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減震車輪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3:28:55 2
專利名稱:自行車減震車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車輪結構的改進,具體地說是一種自行車減震車輪。
目前,傳統的自行車車輪主要是由外胎、內胎、瓦圈、輻條、車轂構成。該種車輪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需經常給內胎打氣,以便自行車的正常使用。如果扎胎,將影響自行車的使用,而且這種車輪減震性能差,易造成瓦圈和輻條變型,減少自行車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車輪不易變型,外胎不用打氣,而且具有減震功能的自行車減震車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自行車減震車輪由外圈、中圈、固定盤、輻條、彈簧杆、彈簧構成。外圈由瓦圈和橡膠實心輪胎結合而成。外圈通過輻條與中圈相連,中圈通過彈簧杆與固定盤上的固定銷相連。彈簧杆下端掛在固定盤內的固定銷上,在固定盤內的彈簧杆上有兩個滾動珠與固定盤兩面緊密接觸,並使彈簧杆左右活動。在固定盤內的彈簧杆兩邊各有一個密封片,便與密封固定盤。彈簧杆上端穿過中圈,在中圈外部的彈簧杆上有一個長方形口,便於中圈用銷子與彈簧杆相連。固定中圈的銷子可隨中圈在長方形口內上下左右活動。在中圈外部的彈簧杆上套裝上彈簧,一端用螺絲固定,另一端與中圈相連。最後用輻條將中圈和外圈連接起來,本實用新型的製作即可完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減震車輪結構簡單,瓦圈外部只有外胎,沒有內胎,因而不用充氣,不怕扎胎,但仍具有良好的彈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製作進行詳細描述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附圖2為固定盤的縱向剖視放大圖。
參照附
圖1、附圖2製作本實用新型,該自行車減震車輪由外圈1、中圈2、固定盤3、彈簧杆4、輻條5構成。外圈1由瓦圈和橡膠實心輪胎結合而成。中圈2用鋼鐵材料或合金材料製作而成。固定盤3是由一個中心帶有圓孔的圓形盒和中心帶有圓孔的圓形蓋組合而成,其內部有多個固定銷6固定在圓形盒上。在中圈2側面開多個均勻的長方形口,便於彈簧杆4穿過中圈2;在中圈2側面開多個均勻的小孔用於安裝輻條5。彈簧杆4一端有一個孔,另一端有一個長方形口。在固定盤3的周圍側面開多個長方形口,用於安裝彈簧杆4,彈簧杆4有孔的一端穿過固定盤3側面的長方形口並通過這個孔掛在固定盤3內的固定銷6上;彈簧杆4有長方形口的一端穿過中圈2側面上的長方形口時用銷子與中圈2相連,銷子可隨中圈2在彈簧杆4上的長方形口內上下左右移動。在固定盤3內的一段彈簧杆4上安裝上兩個滾動珠7,滾動珠7與固定盤3的兩面緊密接觸。再在固定盤3內的一段彈簧杆4上焊接兩個密封片8,用於密封固定盤3周圍側面上的長方形口。最後在中圈2外部的一段彈簧杆4上套裝上彈簧,使彈簧一端與中圈2相連,另一端用螺絲固定。再將外圈1與中圈2用輻條5連為一體,這樣本實用新型的製作即可完成。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減震車輪,由外圈(1)、中圈(2)、固定盤(3)、彈簧杆(4)、輻條(5)構成,其特徵在於外圈(1)和固定盤(3)分別通過輻條(5)和彈簧杆(4)與中圈(2)連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減震車輪,其特徵在於彈簧杆(4)的一端掛在固定盤(3)內的固定銷(6)上,另一端穿過中圈(2),並用銷子與中圈(2)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減震車輪,其特徵在於在固定盤(3)內的每段彈簧杆(4)上都有兩個滾動珠(7)和兩個密封片(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減震車輪,其特徵在於中圈(2)以外的每段彈簧杆(4)上都安裝著彈簧,彈簧一端與中圈(2)相連,另一端用螺絲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減震車輪,由外圈(1)、中圈(2)、固定盤(3)、彈簧杆(4)、輻條(5)構成。中圈(2)通過彈簧杆(4)與固定盤(3)上的固定銷(6)相連,外圈(1)通過輻條(5)與中圈(2)連接。外圈(1)由瓦圈和橡膠實心輪胎結合而成,這種車輪沒有內胎,因而不用充氣,不怕扎胎,但仍具有良好的彈性。
文檔編號B60B9/00GK2570064SQ0226980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7日
發明者亓業田, 亓濤 申請人:亓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