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3:01:20 4
專利名稱: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龍頭的結構組件,尤指一種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目前水龍頭分水器在水壓不穩定或低水壓時滲漏漏水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它裝設在水龍頭的閥座內,由一閥體、一閥杆、擋套及外止水環組成;閥杆設於閥體內,其由前至後依次套設有內止水塞、擋套及外止水環;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杆上的內止水塞與擋套間設置一增壓片。
所述增壓片上設有數個小凹點和環凹面,即增壓片的背面呈數個小凸點。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即在內止水塞與擋套間設置一有數小凹點(背面則呈小凸點)與環凹面的增壓片,故具有以下優點當給水切換水路時,該增壓片可適時的提供和補充水的流動壓力,使其更有力的進行密閉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止發生滲漏,獲得更加穩定的給水。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即水龍頭1內的分水閥體3裝設在所述閥座2內,它由一閥體、一閥杆、增壓片、擋套及外止水環組成。該分水閥體3的前後端各設有一止水環31、32,中間設數道剖口33;該分水閥體3為中空的,閥孔34貫穿其中,閥孔34中穿入一閥杆36;在該閥杆36前端設一上制端362,閥杆36前後端中間設一環凸肋361,將外止水環35套在環凸肋361後端。當該閥杆36穿入分水閥體3的貫穿閥孔34時,又以擋套37在環凸肋361前端套結,內止水塞39套在環凸肋361與上制端362之間,並在擋套37與內止水塞39之間又設置一增壓片38。在該增壓片38內設有一環凹面381,則其背面呈環凸面,且在其表面上設有數個小凹點382,在其背面設有數個小凸點,並套結在環凸肋361中,以補足壓力,使閥杆36往前拉以增大其止水效果。另外,擋止爪371可以在環凹面381內產生滑動效果。
如
圖1、圖3、圖5所示,當打開水龍頭1的開關11時,閥座2內的分水閥體3中的閥杆36將移動,從而促使另一端的內止水塞39受到水流的壓力呈密閉狀態,使閥杆36另一端的外止水環35與出水口呈開啟狀態,使水可由水龍頭1出水口12方向流出。由於分水閥體3內所設的增壓片38及增壓片38上所設的小凹點382可以增加水的受力面積,可使水流動時適時補償不足的壓力,使內止水塞39有效且穩定的呈密閉狀態,而有效地防止發生滲漏並使出水更加穩定順暢。
如
圖1、圖4、圖5所示,當打開灑水器5的開關51時,利用水流壓力使該分水閥體3的一端閥杆36的外止水環35處呈密閉狀態,另一端內止水塞39處呈開放狀態,使水流會往灑水器5的出水口52方向流出。分水閥體3內所設的增壓片38因水流動方向改變而導致受力面也隨之改變,使外止水環35更有力的進行密閉,從而有效防止外止水環35發生滲漏並使灑水器5出水更加穩定順暢。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它裝設在水龍頭的閥座內,它由一閥體、一閥杆、擋套及外止水環組成;閥杆設於閥體內,其由前至後依次套設有內止水塞、擋套及外止水環;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杆上的內止水塞與擋套間設置一增壓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增壓片上設有數個小凹點和環凹面,即增壓片的背面呈數個小凸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型水龍頭分水器,它是一種裝在水龍頭閥座內,在水龍頭給水時的水路切換開關。它由一分水閥體、一閥杆、一內止水塞、一增壓片、一擋套及一外止水環組成。閥杆設在閥體內,由前至後依次套設有內止水塞、增壓片、擋套及外止水環。本實用新型在閥杆的內止水塞與擋套間設置一增壓片,增壓片上設有數個小凹點(背面則呈小凸點)和環凹面。當給水切換水路時,該增壓片可適時的提供和補充水的流動壓力,使其更有力的進行密閉作用,從而有效防止發生滲漏,獲得更加穩定的給水。
文檔編號F16K11/00GK2563382SQ02243338
公開日2003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23日
發明者吳政雄 申請人:吳政雄