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如何防止被感染 個人該做哪些準備?
2023-10-16 01:14:39 1
個人該做哪些準備?
若陽性居家,最理想的居住環境,金冬雁說,是有單獨的房間和衛浴,如果沒有單獨衛浴,在感染者使用後,馬上倒消毒水也可以避免病毒傳播。居家隔離期間,需要保持家居通風;在相對獨立的隔離室外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做好環境消毒。南北通透的房間是比較理想的,衛生間是一個防控重點,因感染者在衛生間時通常會摘掉口罩進行一些清潔活動,排出病毒,感染者最好在使用過衛生間後進行消殺。
個人要做的準備方面,感染後短時間的發燒是最常見的症狀,因此,他建議,應儲備退燒藥一類的非處方藥,這樣輕症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可以自行康復,不用去醫院。如果市民想在家裡儲備藥物,按緩解普通感冒症狀的藥物來準備就可以。
鑑於新冠感染後,對於多數人來說,主要以發燒、咽痛、咳嗽等症狀為主,如果無嚴重基礎疾病人群,可以服用一些退熱藥物,比如樂松、對乙醯氨基酚、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等,少部分患者咳嗽時間稍微長一些,也可以考慮口服一些止咳的藥物。
根據《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非單獨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儘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其他人員不進入隔離房間。離開隔離房間時要戴口罩,與其他家庭成員必須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如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餵養嬰兒。準備食物、飯前便後、摘戴口罩等,應當洗手或手消毒;保持家庭通風。
此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要注意對個人使用的物品、接觸過的家庭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比如,門把手、開關、熱水壺、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後用清水洗淨,每天至少1次。家庭成員間,感染者面臨的風險不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居家隔離。
如何避免被感染?
關於新冠的氣溶膠傳播擔憂,也是很多人反對確診鄰居居家隔離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氣溶膠可攜帶新冠病毒,並懸浮在空氣中,能夠隨空氣流動至一米之外。
一般家庭的衛生間出風口是各自獨立的,但汙水管道是相連的,有造成垂直傳播的風險,因此,居民要儘量保證衛生間地漏水封。
如果所居住的樓裡有感染者,公寓的電梯、步行樓梯的通道,通常通風情況不太良好,所以坐電梯時,或者走步梯時都要戴口罩;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每天打開一段時間能夠讓空氣充分交換。儘可能避免用手觸摸樓梯的扶手、電梯的按鈕、小區的社區公共設施物體表面。
如果感染者住在對門,注意開門時輕推慢拉,避免與對面房間同時開門,導致氣溶膠的交換。另外,坐電梯時,或者走步梯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不管有沒有人,你都要戴好口罩。在家裡,房間裡你一定要經常地開窗通風,每天打開一段時間能夠讓空氣充分交換。
關鍵詞: 居家 隔離 如何 防止 感染 個人 哪些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