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線用太空豆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7:04:55
專利名稱:分線用太空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分線用太空豆,特別是一種可供子線穿設並防止子線相互纏結的分線用太空豆。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在釣魚時,為了提高釣到魚的機會,或是想要同時使用不同餌食以釣取不同魚種時,使用者會使用一現有魚鉤組9,其中將一母線91以一連接件92連接二子線93,並於該二子線93相對於該母線91的另一端分別設有一魚鉤94,再於該魚鉤94上設置餌食,以吸引魚群;然而,二子線93卻容易因為水流而相互纏結,而導致垂釣效果不佳。請參照圖2所示,目前市面上販售一種可防止魚線相互纏繞的現有分線器8,該現有分線器8具有一第一分線件81及一第二分線件82,該第一分線件81的一端與該第二分線件82的一端相互連接以形成一尖部83,該第一分線件81設有貫穿相對二端的一第一穿孔811,該第一穿孔811遠離於該尖部83的一端形成一開口 812,該第二分線件82設有貫穿相對二端的一第二穿孔821,該第二穿孔821遠離於該尖部83的一端形成一開口 822,又,該尖部83設有一開口 831,該開口 831連通該第一穿孔811及該第二穿孔821。該現有分線器8另具有一第一束線84及一第二束線85,該第一束線84穿設於該第一穿孔811,且該第一束線84的一端穿伸出該尖部83的開口 831以形成一細線圈841,該第二束線85穿設於該第二穿孔821,且該第二束線85的一端同樣穿伸出該尖部83的開口 831以形成一細線圈851。續參照圖3所示,現有分線器8供具有相對的第一端861及第二端862的子線86進行分線作業時,使用者可將該子線86以該第一端861穿設於該第一束線84的細線圈841,再將該現有分線器8自第一束線84沿細線圈841的方向拉出,使該第一束線84自該第一穿孔811的開口 812脫離該現有分線器8,即可使該子線86的第一端861穿伸出現有分線器8的第一分線件81。請參照圖4所示,接著,使用者將該子線86的第二端862穿設於該第二束線85的細線圈851。續參照圖5所示,再將該第二束線85沿細線圈851的方向拉出,使該第二束線85自該第二穿孔821的開口 822脫離該現有分線器8,即可使該子線86的第二端862穿伸出現有分線器8的第二分線件82,且該子線86於該尖部83的開口 831形成一環圈863。請參照圖6所示,該子線86的第一端861及第二端862可分別設置有魚鉤87,且該子線86的環圈863可以一連接件88與一母線89連接。然而,由於該現有分線器8的第一穿孔811及第二穿孔821孔徑較小,雖然可佐以該第一束線84及第二束線85完成該子線86的分線作業,然而,對於使用者而言,該子線86的分線作業過程中的二次的穿線動作勢必使得前置準備的時間拉長,對於急於展示釣魚身手的使用者而言,實為不便,導致使用便利性不佳,據此,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分線用太空豆,使用者於使用時,僅需進行一次穿線,即可快速且便利地完成子線的分線作業,以節省前置準備的時間。為達到前述創作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包含有:一種分線用太空豆,具有相對的二端,該分線用太空豆設有一穿孔,該穿孔貫穿該分線用太空豆的相對二端,以分別形成一開口,該分線用太空豆設有一缺口,該缺口位於該二開口之間且連通該穿孔。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中,該分線用太空豆的外周面較佳設有一結合部。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中,該結合部較佳是對位於該缺口。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中,該結合部較佳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連接部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分別連接該缺口的二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由於具有貫穿該相對二端的一穿孔及連通該穿孔的一缺口,使用時,穿設於該穿孔的子線於該缺口形成一裸露段,使用者可將該裸露段以工具挑起以形成一環圈,因此,使用者可以用較少的步驟完成該分線的設置,進而可達成節省前置準備的時間的功效。
圖1:現有技術於一連接件上穿設二子線的使用示意圖。圖2:現有分線器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一。圖3:現有分線 器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二。圖4:現有分線器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三。圖5:現有分線器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四。圖6:現有分線器的使用示意圖。圖7: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一。圖8: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二。圖9: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穿線過程示意圖之三。