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7:16:10 1
專利名稱: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升機機筒,特別涉及一種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
背景技術:
鬥式提升機作為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垂直輸送設備,適於輸送粉狀,粒狀及小塊狀的無磨琢性及磨琢性小的物料,如煤、水泥、石塊、砂、粘土、礦石等,目前大多數鬥式提升機的機筒側壁一般採用焊接方式連接,或者簡單的咬邊結構連接,這樣的機筒密封性差,經常造成物料外漏或者外界雜物汙染物料,給生產帶來不便和損失,這是目前存在的實際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包含有機筒本體,所述機筒包含有左、右側壁和上、下側壁,所述左、右側壁的下端面分別垂直向外凸出延伸有兩個沿邊,下側壁左、右兩邊設有咬邊結構,所述咬邊結構和沿邊配合連接,位於左、右側壁下端面之間的下側壁為衝壓形成的內凹結構,左右側壁下端面與下側壁為無縫連接。機筒兩端設有機筒法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在機筒下側壁與左右側壁連接時採用咬邊結構連接固定,並且使用衝壓方式加固連接,使得左右側壁與下側壁之間為無縫連接,使得機筒密封性大大增加,有效地防止了物料外漏和外界雜物汙染物料。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的局部放大圖。圖中標號I為機筒法蘭,標號2為機筒,標號3為上側壁,標號4為左側壁,標號5為右側壁,標號6為下側壁,標號7為咬邊結構,標號8為沿邊。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 5,一種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包含有機筒本體,所述機筒包含有左、右側壁和上、下側壁(3,4,5,6),其中上、下側壁相互平行,左、右側壁相互平行,上、下側壁垂直於左、右側壁。所述左、右側壁4,5的下端面分別垂直向外凸出延伸有兩個沿邊8,下側壁左、右兩邊設有咬邊結構7,所述咬邊結構7和沿邊8配合連接,在連接好後,使用衝壓技術作用在左、右側壁下端面之間的下側壁上,使得左右側壁下端面與下側壁為無縫連接,在左、右側壁下端面之間的下側壁留下一個衝壓形成的內凹結構,所述內凹結構的橫 截面為一端開口的等腰梯形結構,機筒2兩端設有機筒法蘭I。
權利要求1.一種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包含有機筒本體,所述機筒包含有左、右側壁和上、下側壁,其特徵是所述左、右側壁的下端面分別垂直向外凸出延伸有兩個沿邊,下側壁左、右兩邊設有咬邊結構,所述咬邊結構和沿邊配合連接,位於左、右側壁下端面之間的下側壁為衝壓形成的內凹結構,左右側壁下端面與下側壁為無縫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機筒兩端設有機筒法蘭。
專利摘要一種鬥式提升機機筒咬邊防漏裝置,所述機筒左、右側壁的下端面分別垂直向外凸出延伸有兩個沿邊,下側壁左、右兩邊設有咬邊結構,所述咬邊結構和沿邊配合連接,位於左、右側壁下端面之間的下側壁為衝壓形成的內凹結構,左右側壁下端面與下側壁為無縫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機筒密封性大大增加,有效地防止了物料外漏和外界雜物汙染物料。
文檔編號B65G17/12GK202784582SQ2012203396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任振玉, 任新慶, 都紅雲, 陳冬霞 申請人:沁陽市華中糧油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