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流體萃取橄欖黃酮方法
2023-09-22 08:07:40 2
專利名稱:超臨界流體萃取橄欖黃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從植物萃取黃酮方法,尤其是超臨界流體萃取橄欖黃酮方法。
背景技術:
黃酮類化合物是廣泛存在於植物的根、心材、樹皮、葉、果實、花等各個部位的一類重要天然有機化合物。目前發現的植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維生素C樣的活性,曾一度被視為維生素P,至今法國和俄羅斯仍將黃酮類化合物視為維生素P。黃酮抗油脂過氧化作用在上世紀60年代即被證實,Pratt等人研究了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質,認為黃酮是作為一級抗氧化劑在起作用,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逐漸轉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衰老及對老年病的防治功效上。
目前採用溶劑萃取黃酮方法,存在著所用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其缺點是有機溶劑用量大,種類多,對環境有較大影響,且其步驟繁瑣等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萃取能力強、超臨界CO2萃取溫度低的橄欖黃酮提取方法。
本發明所採用技術方案是超臨界CO2萃取,其方法步驟如下(1)原料準備橄欖經清洗、烘乾、粉碎投入萃取釜;(2)超臨界CO2萃取將95%乙醇和≥99.99%液態CO2按1∶99-15∶85重量比在混合器中混合後,經熱交換器達到超臨界狀態,再通入萃取釜,釜內壓力為8-45MPa、溫度為30℃-90℃;
(3)分離萃取釜內萃取液流入分離釜內,分離釜內壓力為7-12MPa,溫度為30℃-90℃,再從分離釜用收集器收集萃取液,再將收集器中的萃取液注入真空濃縮裝置,濃縮到與原料重量比的1-2倍,最後進入噴霧乾燥機進行噴霧乾燥處理後,即得成品。
本發明所採用的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利用處於臨界壓力和臨界溫度以上的流體具有特異增加的高溶解能力和高滲透能力,對物質中的某些組分進行萃取分離。而使用的超臨界流體是二氧化碳,因其無毒、不燃燒、對大部分物質不反應、價廉等特點,在超臨界狀態下,CO2流體兼有氣液兩相的雙重特點,既具有與氣體相當的高擴散係數和低粘度,又具有與液體相近的密度和物質良好的溶解能力。
本發明具有方法簡單易行,萃取能力強,提取率高,超臨界CO2萃取溫度低,能較完好地保存植物有效成分不被破壞,提取時間快,生產周期短等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舉一個實施原例,進一步說明發明。
將橄欖經清洗、烘乾、粉碎成1mm粒度的10公斤橄欖粉投入25升萃取釜,將95%乙醇和99.99%液態CO2按5∶95重量比在混合器中混合後,經熱交換器達到超臨界狀態,再通入25升的萃取釜,釜內壓力為25MPa、溫度為50℃,25升萃取釜內的萃取液流入10升分離釜內,10升分離釜內壓力為9MPa、溫度為55℃,由分離釜流出的萃取液收集到收集器,再將收集器中的萃取液注入真空濃縮裝置,濃縮到12公斤左右,最後進入噴霧乾燥機進行噴霧乾燥處理,得成品644克,其總黃酮含量為42.87%。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臨界流體萃取橄欖黃酮方法,其特徵是方法步驟如下(1)原料準備橄欖經清洗、烘乾、粉碎投入萃取釜;(2)超臨界CO2萃取將95%乙醇和≥99.99%液態CO2按1∶99-15∶85重量比在混合器中混合後,經熱交換器達到超臨界狀態,再通入萃取釜,釜內壓力為8-45MPa、溫度為30℃-90℃;(3)分離萃取釜內萃取液流入分離釜,分離釜內壓力為7-12MPa,溫度為30℃-90℃,再從分離釜用收集器收集萃取液,再將收集器中萃取液注入真空濃縮裝置,濃縮到與原料重量比的1-2倍,最後進入噴霧乾燥機進行噴霧乾燥處理後,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從植物中萃取黃酮方法。針對現有溶劑萃取黃酮方法,存在著所用的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其缺點是有機溶劑用量大,種類多,對環境有較大影響,且步驟繁瑣等不足之處,而提出一種方法簡單,萃取橄欖黃酮方法。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橄欖經清洗、烘乾、粉碎投入萃取釜,將95%乙醇和≥99.99%液態CO
文檔編號C07D311/40GK1966499SQ20051005738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8日
發明者楊軍, 鄭勇, 莫彬彬, 劉毅 申請人:重慶錦程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