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分布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06:58:17 2
專利名稱:碳化分布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碳化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對碳化分布器等結構的改良。
背景技術:
現有納米碳酸鈣碳化方法有間歇鼓泡碳化法、間歇鼓泡攪拌碳化法、連續噴霧碳化法,其共同點是確保碳化過程中產品粒徑、形貌等規則且分布均勻。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生產納米碳酸鈣的碳化塔(授權公開號CN
2670338Y),其由外管和內管組成,外管下部分別設有進氣管和排料管,內管是一個夾套,內管分別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內管的下方設有一呈倒圓錐體狀的氣體分布器;內管通過其進水管和出水管與外管連接固定。但這種設備中的氣體分布器為倒圓錐形,碳化反應初期氣、液接觸面較小,使反應過程氣體分布不均,從而使得產品的粒徑、形貌較差,產品質量不高,並且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也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碳化分布器,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分布器為倒圓錐形,碳化反應初期氣、液接觸面較小,使反應過程氣體分布不均,從而使得產品的粒徑、形貌較差,產品質量不高,並且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也不高等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的碳化分布器,包括盤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盤體整體為圓臺形,盤體的錐面上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圓孔,盤體的邊緣處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半圓孔,盤體中間開有可連接碳化罐攪拌主軸的的安裝孔。盤體整體為圓臺形,即盤體的縱剖面為中空的圓臺形,其內可通入氣體。碳化分布器安裝在碳化罐的底部並且由攪拌主軸驅動。盤體的錐面以及邊緣處分別開設圓孔
3以及半圓孔,既能最大限度地通過氣體,提高了與漿液的接觸面,而且能使氣體均勻地與漿液接觸。盤體的邊緣處均布半圓孔,即盤體的圓形邊緣處開有半圓形的的缺口。
作為優選,所述的圓孔數量為6 16個,直徑為80 120mm。圓孔數量最佳可以為12個,直徑可以為100mm。
作為優選,所述的半圓孔數量為8 18個,直徑為80 120腿。半圓孔數量最佳可以為14個,直徑可以為100腿。
作為優選,所述的圓臺形盤體的母線與盤體底面的夾角a為8 30°。夾角a最佳可以為10°。
作為優選,所述的圓孔為半圓孔為間隔設置,即圓孔、半圓孔與碳化分布器中心點的連線不重合,並且圓孔、半圓孔與碳化分布器中心點的兩條連線互相間隔設置。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在碳化反應初期能提高氣、液接觸面,使反應過程氣體均勻的進行分布,使產品的粒徑、形貌得到提高,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結構簡單合理等特點。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本例的碳化分布器,如圖l、圖2,有一個整體呈圓臺形的盤體1,盤體的直徑為1650mm。盤體的中心點開有可連接碳化罐攪拌主軸的的直徑為150mm的安裝孔4。盤體圓臺形盤體1的母線與盤體底面的夾角a為10°。盤體1的錐面上均布有12個圓孔2,每個圓孔2的直徑為lOOiran,盤體1的邊緣處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半圓孔3,半圓孔3的直徑為100mm。圓孔2與半圓孔3間隔設置,並且圓孔2的圓心與安裝孔4的孔邊緣距離為530mm。
使用時,把氫氧化鈣漿液注入碳化罐,然後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鈣漿液在碳化罐中做環流運動,碳化分布器隨著攪拌的啟動而運行,二氧化碳氣體經過碳化分布器後充分與二氧化碳氣體接觸,大大提高了槳液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合成的碳酸鈣形貌規整,粒徑分布較窄。
權利要求1. 一種碳化分布器,包括盤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盤體(1)整體為圓臺形,盤體(1)的錐面上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圓孔(2),盤體(1)的邊緣處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半圓孔(3),盤體(1)中間開有可連接碳化罐攪拌主軸的的安裝孔(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分布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孔(2)數量為 6 16個,直徑為80 120mrn。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分布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半圓孔(3) 數量為8 18個,.直徑為80 120腿。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分布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臺形盤體 (1)的母線與盤體底面的夾角a為8 30。。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分布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孔(2)為 半圓孔(3)為間隔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碳化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碳化分布器。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分布器為倒圓錐形,碳化反應初期氣、液接觸面較小,使反應過程氣體分布不均,從而使得產品的粒徑、形貌較差,產品質量不高,並且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也不高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盤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盤體(1)整體為圓臺形,盤體(1)的錐面上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圓孔(2),盤體(1)的邊緣處均布有一個以上的半圓孔(3),盤體(1)中間開有可連接碳化罐攪拌主軸的安裝孔(4)。
文檔編號C01F11/18GK201268583SQ200820121928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4日
發明者周新民, 黃建康 申請人:浙江天一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