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拉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7:30:10 4
專利名稱:頸椎拉伸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健或醫療器械,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頸椎拉伸裝置,該裝置可
以安裝在座椅靠背上,並與座椅靠背成為一體,特別適合從事久坐工作的司機或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家庭使用。
背景技術:
據相關報導,長期從事久坐工作的人群中,30歲以上患頸椎病的比例達21%,40歲以上患頸椎病的比例達30%, 50歲以上患頸椎病的比例達60%以上,可見在日常的工作中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顯的尤為重要。但是此類慢性病的防治一般需要的是經常性的訓練。而現有技術的各類機械通常都比較笨重、複雜,不宜隨意搬動,無法滿足人們隨時隨地使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頸椎拉伸裝置,該裝置可以與各類帶靠背的家具組合使用,可以滿足人們在家居、辦公時隨時隨地的實現保健、治療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本實用新型包括拉伸機構和固定機構,所述拉伸機構包括固定在主支架1的圓錐主動齒輪3、圓錐被動齒輪4、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螺杆母11,並圓錐主動齒輪3、圓錐被動齒輪4嚙合,圓錐被動齒輪4套接在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的下部,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與螺杆母11配合;所述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承架2及其上連接的固定帶14,拉伸機構與固定機構之間通過主支架1連接;在圓錐主動齒輪3的軸7上設置有搬手9 ;支承架2的上端部呈彎曲狀,近似於90 的折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操作、使用靈活,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固定的諸如椅子等家具或固定裝置上即可方便使用,特別使用於辦公室工作人員,即可滿足頸椎病患者治療的需要,同時也可起到提前預防的保健作用。[0006]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0008] 附圖2為附圖l側視圖;[0009] 附圖3為附圖l俯視圖;[0010] 如附圖1-3示,附圖中的總參考標誌1-20分別表示為主支架1、支承架2、圓錐主動齒輪3、圓錐被動齒輪4、軸承座5、軸承6、圓錐主動齒輪軸7、快速扳手9、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螺杆母11、主支架套12、支架橫杆13、固定帶14、固定螺母15、主支架固定片16、固定銷17、固定帶環19、主支架螺栓20。 本實施例包括拉伸機構和固定機構,其中拉伸機構由主支架1、圓錐主動齒輪3、
3圓錐被動齒輪4、軸承座5、主動圓錐齒輪軸承座外套焊接在主支架上成為一體,軸承6、圓錐主動齒輪軸7、固定螺母8、快速扳手9、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螺杆母11、主支架套12導向在圓錐主被動齒輪的驅動下,支承架2縱向上下移動;主支架固定螺栓20焊接在主支架1下端處,主支架固定銷17焊接在主支架上端處。若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椅子上,安裝時主支架固定螺栓與座椅靠背下端固定,固定銷17與座椅靠背上端的專用固定銷固定片16接合即可。上述的固定機構包括固定帶14、橫杆13、固定帶環19,其兩端分別通過固定螺栓15連接有固定帶環19,固定帶14的兩端分別套在固定帶環19內。在實施使用時,使用者正常坐在座位上,將固定帶14掛在面部下額,搬動快速扳手9通過圓錐主動齒輪軸7帶動圓錐主被動齒輪3、4,可正反轉動,圓錐被動齒輪4帶動螺杆10,支承架2下端的螺母11,同時可正反轉動,實現支承架上下運動伸縮。 雖然以上已經參照附圖對按照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構思和實施例作了詳盡說明,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沒有脫離權利要求限定範圍的前提條件下,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進和變換,而這種改進和變換仍然應當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頸椎拉伸裝置,包括拉伸機構和固定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拉伸機構包括固定在主支架(1)的圓錐主動齒輪(3)、圓錐被動齒輪(4)、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螺杆母(11),並圓錐主動齒輪(3)、圓錐被動齒輪(4)嚙合,圓錐被動齒輪(4)套接在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的下部,圓錐被動齒輪螺杆(10)與螺杆母(11)配合,所述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承架(2)及其上連接的固定帶(14),拉伸機構與固定機構之間通過主支架(1)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頸椎拉伸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圓錐主動齒輪(3)的軸(7)上設置有搬手(9)。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頸椎拉伸裝置,其特徵在於,支承架(2)的上端部呈彎曲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保健或醫療器械,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頸椎拉伸裝置,該裝置可以安裝在座椅靠背上,並與座椅靠背成為一體,特別適合從事久坐工作的司機或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家庭使用。本實用新型包括拉伸機構和固定機構,所述拉伸機構包括相對於固定機構可以上下伸縮,並通過齒輪傳動系統,使上下伸縮的速度緩慢同時還便於隨時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操作、使用靈活,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固定的諸如椅子等家具或固定裝置上即可方便使用,特別使用於辦公室工作人員,既可滿足頸椎病患者治療的需要,同時也可起到提前預防的保健作用。
文檔編號A61F5/045GK201481616SQ20092031669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7日
發明者王韻虹 申請人:王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