圖10: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圖11: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本實用新型〕I 分線用太空豆11 穿孔111 開口112 開口12 缺口13結合部131第一連接部132第二連接部2 束線21細線圈3 子線[0038]31第一端32第二端33裸露段34環圈4工具5連接件6母線7魚鉤〔現有技術〕8分線器81第一分線件811第一穿孔812開口82第二分線件821第二穿孔822 開口83尖部831 開口84第一束線841細線圈85第二束線851細線圈86子線86 1第一端862第二端863 環圈87魚鉤88連接件89母線9魚鉤組91母線92連接件93子線94魚鉤。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分線用太空豆I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該分線用太空豆I具有相對的二端,該分線用太空豆I設有一穿孔11,該穿孔11貫穿該分線用太空豆I的相對二端,以分別形成一開口 111、112,該分線用太空豆I設有一缺口 12,該缺口 12位於該二開口 111、112之間,且該缺口 12連通該穿孔11。該分線用太空豆I於使用之前,使用者可預先設置一束線2,該束線2穿設於該穿孔11,該束線2於該分線用太空豆I具有一細線圈21,該細線圈21位於該分線用太空豆I的其中一開口 111外部。續參照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I於進行分線作業時,可另準備一子線3,該子線3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使用者將該子線3的第一端31穿設於該細線圈21。參照圖8所示,使用者可沿細線圈21的方向,將該分線用太空豆I自該束線2上拉出,使該束線2自開口 112脫離該分線用太空豆1,此時,該子線3的第一端31自該開口111穿入,再經由該穿孔11穿伸出另一開口 112 ;並且,由於該穿孔11連通該缺口 12,該子線3於該缺口 12處形成一裸露段33,該裸露段33位於該子線3的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之間。請參照圖9所示,使用者可以工具4 (例如尖嘴鉗)將該子線3的裸露段33拉出(以圖示方向而言,即向上拉出),使該裸露段33形成一環圈34 (如圖10)。請參照圖10所示,使用者可將該環圈34連接一連接件5 (如可將該環圈34鉤設於該連接件5的掛勾),該連接件5未連接該環圈34的一端則連接一母線6,該子線3的相對二端31、32分別設置一魚鉤7,以完成該子線的分線作業。此外,請參照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I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該分線用太空豆I的外周面較佳可凸設一結合部13,該結合部13位於該二開口 111、112之間,且該結合部13用以固接於該連接件5,以提高該分線用太空豆I與該連接件5的結合強度;該結合部13較佳與該分線用太空豆I以一體成型的方式結合,該結合部13對位於該缺口 11,且該結合部13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連接部131及一第二連接部132,該第一連接部131及第二連接部132分別連接該缺口 11的二側。藉此,該子線3的環圈34可進一步與該結合部13同時結合於該連接件5的一端(如將該環圈34與該結合部13同時鉤設於該連接件5的掛勾),用以固接於該連接件5,以達到提高該分線用太空豆I與該連接件5的結合強度的功效。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分線用太空豆I由於具有貫穿該相對二端的一穿孔11,及連通該穿孔11的一缺口 12,在進行子線的分線作業時,穿設於該穿孔11的子線3於該缺口12可形成該裸露段33,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將該裸露段33挑起以形成該環圈34,因此,使用者僅需要進行一次的穿線動作及一次的挑線動作,即可完成該子線的分線作業,進而節省前置準備的時間,以達到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只是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因此,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分線用太空豆,具有相對的兩端,其特徵在於,該分線用太空豆設有一個穿孔,該穿孔貫穿該分線用太空豆的相對兩端,以分別形成一個開口,該分線用太空豆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位於該兩個開口之間且連通該穿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線用太空豆,其特徵在於,該分線用太空豆的外周面設有一個結合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線用太空豆,其特徵在於,該結合部是對位於該缺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線用太空豆,其特徵在於,該結合部具有相對的一個第一連接部及一個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分別連接該缺口的兩側。
專利摘要一種分線用太空豆,具有相對的二端,該分線用太空豆設有貫穿該相對二端的一個穿孔,該穿孔於該相對二端分別形成一個開口,該分線用太空豆設有一個缺口,且該缺口連通該穿孔;據此,使用者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將一條子線穿設於該分線用太空豆,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文檔編號A01K91/18GK202999106SQ2012207011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劉金弘 申請人:劉金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