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5:52:40 1
專利名稱: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水自控流量的地下滴灌設施,尤其涉及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
背景技術:
我國水資源稀缺,並且利用率很低,在灌溉方法中的地表灌溉法中水資源浪費大並且灌溉效果很差。目前,節水地下灌溉技術在我國迅速發展,多種節水灌溉技術已經成功應用於農業灌溉,但是,我國農業節水灌溉的自控流量程度較低,增加了農業灌溉的成本。 因此,自控流量地下灌溉技術成了現如今的研究熱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效提高水利用率的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其特徵在於該設施包括呈倒圓錐形、底部筒頸末端開口的蓄水箱、上下開口的支撐底座及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和微孔陶瓷頭;所述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和微孔陶瓷頭從所述支撐底座的下口伸出,且所述恆壓箱置於所述支撐底座之內,所述微孔陶瓷頭置於所述支撐底座之外;所述蓄水箱的筒頸通過所述支撐底座的上口伸入所述恆壓箱內,且所述支撐底座的上口恰好處於所述蓄水箱的底部;所述支撐底座的側面設有一進氣口 ;所述恆壓箱內設有浮塊,該浮塊與所述筒頸相接觸。所述浮塊是由一圓柱和其底部的方塊板組成的結合體,其圓柱部分的側壁設有一通氣口 ;所述通氣口的孔徑小於所述進氣口的孔徑。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微孔陶瓷頭,孔徑很小,因此實現了自動控制流量,達到了勻速滴灌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2、本實用新型由於在恆壓箱內安裝了浮塊,浮塊遮蓋了恆壓箱內的液面,大大減少了恆壓箱內水的蒸發,提高了水的利用率。3、本實用新型由於其進氣孔以下的支撐底座和微孔陶瓷頭均埋於土中,實現了地下滴灌的效果,減少地表滴灌水的蒸發,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恆壓箱內浮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蓄水箱 2-支撐底座 3-筒頸 4-進氣口 5-通氣口 6_浮塊 7-恆壓箱 8-微孔陶瓷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該設施包括呈倒圓錐形、底部筒頸3末端開口的蓄水箱1、上下開口的支撐底座2及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7和微孔陶瓷頭8。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7和微孔陶瓷頭8從支撐底座2的下口伸出,且恆壓箱7置於支撐底座2之內,微孔陶瓷頭8置於支撐底座2之外;蓄水箱1的筒頸3通過支撐底座2的上口伸入恆壓箱7內,且支撐底座2的上口恰好處於蓄水箱1的底部;支撐底座2的側面設有一進氣口 4 ;恆壓箱7內設有浮塊6,該浮塊6與筒頸3相接觸。其中浮塊6是由一圓柱和其底部的方塊板組成的結合體,其圓柱部分的側壁設有一通氣口 5(參見圖2)。通氣口 5的孔徑小於進氣口 4的孔徑。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進氣口 4以下的支撐底座2以及微孔陶瓷頭8埋於土壤中。 在進行滴灌前,首先將蓄水箱1中裝滿水,然後將恆壓箱7內裝滿水,再將蓄水箱1立即倒插於支撐底座2中,此時筒頸3處於浮塊6中,因為恆壓箱7內的液面高於筒頸3的下端, 蓄水箱1內的水保持靜止不動,當水緩慢的從微孔陶瓷頭8流走時,浮塊6隨著恆壓箱7內的液面緩慢下降。當通氣口 5低於筒頸3的下端時,外界的空氣通過通氣口 5進入蓄水箱 1內,蓄水箱1內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恆壓箱7內,直到通氣口 5的高度隨著恆壓箱7 內液面的上升並且超過筒頸3的下端使得恆壓箱7內的液面保持靜止狀態為止,實現了地下滴灌的效果,減少地上滴灌水的蒸發,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權利要求1.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其特徵在於該設施包括呈倒圓錐形、底部筒頸C3)末端開口的蓄水箱(1)、上下開口的支撐底座( 及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7)和微孔陶瓷頭(8);所述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7)和微孔陶瓷頭(8)從所述支撐底座O)的下口伸出,且所述恆壓箱(7)置於所述支撐底座( 之內,所述微孔陶瓷頭(8)置於所述支撐底座( 之外;所述蓄水箱(1)的筒頸C3)通過所述支撐底座O)的上口伸入所述恆壓箱(7)內,且所述支撐底座( 的上口恰好處於所述蓄水箱(1)的底部;所述支撐底座O) 的側面設有一進氣口⑷;所述恆壓箱⑵內設有浮塊(6),該浮塊(6)與所述筒頸(3)相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塊(6)是由一圓柱和其底部的方塊板組成的結合體,其圓柱部分的側壁設有一通氣口(5); 所述通氣口(5)的孔徑小於所述進氣口(4)的孔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土壤溼度的自控流量地下滴灌設施,該設施包括呈倒圓錐形、底部筒頸末端開口的蓄水箱、上下開口的支撐底座及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和微孔陶瓷頭。所述連接在一起的恆壓箱和微孔陶瓷頭從所述支撐底座的下口伸出,且所述恆壓箱置於所述支撐底座之內,所述微孔陶瓷頭置於所述支撐底座之外;所述蓄水箱的筒頸通過所述支撐底座的上口伸入所述恆壓箱內,且所述支撐底座的上口恰好處於所述蓄水箱的底部;所述支撐底座的側面設有一進氣口;所述恆壓箱內設有浮塊,該浮塊固定在所述筒頸上。本實用新型不僅實現了自動控制流量,達到了勻速滴灌的效果,並且實現了地下滴灌的效果,減少地上滴灌水的蒸發,都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A01G25/16GK202232391SQ20112033925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安志剛, 王棟, 薛瑞清 申請人:甘肅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