底面的導槽,導槽下方各制有分置於同一個中心線上能穿過螺栓的通孔,且本體頂中制有能裝頂軌螺絲的絲孔,本體導槽內各裝有一個以斜邊為摩擦面的直角三角形且對稱的斜鐵,斜鐵的摩擦面與本體導槽的摩擦斜底面構成摩擦副。
所說的摩擦副,可以由本體導槽制有平面摩擦斜底面,與制有相應摩擦面的斜鐵構成。
所說的摩擦副,也可以由本體導槽制有燕尾形摩擦斜底面,與制有相應摩擦面的斜鐵構成。
實用新型的優點實驗結果表明直接拉伸拉力達80噸或者還同時進行輔助撞軌時,對道軌夾卡未產生滑動或鬆動,拉伸量為200~230毫米僅用5~7分鐘;結構簡單,容易製造,可配合現有各型號拉伸器直接使用。
圖1是一种放散拉伸防滑器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I-I剖面(即平面式摩擦副)圖;圖3是燕尾式摩擦副的主視局部圖。
下面結合圖1~3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本裝置包括整體基本呈冂形用鑄鐵材料製成的本體1,兩分支腰部各制有一個開口朝內,結構對稱的導槽,導槽制有整體呈矩形平面的摩擦斜底面4,即導槽的上、下兩側面為直角梯形。導槽下方各制有分置於同一個中心線上能穿過螺栓7的通孔,螺栓伸出本體外的部分上,旨在便於操作,可以加裝套墊6後再旋裝螺母5,也可以選用加長螺母。本體頂中與螺栓相垂直方向制有一個絲孔,其內裝有能頂著道軌頂面的頂軌螺絲2。本體的導槽內各裝有一個以斜邊為摩擦面的基本呈直角三角形且對稱的斜鐵3,它們的斜邊製成整體呈矩形平面摩擦面,與本體1的導槽的摩擦斜底面4構成摩擦副,斜鐵以優質鋼製成並具有合適的硬度。
本裝置的另一個實施方案與前述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所說的摩擦副,如圖3所示本體1a的導槽制有燕尾形摩擦斜底面8,與制有相應摩擦面的斜鐵3a構成另一種摩擦副。
本裝置的工作情況,按常規的方式裝好拉伸器,將本裝置置於被予拉伸道軌端部拉伸器的裡側,且本體導槽的窄開口貼靠拉伸器橫架騎上道軌。裝上軌底的那支螺栓7及相關件,旋緊頂軌螺絲2,對道軌輔助卡緊。打緊斜鐵,即呈圖1所示狀態。開動拉伸器,拉伸器的橫架推著本體拉伸道軌,隨著道軌的拉伸過程斜鐵相對本體滑動,故兩個斜鐵的直角邊能牢牢夾卡住道軌腰部,且越拉越緊。作業完畢,拆除拉伸器,退出斜鐵,鬆開頂軌螺絲械掉螺栓和本體,全套裝置備用。
權利要求1.一种放散拉伸防滑器,由本體、斜鐵、頂絲和螺栓副等組成,其特徵是整體呈ㄇ形的本體,兩分支腰部各制有開口朝內、結構對稱且帶有摩擦斜底面的導槽,導槽下方各制有分置於同一中心線上能穿過螺栓(7)的通孔,且本體頂中制有能裝頂軌螺絲(2)的絲孔;本體導槽內各裝有一個以斜邊為摩擦面的直角三角形且對稱的斜鐵,斜鐵的摩擦面與本體導槽的摩擦斜底面構成摩擦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器,其特徵是所說的摩擦副,可以由本體(1)導槽制有平面摩擦斜底面(4),與制有相應摩擦面的斜鐵(3)構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器,其特徵是所說的摩擦副,也可以由本體(1a)導槽制有燕尾形摩擦斜底面(8),與制有相應摩擦面的斜鐵(3a)構成。
專利摘要鐵路道軌放散拉伸用的防滑器。它是整體呈ㄇ形的本體,腰部各制開口朝內、對稱且帶有摩擦斜底面的導槽,其下方各制分置於同一個中心線上能穿過螺栓的通孔,本體頂中制能裝頂軌螺絲的絲孔;導槽內各裝一個以斜邊為摩擦面的直角三角形且對稱的斜鐵,斜鐵的摩擦面與導槽的摩擦斜底面構成摩擦副。經實驗結果表明拉力達80噸或還輔助撞軌時,對道軌夾卡未產生滑動或鬆動,拉伸量200~300毫米,用5~7分鐘;結構簡單,配合各型拉伸器均可使用。
文檔編號E01B33/00GK2198304SQ9421335
公開日1995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4年6月7日 優先權日1994年6月7日
發明者周懷軍, 張汝和, 範延友, 孫樹路 申請人:周懷軍, 張汝和, 範延友, 孫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