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焊接鋁塑標貼及貼膠的連續自動化介質加熱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11:51:02 6

本發明涉及工藝標貼和醫療包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焊接鋁塑標貼及貼膠的連續自動化介質加熱設備,可連續式執行鋁塑高頻焊接,並將鋁塑覆膜、焊接、定位拉料、貼膠、收卷工藝融合為一條自動生產的流水線。
背景技術:
在以高頻介質加熱焊接原理,利用腳踏式高頻機焊接鋁塑標貼的領域,必須將鋁塑原料先覆膜後切斷,執行人工焊接後再次貼雙面膠,其工序繁雜、用工量大、場地需求大、效率低下。由於傳統焊接沒有匹配的迴路吸收放射電場,其產品表面經常有電火花裂痕,次品率較高。
現有技術的缺點:
生產採用人工作業,在開放的模具空間內手工操作,其安全事故頻發。
無法連續作業,必須多種設備及多個操作工配合生產,成本很高。
多種設備及人員組成生產線,佔地面積較大。
無法控制電場放射路徑,對人體有輻射傷害,對產品表面有開裂炸印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焊接鋁塑標貼及貼膠的連續自動化介質加熱設備,整合傳統工藝的多個流程,使其自動化完成該產品的大部分工序,大量節約人力資源並減少場地需求和提高生產效率。由於解決了電場放射的弊端,其產品焊接後無任何電力破壞現象,有效提高產品良品率。
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焊接鋁塑標貼及貼膠的連續自動化介質加熱設備,其特徵在於,按照生產流程,依次包括:
送料覆膜裝置:將鋁膜和PVC模通過覆膜輥壓制在一起,並定長送出;
高頻焊接裝置:包括上側的左迴路板、右迴路板和下側的下迴路板,左迴路板和右迴路板分別安裝在上吊模板的兩側,下迴路板的中部還安裝有高頻輸出板,高頻由下部的高頻輸出板輸出,與上部的上吊模板形成上下電極,材料的分子被激活運動損耗電場強度產生熱量,配合模具及壓力得到焊接成品,由於模具的周邊最近位置設計有迴路板,電場被完全屏蔽在模具區域而不往材料的非焊接區域擴散,由此達到連續式焊接並降低產生電火花破壞產品的目的。
拉料裝置:與送料覆膜裝置同步定長執行拉料動作,配合光標執行對印刷定位;
貼膠裝置:在焊接完成的鋁塑標貼背面貼服一層雙面膠,利用收料裝置動力及貼膠輥重量達到自動貼膠目的;
收料裝置:採用電機執行收料,配合張力輥控制收料力度。
優選地,所述送料覆膜裝置包括放置PVC膜的PVC膜輥、放置鋁膜的鋁膜輥、以及將PVC膜和鋁塑輥壓在一起的覆膜送料輥。
優選地,所述拉料裝置包括水冷卻板和拉料夾具,水冷卻板設於拉料夾具和高頻焊接裝置之間。
優選地,所述放置雙面膠的雙面膠輥、以及將雙面膠貼覆在鋁塑標貼背面的貼膠輥,雙面膠輥設於貼膠輥下方。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讓鋁塑標貼可以在高頻電場介質加熱的場合採用卷料生產,將電場放射控制在模具與產品之間使其無法順著鋁材傳導到料卷,同時將生產環節中的覆膜、切斷、焊接、貼膠等工序一次性完成。
1)、安全性提高,操作工無需在模具下手工操作,降低安全風險。
2)、降低電磁輻射,特殊的高頻輸出與迴路方式保障工人不受電磁輻射傷害,同時降低電場對產品表面產生的破壞次品率。
3)、大幅縮減用工需求及場地要求,集成自動化流水作業,1個人工代替原有10個人的工作,佔地面積為原有方式的1/6。
附圖說明
圖1為焊接鋁塑標貼及貼膠的連續自動化介質加熱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高頻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實施例。
結合圖1所示,一種焊接鋁塑標貼及貼膠的連續自動化介質加熱設備,其特徵在於,按照生產流程,依次包括送料覆膜裝置1-1、高頻焊接裝置1-2、拉料裝置1-3、貼膠裝置1-4和收料裝置1-5。
送料覆膜裝置1-1:將鋁膜和PVC模通過覆膜輥壓制在一起(兩張膜滾壓排除空氣後會有吸附力),並定長送出;送料覆膜裝置包括放置PVC膜的PVC膜輥1、放置鋁膜的鋁膜輥2、以及將PVC膜和鋁塑輥壓在一起的覆膜送料輥3。
高頻焊接裝置1-2包括上側的左迴路板4、右迴路板6和下側的下迴路板8,左迴路板4和右迴路板6分別安裝在上吊模板5的兩側,下迴路板6的中部還安裝有高頻輸出板7。通過特殊設計的高頻輸出與迴路裝置執行高頻介質加熱,使其按模具花型焊接出立體感較強的花紋,並控制高頻電場不會順鋁箔放射出迴路裝置之外,防止對焊接完成或未焊接的鋁箔造成破壞。
拉料裝置1-3包括水冷卻板10和拉料夾具9,水冷卻板10設於拉料夾具9和高頻焊接裝置1-2之間。拉料裝置1-3與送料覆膜裝置同步定長執行拉料動作,配合光標執行對印刷定位;
貼膠裝置1-4:在焊接完成的鋁塑標貼背面貼服一層雙面膠,利用收料裝置動力及貼膠輥重量達到自動貼膠目的;貼膠裝置1-4包括放置雙面膠的雙面膠輥11、以及將雙面膠貼覆在鋁塑標貼背面的貼膠輥12,雙面膠輥設於貼膠輥下方。
收料裝置1-5:採用電機執行收料,配合張力輥控制收料力度。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並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儘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