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鋁轉子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4:06:5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鑄鋁轉子模具。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鑄鋁轉子是電機中的旋轉部件,包括鐵芯(A)和鋁件(B)。鑄鋁轉子生產過程中,需將鐵芯(A)放置於鑄鋁轉子模具的動模中,並向動模進行澆注灌鋁,使鋁件(B)在動模中成型,且與鐵芯(A)緊密連接。由於電機種類繁多,對鑄鋁轉子上的鋁件結構要求不一,因此生產商通常通過更換鑄鋁轉子模具中的定模來生產不同鋁件結構的鑄鋁轉子。
現有技術中的鑄鋁轉子模具在更換定模時,由於模具體積大、重量大,更換定模的操作非常繁瑣複雜,並且極其容易引發工傷和設備損壞等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鑄鋁轉子模具,從而避免降低工傷和設備損壞等事故。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鑄鋁轉子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所述定模設置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可拆卸安裝有鋁件模芯;所述安裝孔內設置有承託凹槽,所述鋁件模芯邊緣設置有定位凸環,所述定位凸環與所述承託凹槽配合使所述鋁件模芯可拆卸設置於所述安裝孔中;
所述動模設置有鐵芯安裝腔,所述鐵芯安裝腔設置於所述鋁件模芯正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鋁件模芯設置有規則分布的澆口。
進一步地,所述澆口的形狀為倒圓錐體。
進一步地,所述定模和動模均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設置有導向柱。
進一步地,所述定模和動模均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定模中設置可拆卸的鋁件模芯,在生產不同結構鑄鋁轉子時,作業人員只需更換鋁件模芯,不需更換定模,其操作方便簡單,容易上手,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鑄鋁轉子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合膜時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模芯和定模的分解圖。
附圖標記
A、鋁件, B、鐵芯; C、導向孔, D、導向柱;
10、定模, 11、安裝孔, 12、承託凹槽, 13、鋁件模芯,
14、定位凸環, 15、澆口; 20、動模, 21、鐵芯安裝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2-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一種鑄鋁轉子模具,包括定模10和動模20。所述定模10設置六個安裝孔11,所述安裝孔11內可拆卸安裝有鋁件模芯13;所述安裝孔11內設置有承託凹槽12,所述鋁件模芯13邊緣設置有定位凸環14,所述定位凸環14與所述承託凹槽12配合使所述鋁件模芯13可拆卸設置於所述安裝孔11中。所述動模20設置有鐵芯安裝腔21,所述鐵芯安裝腔21設置於所述鋁件模芯13正下方。
其中:鐵芯安裝腔21用於放置鐵芯B;向鋁件模芯精心澆注灌鋁,冷卻後得到鋁件A,並且鋁件A緊密連接在鐵芯B上。
所述鋁件模芯13設置有規則分布的澆口15,本實施例中鋁件模芯13設置有六個澆口15,澆口15呈等角分布。所述澆口15的形狀為倒圓錐體。其中,熔融的鋁合金從澆口15進入鋁件模芯13內。
所述定模10和動模20均設置有導向孔C,所述導向孔C內設置有導向柱D。其中,導向柱D和導向孔C的配合,使定模10和動模20能夠快速準確地對接,
所述定模10和動模20均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其中,進水口和出水口用於使冷卻水的進出,降低定模10和動模20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定模10中設置可拆卸的鋁件模芯13,在生產不同結構鑄鋁轉子時,作業人員只需更換鋁件模芯13,不需更換定模10,其操作方便簡單,容易上手,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安全。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範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