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讀後感
2023-09-22 13:59:55 2
第1篇:詹天佑讀後感
《詹天佑》一文描寫了在1905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國工程人員獨立修築鐵路幹線「京張鐵路」。在英俄等多數帝國主義國家的要挾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艱巨任務。
在勘測過程中,詹天佑常勉勵工作人員:「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開鑿隧道時,山頂的泉水往隧道裡滲,詹天佑身先士卒,帶頭提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鬥,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估價的五分之一。
文中的一句句話語,一個個片段充分表達了詹天佑對工程的負責,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顆愛國心。
再想想我們自己,如果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也像詹天佑那樣有毅力,也不退縮的話,那麼還有什麼完成不了的任務和學不會的知識呢?如果我們也像詹天佑一樣事事為國家,為集體著想,身邊會有多少活雷鋒出現呢?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也像詹天佑那樣有著精密的要求,還會有因為粗心出現的錯誤麼?
雖然我們不能像詹天佑那樣有那麼偉大的業績,但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和他的優秀品質,讓「中國近代工程師之父」——詹天佑的偉人事跡和他那不屈不撓,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傳下去。
第2篇:讀《詹天佑》讀後感
從京張鐵路開通到現在大概有100多年了吧!雖然是很早多年前的事了,但是它還是牽動著我的心。
詹天佑是修築京張鐵路的一位工程師。他一直帶著人民的希望去告訴工作人員:「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口中」詹天佑工作是多麼盡職盡責,他夜以繼日的工作,不恥下問,去請教當地的村民。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真讓我們佩服。詹天佑他始終憑著自己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建成了中國人自己造的鐵路--京張鐵路。在1909年4月帝國主義不敢輕視我們中國人了,因為我們有了自己的工程師,也有了中國自己的鐵路。
我們要像詹天佑學習,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昂首挺胸的對外國人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