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7:56:45 1
專利名稱: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廠、車間及民用建築照明系統的自動穩壓設備,主要適用於氣體放電光源,也可用作精密儀器,試驗裝置的交流穩壓電源。
在本實用新型作出之前,廣泛使用的自動穩壓設備主要是為動力配電系統而設計的。這種自動穩壓設備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電磁型自動穩壓設備,另一類為電子型自動穩壓設備。電磁型自動穩壓設備一般均有一套機械傳動裝置,如接觸式調壓器採用伺服電機及一套機械傳動裝置驅動電刷來改變自耦變壓器的輸出電壓,因而不僅其結構複雜,體積較大,且使用成本較高。電子型穩壓器一般採用為可控矽(SCR)調節電壓,但由於其輸出波形為非正弦波,加之可控矽元件所固有的特性,要求所帶負載的功率因數不低於0.8,而照明系統中光源的自然功率因數僅為0.4-0.5,故電子型穩壓器尚未在照明系統中應用。
鑑於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且採用電子型穩壓器作為穩壓的自動穩 壓照明配電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如下措施根據照明系統容 量小,氣體放電光源自然功率因數低(COS=0.4-0.5)、啟動電流大、啟動時間長等特點,本實用新型的主迴路採用串聯變壓器補償調壓,並將照明饋線開關與穩壓器部分合為一體,其主要特徵在於用電子型調壓器代替一般電磁型調壓器中的自耦變壓器,通過電子型調壓器取得一個小的電壓源,然後經過主迴路中串聯變壓器放大,保持了電磁調壓器的特徵,從而省卻了一般電磁型調壓器中的自耦變壓器和機械傳動裝置。
經過上述設計後的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而且效率高、波形失真小,運行可靠性好,可廣泛運用於工廠、車間及民用建築等照明系統,而且大大地延長了光源的使用壽命。
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其中
圖1是由自耦變壓器、串聯補償變壓器組成的穩壓原理圖圖2是採用電子型調壓器的穩壓原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以下根據附圖進行詳細說明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由箱體、主迴路和控制電路三大部份所組成,主迴路採用串聯變壓器補償調壓,並將照明饋線開關與穩壓器部分合為一體,其穩壓器採用可控矽調壓器以代替電磁型調壓器中的自耦變壓器,可控矽調壓器由變壓器、可控矽(SCR)及開關K1、K2所組成,可控矽(SCR)的一端與變壓器的L1端相連接,另兩端分別與開關K1、K2及放大移相觸發電路相連接。
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的自動穩壓部分有兩種穩壓工作方式當輸入電壓U1較低時,電壓檢測器C1輸出信號使開關K1閉合,K2斷開。此時,穩壓部分工作於升壓穩壓工作狀態。當輸入電壓較高時,電壓檢測器C1輸出信號使開關K1打開,K2閉合,此時穩壓部分工作於降壓狀態。
穩壓部分工作狀態確定後,輸出電壓U2的調節由電壓檢測器C2控制。在升壓狀態時,U2=U1+Ub(K1閉合、K2斷開)當輸出電壓低於額定值時,電壓檢測器C2檢測出輸出電壓Uf減小,給定電壓比較Up=Ug-Uf,Up增大,放大移相觸發器的輸出觸發脈衝的相位角減小,可控矽調壓器的導通角增大,使補償電壓U3升高,從而使輸出電壓U2保持額定值,即通過改變Uf的大小、調節輸出電壓U2的大小。
在降壓狀態(K1斷開、K2閉合)ΔU=IH.(XL+R)ΔU-變壓器L2二端壓降IH-負載電流XL-變壓器折算到L2側的感抗R-變壓器折算到L2側的電阻此時,可控矽調壓器不具備調壓功能,它的輸出端變為輸入端,而輸入端被K2短接,變壓器不能向主迴路提供補償電壓,已等效為一隻電抗器,通過負載電流的作用產生阻抗壓降,從而降低輸出電壓。這時可控矽調壓器起著調節變壓器等效電抗的作用,通過自動調節可控矽的導通角,改變電流I3的大小,從而改變變壓器的感抗,使輸出電壓U2保持額定值。
權利要求一種由箱體及控制電路組成的,主迴路採用串聯變器補償調壓、並將照明饋線開關與穩壓器部分合為一體的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其特徵在於該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的穩壓器採用可控矽調壓器,以代替電磁型調壓器中的自耦變壓器,可控矽調壓器由變壓器、可控矽(SCR)及開關K1、K2所組成,可控矽(SCR)一端與變壓器L1端相連接,另兩端分別與開關K1、K2及放大移相觸發電路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工廠車間及民用建築照明系統的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該配電箱主迴路採用串聯變壓器補償調壓,並將照明饋線開關與穩壓器部分合為一體,其特點是採用電子型調壓器代替一般電磁型補償調壓器中的自耦變壓器,從而省卻了一般電磁型調壓器中的自耦變壓器和機械傳動裝置。該自動穩壓照明配電箱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波形失真小、運行可靠性好,是一種理想的照明自動穩壓設備。
文檔編號G05F1/10GK2114189SQ9220252
公開日1992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29日
發明者劉應釗, 嶽登先, 鄭俊鎔, 賈光華 申請人:機械電子工業部第二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